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序好笑地将净肉分给她,又将她手里的骨头接过来,用筷尖慢慢地剔。
比起她这满手肥油,张二公子实在是优雅。
她不由地看着他笑,眉眼弯弯。
张知序维持着面上的镇定,不与她对视。
可坚持了不到一会儿,他耳根就慢慢红了,微恼地问她:“做什么?”
“叶婆婆教过我一个词,叫秀色可餐,我当时没记住,又不会写。”她笑吟吟地道,“但现在,我突然想起来了。”
张知序:“……”
含笑在旁边听着,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只惊喜地问:“姐姐你念过书?”
“只是听过一些词句,但不会写。”陈宝香皱了皱鼻尖,“我觉得我跟那横折竖撇捺天生有仇,与其花时间在练字上,我不如多去拎会儿石锁。”
“哦。”含笑点头。
张知序剔完了肉,恶狠狠地放到她跟前:“吃。”
陈宝香扬了扬自己脏脏的手:“要不你喂我?”
含笑一愣,左看看右看看,后知后觉地倒吸一口凉气。
张知序耳根更红,咬着牙道:“没空,自己吃。”
“你要忙什么呀?忙完之后会愿意喂我吗?”
“……”
含笑端起空盘子就跑。
外头的宁肃刚歇会儿,看见她都纳闷了:“吃这么快?”
“不是不是,我出来躲躲,张大人好像要发脾气了。”含笑心有余悸地拍了拍心口,“真吓人。”
“发脾气?”宁肃听得高挑眉梢,“我家主子对陈大人?”
“嗯呐!你是没看见,他脸色都变了。”
宁肃神色复杂,宁肃欲言又止。
宁肃最后给含笑的空盘子里装了一块羊脑:“多吃点补补。”
“谢谢你,你人真好。”含笑就地开吃。
只剩两人的房间里,陈宝香啊地张开嘴。
张凤卿羞愤地将肉喂进她嘴里:“平白教坏小孩儿。”
“你也没比她大多少。”她满足地眯起眼,“少端大人架子。”
他无可奈何,又喂了她些肉,再就着手端起碗让她喝口汤。
陈宝香吃着吃着就觉得浑身都重新有了力气,开口问:“凤卿,你可认识宋句清?”
“听大哥说过。”张知序道,“他说此人用兵如神,两次在云州界外遭遇平野主力都全身而退,麾下如今有四千骑兵。”
四千这个数目听起来不大,但骑兵……
陈宝香表情凝重了些许。
叶婆婆说过,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士兵就像一颗战场上的沙粒,风一吹就没了影子;一个有普通盔甲和刀剑的士兵则是一块拇指大小的石头,砸人会疼,但未必致命。
而装备精良的骑兵,那便是有着黑铁盔甲和百炼刚剑的巨石,随意一碾,就能压死一大片的人,更会令对手望而生畏,先溃军心。
怪不得程槐立敢那般拿乔,宋句清真是他最大的底气。
长公主这边当然也有骑兵,但久不征用,实力很难说。
“我不知道朝局如何,也不知道上京之外那些人的动向。”张知序道,“但我猜上京附近马上会起一场战火。”
陈宝香挑眉:“为何?”
“张家的几位族老今日离京了。”他淡笑,“他们上次离京,还是在程槐立拥护新帝入城的时候。”
第142章 大战将至
天要下雨蚂蚁先知道,附近要打仗商贾先逃跑。
张家那几位族老消息一向是最灵通的,反应也比谁都快,这才能每次都避开祸事,延续家族富贵。
张知序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新帝已经容不下长公主再在朝堂上作威作福,长公主也已经准备好了要夺回皇位。
两人对互相实力的试探,就会从宋句清返京的这一仗开始。
陈宝香喝了两口汤又吃了点肉,突然有些着急地起身:“快快快。”
“什么?”他微惊,跟着她站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这人竟是道:“你快陪我睡个午觉,睡饱了明儿才有力气去干活。”
张知序:“……”
他好想义正言辞地提醒这人,他们不是夫妻,没有名分,她为什么总这么理直气壮理所应当。
——但她看起来真的很累,那场和解宴想来也是让她身心俱疲。
算了,午觉而已。
摇摇头,张知序和衣躺进床榻里,信手展了折扇来扇。
陈宝香洗了手和脸,舒坦地窝去他旁边,借着凉风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
上京里阴云密布。
百姓们什么也不知道,照常买卖吃喝,可稍有些权势的人家都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出京避祸。
长公主请了众多有兵权的侯爵过府议事,新帝也不示弱,派出几千的精锐在宫城附近来回巡逻。
双方都摸不清彼此的底细,只能先在离上京不远的南州做好充足的准备。
“吴时带人负责南州与象州的交界附近。”
“是。”
“徐震河负责南州北边的三个关口。”
“是。”
“尤士英负责南州东边的城镇。”
“是。”
陈宝香在旁边等了半天也没等到长公主点自己。
“我呢我呢?”眼看殿下要收尾了,她不由地举手。
李秉圣转头看她,神情柔和:“你年轻,经验不足,就先带着巡防营的五百人巡逻上京。”
只给她五百人?还要留她在上京?那不就等于让她站在边上看?
长公主嘴里说着不会介意,实则还是对程槐立的话有所怀疑,不然这么大的场面,她怎么也能捞到一万兵力带着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