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用Windows(332)
周夏发挥优势,锁定后放大目标分辨,果真是要找的人。
空旷的荒山,自己发现对方容易,对方瞧见自己也很容易。
麦哲伦很快也留意到不远处的他,不由加快了步伐。
两人就在山脉之间你追我赶。
周夏发现这家伙很缺空间想象力,因为麦哲伦每翻过一条山脊看不到追踪者后,速度明显降了很多,好像认为已把对方甩掉。
实际上周夏之前查过地形,相当于能俯视全局,早就记住所有的山势走向。
他预判山体形状后,秉承着“翻山不如绕山”的原则,会不按常规出牌,也就是绕山去截击对方。
在麦哲伦来看,周夏每次出现都有点从天而降的意思。
他明显被吓了一跳,样子很可笑。
眼看两个人这次前后相聚仅有几米,彼此都累得气喘吁吁。
周夏指着他吼:“你小子是什么好处都想捞啊!”
麦哲伦转身道:“你都有那么多了,这么小气干什么?”
周夏作势过去要开打:“偷东西你还有理了对吧!”
他刚走近几步,麦哲伦蓦然俯身摇头,瞬间化为一只火红的尖嘴狐貍。
别看体型不大,但牙尖嘴利,目露凶光。
看样子这家伙是不打算讲道理了,想讲理的话不会急于现形。
一道白光从身后越过周夏的肩膀,毛姐赶来了。
两匹小兽废话不多,立即开斗。
那打得真是密不透风,除了毛发满天飞,什么都看不清。
就在此刻,嚎叫声戛然而止,离他们仅有两三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扇光门,红狐貍见状旋即朝里直冲。
周夏眼疾手快,立即跨步跟过去,哪知手刚触到光门边缘,指头就穿透进去,同时还有种粘稠厚重感。
眼见狐貍转身朝他咧嘴,若有似无的笑意里,挑衅意味很重。
周夏想都没想,趁着光门还没消失,立即闪身钻了进去。
光门转瞬消失,只留下莫名其妙的毛姐。
伊曼很快就赶了过来,他问:“人呢?”毛姐指着半空说:“都进去了。”
伊曼有点不明所以,看了一圈才问:“钻地里了?”
“不,钻到虚空里了。”
周夏穿过游弋晃荡的光影后,觉得眼前是一片刺目的浑沌。
他本能地伸手挡了一下,手掌立即接触到冰凉的墙壁——还好,幸亏他收脚快,没撞上。
几秒钟后视觉恢复,才发觉矗立在眼前是一堵约有四米高的混凝土墙。
他倒退几步,发现脚下的地面也是混凝土。
又朝后转个圈,周夏倒抽一口冷气。
身后,不,准确点来说脚下是一条楼梯,尽头淹没在一片朦胧的雾气里,根本看不清。
尽管台阶不多,但每一阶都至少有四米高、四米宽,长度至少要二十米!
他身高不够,也没有可以垫脚的地方,所以无法判断当前的台阶上面是否仍然如此。
普通人行走的建筑,就算台阶有20厘米,和180厘米高的人比起来就是9分之1。
那么能在这个台阶上自如走路的人,起码36米起步。
难道是巨人城?
地球的进化中,人类从没有过这么巨大的体型。
线上世界想维持这样的体型,耗能也很高,并非明智之选。
他记得地球进入石炭纪,大气层含氧量显着提高,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速度很快,体格也很巨大。
所以那时也被称为大昆虫时代,因为到处都是巨型树木、巨型昆虫。
树能轻松长到30米以上,5米左右的蜻蜓、蜈蚣也很常见。
但那时还没人类。
这时他听见高出传来“吱吱嘎嘎”的声音,特别像吊臂转动时的噪音。
这地方四处光秃秃无处可躲,他只好紧贴在台阶墙面。
头顶缓缓变暗,一面巨大的木挡板正在渐渐降落。
与此同时,脚下的那些台阶上,也纷纷有挡板落下,但明显更厚、层数更多,也更沉。
奇高的台阶,巨厚的木板,件件都是大手笔,即便纯靠机械来实现,也得由足够强壮的人来执行。
周夏盯着半空中挡板,突然有点明白了。
不同厚度的木板遮盖住台阶落差后,就相当于一个宽阔的地面或者说平台,便于车马和路人行走、运输。
而一旦把木板撤离,最大的好处就是阻碍行路。
记得他在书上看到过,古代的城市会有这样的设计,旨在为防止大批骑兵进攻。
它本质上和长城差不多,步兵或许能翻过去,车马绝对难以逾越。
看来这里并不是现代社会,科技不会太发达。
过了好久,台阶全部被覆盖,四下光线黯淡,仅有些许光亮从条状木板的缝隙间洒落。
远处传来阵阵喧哗,并不是说话声。
周夏仔细辨认,发觉那声音越来越近,没有机动车,连轮子的滚动声都没有。
也没有任何交流的声音,好像很多双脚在匆忙赶路。
听动静也不像身高、体重都很突出的动物,但数量绝对够多。
这应该是个超级大的城市或者说生物聚集地。
那连绵不绝的脚步声汇聚在一起,令他想起以前每次在上班高峰期坐地铁,在城市最大的换乘站时,总能看见乌鸦鸦的人潮朝着某个固定方向蔓延。
他每看见一次,都会被震撼一次:原来不用去非洲也能看到的动物大迁徙啊!
头顶的噪音,也给他类似的感受。
这时一句话传进他耳中“赶紧去占个好位置,不然什么都看不到”。
原来这些人要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