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帝也用Windows(176)

作者: 天关客星 阅读记录

邵太太吃惊道:“对啊,你真还记得!”

她解释道:“白鸟城传说是印第安人最后的落脚点,一直都是个朴素的小城。

到现在我还记得出事那天的情景——我前脚抱着你追上杨教授,刚把车钥匙塞到他手里。

你的父亲后脚已赶来,我根本来不及有所行动,子弹就击中了杨朱的前胸,鲜血开始汩汩地朝外流。

我呆望着眼前的一切,甚至都忘了去捂你的眼睛。

不知什么时候,路诗客也赶了过来,他抱着杨朱痛哭流涕,用手掌不停地去堵他胸口的鲜血,好象这样就能把对方正在消逝的生命力全力拦截。

他平常那么嚣张混蛋,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时却哭得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说到这里,邵太太拿出手机找到网盘里的照片,拿给儿子看当事人的照片。

照片上有三个人,一个男人黑发黄皮肤,有种清淡平和的好看,正是杨朱。

周夏指着他问:“他是华人?”

邵太太道:“嗯,确实和华人有点像。不过他说自己是从北美移民过来的,身上有印第安血统。考古界不是有种说法,讲印第安人最早源自殷商,是殷人通过白令海峡迁移到北美的吗。”

周夏指着照片上的另一个男人:“这个是?”

“路诗客,”母亲回答。

“啊,和我在电视里看见的不一样,”周夏还记得在网络新闻上常见到的首富,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中年男子,没想到年轻时却别有种桀骜冷峻的俊美。

照片上唯一的女士,年轻娇美,自然就是邵太太了。

周夏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才问:“妈,你那时候头发还很黑,什么时候变全白了?”

他的这声“妈”,说得非常坦然。

邵太太心中一震,看了眼周夏,笑道:“我是少白头,二十二岁就完全变白了,染过一阵黑发,后来嫌烦,就顺其自然了。”

至于路诗客正在从事的芯片研发,邵太太只评价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人都觉得自己会是成功的那一将,可百分之九十九都将成为白骨。”

接下来的经历就很简单了。

邵太太最初开了个小诊所,因为得罪过军方,根本申请不到资质,只能帮一些手头没太多钱又急需手术的人。

而邵先生当时是知名的脑外科大夫,他资助她不少医疗器械,当她想免费为那些迫不得已需要打胎的妇女提供帮助时,他甚至买了艘二手船送给她,方便她去公海行医。

至于后面的再婚,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了。

邵太太一点没回避离婚后的痛苦,以及幸福。

她说自己二十五岁之前的生活就是黑白风格的打印品,甚至不能被称作画,每一天过得都毫无实感,后来虽然流浪犹如吉普赛人,但更像浓墨重彩的水彩画,鲜活得很,唯一的牵挂就是儿子。

”现在,路诗客和杨朱都死了,普朗特身居高位,当年故意走漏风声的保尔,还成了邵先生的座上宾。”邵太太叹道:“我信因果报应,但等不了来世,这辈子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善、恶的归属。”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看着周夏道:“如果我有罪,也愿意接受一切惩罚。”

周夏不由自主走过去,抱住了她:“妈妈,你没有罪。”

第 93 章

周夏原本打算第二天清晨就离开洛克岛。

哪知道和邵太太聊好天,都快亮了。

他只能给陆世风留言说下午再回去。

倒也不是为了多睡一会儿,而是早上八点半有一场“火星移民第一人”、埃尔斯教授的直播。

因为有中继卫星和光速的限制,火、地间的网络通讯要有 8 至 20 分钟的延迟。

所以这场直播并不能称之为实时连线,教授那边必须提前启动,才能保证地球上的观众准点接收到来自直播间的问候。

之前“火星大叔”的亮相,令周夏迫切地想知道这两人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所谓的“埃尔斯教授”,到底早就殒命在地铁,还是真得飞上了遥远的星球?

他略微打了个盹儿,随便吃了点早餐,便提早进入了直播间。

由于手机坠海,这次只能暂借邵太太的电脑,用她专属的网络登录。

果然,八点半刚到,里头已人满为患,网友们争先恐后地向埃尔斯提问。

有人道:“教授,以当前的科技,你认为地球人什么时候才能大规模移民火星?”

埃尔斯的答案,十分钟后才慢悠悠地传了回来:“

这肯定是一场接力赛,人类先会在近地轨道堆积物质和飞船,然后慢慢把它们送到火星轨道,最后才会有比较多的人过去。

但这并不算你所形容的‘大规模’,估计要等某家超级公司或国家在火星移民了一千万人口以上,并建立了系列的火星城市,才会慢慢发展大规模的移民。”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塔克集团有这个实力,可惜路诗客去年就殒命,董事会是否有此魄力,已成疑问。

又有网友问:“那什么时候才能启动恒星间的星系航行呢?”

埃尔斯先是发出“哈哈”两个字,继而才回答:“当前的材料科学和人体构造,都不能支持你所说的星际航行。”

照他的说法,哪怕人类制造出可控核聚变引擎,也仅够在太阳系内航行。

要用于恒星际航行的话,所需的燃料和时间还是会超出人类的工程极限和寿命极限。

网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人类的寿命极限怎么才能大幅度提高呢?活到二百岁?三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