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用Windows(368)
当他“眼中”摄入马里亚纳州真实阳光的霎那,周夏的整个身心都有些颤抖,以至于很久才能平复心境。
按照双方的约定,他必须先和政府派来的接头人进行一个官方会谈,对方说要评估他的心理参数。
当他顺着政务大楼的专用网线以光速穿行时,通过走廊上的摄像头,看见到处都悬挂着普朗特博士的照片。
可见当前的马里亚纳州,仍然在这位大Boss的掌控下。
然后,他在一间散发着油漆味的办公室,见到了一位陌生的政务官。
这人仅照本宣科念了一些他需要遵守的规矩,并告诫他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禁止靠近。还说会派专门的特工24小时贴身防卫(监督)。
当初安排自己去绿洲的仅有卢映雪一个,按照他的理解,这么机密的工作不该随便换对接人。
可整个过程,对方先好像都不大清楚周夏被派遣到绿洲的真正原因,甚至连卢映雪的名讳都没提及。
周夏真得太想当面问卢映雪,自己身上的那个病毒究竟有什么目的?
他忍不住问:“卢先生呢,他为什么没来?”
然后,他通过摄像头看得清清楚楚,政务官听到这名字后,太阳穴的青筋轻微地跳了一下。
随即,那人用一种若无其事地语气道:“如果没有别的问题,今天的评估到此为止,您出差需要的电子货币很快就会汇至到专用账户,您的几位亲人,他们的家庭住址和工作地点也会很快发给您,希望您旅行愉快。”
好吧,装没听见,那他就自己去打听。
面谈刚结束,周夏就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政务大楼。
马里亚纳州的传感设备很齐全,他在其中信步游荡,公共区域可以说畅行无阻。
不过,无论他去哪里,附近总有三三两两的监督程序,有的是AI,有的是专人通过设备监控。
此刻,他先前激动到无以复加的心情已渐渐平和,明白自己已经是这里的异世来客,是线下需要防备的人员。
而他的亲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质。
这可能是线下愿意接受他来访的原因之一,但并不充足。
线下世界应该明白,亲情在绿洲会进化到某种无足轻重的程度,他们不会冒险。
信息很快都收到了,令他激动得是,父亲老周,母亲邵太太还都健在,姑姑周大花还在做护士长。
表妹唐小美早就技校毕业,成为一军工厂的专业钳工。
此时此刻,他就像一个坐在高速行驶列车上的乘客,仅能远远地看着亲人们,不能交谈,更不能有任何互动。
父母都苍老了很多,父亲还会巡夜,母亲仍然在诊所上班。
姑姑明显精力不济,可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夜班。
小美所在的军工厂,核心区域并不能进去,但在外围他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她的报道。
据说她为火箭、军用飞机加工的零件精度可精准控制在0.00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0.005毫米,这是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达不到的精度。
大多人心目当中都觉得机械加工要比人的手工加工精度要高,没想到真相并非如此。
对于这个情况,小美在采访中解释说:“机器是没有感情的,而我们人不同。”
她所说的“感情”更像是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的“心流”,那是能够凭借敏锐的感知力和海量经验不断探索精度的上限。
新闻里说她最好的记录,是曾加工出0.00068毫米的超高精度,追平了世界最高精度纪录。
周夏看到这个采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除此以外,他还发现马里亚纳州比以前明显更繁荣富裕了,无论是服饰、食品、电子产品,全都充满了巨大诱惑,精致华美且丰富多样。
饮料口味繁多,零食种类丰富,他花了好久都没尝遍。
而环保也有了明显地进步,城郊的自然景色更加瑰丽奇诡。
他的皮肤终于能在熟悉的亚热带湿润空气中呼吸,还能闻见各类花香,听见这里独有的鸟叫声。
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再是电子世界中的场景。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感官麻木已久的老人,从昏睡中苏醒,贪婪地吸收这一切。
狂欢盛宴过后总是留下巨大的情绪真空,在准备返还的前一天,周夏回顾这短暂而仓促的黄粱一梦,有种还没有好好品味就已落幕的怅然。
他的情绪不由陷入低谷,觉得自己像个二次元生物,在两个分割的空间中阴暗爬行。
那是种两边都无法回去的抑郁。
两天后,周夏落地白鸟城,那种灰蒙蒙的天气、沉闷死板的环境,令他瞬间觉得好孤独,彻底感受到什么是断肠人。
第 194 章
回想重返马里亚纳州的那两天,周夏心中一直横梗着一个疑问。
那就是:任何有关卢映雪的讯息都消失了,一个曾在政府几乎算二把手的政治人物,就这样被抹去了所有的存在感。
连这个人的名字都变得有几分讳莫如深。
除了最早的心理评估,也根本也没任何人主动联络自己。
等到亲人完全离世的那一天,等到他真正的无牵挂、孑然一身的那天,他可能就再也不愿意回去了。
故乡已成彼岸,届时他将彻底成为线下世界的旁观者。
这次回到白鸟城,他首先要见的当然是玛德琳馆长。
没想到离开一段时间,图书馆已经搬迁并重新装修。
现在的它位于数百级的白色台阶上,看起来高大、壮美,像一个倚靠在半山上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