带着物资空间去六零年代当小祖宗(162)
好好认识几个字儿,就比村子里其他的闺女强。
到时候找个好婆家,结婚,生孩子。
还能让人高看一眼。
有几个丫头片子能上的起学的?
就咱家这生活条件,你还想上县里去上学。
你这是想逼死娘啊!
女孩子的学哪是那么好上的,看他小姑不就知道了。
就算上完学,又能怎么样?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再有能耐,还是得在家里待着。
城里的工作,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该想的。
更何况,小姑子这段时间打猎,家里的生活条件确实好了许多。
可那也只是小姑子,手里有了钱。
他们家还没分家,孩子们上学的钱都由公中出。
却也不能所有的孩子,全靠小姑子养吧?
那叫个什么事儿?
曹大嫂与曹二嫂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不同。
她是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人。
我谁都不占你们的便宜,你们也谁都别占我的便宜。
所以,她并不怎么想过多的赊欠小姑子。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兢兢业业的给小姑子做饭。
有什么好东西,小姑子给所有嫂子一人一份儿,她就要。
要是单独给她,她果断不会接受的原因。
在曹大嫂看来,大丫这么哭闹就有些不懂事儿了。
毕竟已经是个八九岁的大孩子,再过个5、6年就能定亲了。
曹大丫被吼的,顿时不吱声了。
只是像小猫一样呜呜的哭泣,看着格外的可怜。
王大花皱着眉头,不满的呵斥自家大儿媳妇儿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怎么就不能上去?
她视线落在大丫身上。
只要你还想上学,奶就继续供你。
既然想上学,就好好读出个样来,给所有人看!
娘!曹大嫂听到王大花的话,顿时急了。
惯孩子也不是这么惯的,更何况只是个小丫头片子。
可还没等她说什么,王大花立刻疾言厉色地打断了她。
你别说了。
大丫想学习,那是有一颗上进的心。
让我说,与其让二宝这种不爱学习的孩子,牛不喝水,强按头学习。
结果学了个稀里糊涂。
还不如让大丫去学出个样来。
孩子有上进心,你这个做娘的应该开心才对。
似是知道自家大儿媳妇儿担心什么。
继续道:你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钱都由公中出。
这段时间幺妹儿上山打猎,咱家也攒下来点儿钱。
你们记得,到时候要好好谢谢咱家幺妹儿。
没有她,就没有咱家现在的生活!
曹静静听到王大花又开始给家里人洗脑,她到底对家里人有多大贡献。
顿时嘴角跟着抽了抽。
她娘还真是无孔不入的洗脑包。
这要是放在后世,这就是个传销高手,到处打广告的主!
一家之主王大花发话,这事儿算是这么定下来了,几房的人都纷纷回到自己的房间。
曹静静本来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结果半夜躺在炕上,却听到王大花翻来覆去的在炕上翻身,跟烙饼一样。
时不时的还唉声叹气的叹两口气。
曹静静:行吧!看来今天不是个早睡早起的好日子。
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回身面对着王大花,开口询问道:娘,你愁啥呀?
不是说好了让大丫去城里上学吗?
你要是缺钱,我这里还有。
先拿去给他们花,我还能赚到许多。
咱不为这事儿愁,啊!
人心都是肉做的。
曹静静穿来这段时间,曹家人对她真的没得说。
几个哥哥,嫂子平时可能不怎么展现对她的爱护。
可她碰到事儿的时候,家里人是真的帮着她往上冲。
悍不畏死的那种。
王大花更是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
有时候自小没妈的曹静静,都会心生错觉,觉得这就是自己亲妈。
或者,如果自己母亲还活着,也会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
第183章 这组合莫名的奇怪
现在见到老太太,大半夜的愁成这样,曹静静自然想帮她解决。
唉!王大花听到闺女这么大方,又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就是太重感情。
你哥哥嫂子们哪个不比你大?
还用得着你来给他们养孩子!
即便县里的学费,是咱村子里的四倍。
可秋收那会儿,分东西的时候。
咱们家没少拿钱。
公中的钱给几个孩子上学还够。
曹家现在还没分家。
秋收分工分给的钱,粮,票,自然都给到了王大花手里。
曹静静今年打了好多猎,也换了好多份儿。
公中的钱现在还很多,供几个孩子不成问题。
曹静静皱眉不解道:既然都够,你还愁啥?
王大花又叹了一口气。
我愁的是,孩子们都上县里读书了。
可他们年龄实在太小。
又没有个大人在那边看着。
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儿,怎么整?
而且,我听隔壁村儿照小哇家孩子说,县里的小学,老师不怎么样。
有时候生气了,会直接打孩子撒气。
我也不担心别的。
就怕几个孩子忍不住,再跟老师有什么争执。
到时候说不定就真没学上了。
曹静静听她这么说,也皱起了眉。
现在可不像后世。
孩子要是挨了老师的打,那是天大的事儿。
校长室,教育局,法院一条龙。
不把教师资格证给扣下,这事儿都不会罢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