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历史直播]](144)

作者: 锦垠 阅读记录

他本就是当过皇帝的人,要笼络人心还不是轻而易举。

张宪见赵匡胤虽然是个小兵,但言语间对家国见识竟然与他不谋而合。更何况此人温和有礼,与那些嚣张跋扈的将领完全不同。

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第二年开春,张宪请赵匡胤去他家吃饭,“过两日我要去汴京参加今年的春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祝李兄旗开得胜,一举夺魁,将来实现报国之志,也不枉度此生。”

二人正把酒言欢,张宪的表妹申二娘突然来找他,请张宪为她起一个好名字。

“县官大人替管家选秀,选中了便有十两银子给家人。我也想去参选,但我的名字也太难听了,所以找表哥给我换一个名字。”

张宪思索一番,道:“便叫‘观音’如何?貌美有福,选不选得上不要紧,一声顺遂才好。”

申二娘笑着道谢,放下一篮子青菜喜笑颜开地回家了。

赵匡胤却如晴天霹雳打到头上,他回想起天幕给出的金人劫掠名单,申观音赫然在列:申观音,贴身伺候赵佶的宫婢,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掳走。带到刘家寺受尽折磨,而后被带到金国都城,受了一段时日宠幸后由于颜色老去,容貌不再,最终惨死上京街头。

当名字背后的女子活生生站在赵匡胤面前,他才惊觉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上位者的无能,受尽凌|辱,早早凋零。

“前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不是将军无能,是他赵匡胤和后世皇帝庸弱!

张宪见赵匡胤脸色煞白,心道可能是他想起了家中的姊妹。

三日后,赵匡胤送走了张宪。

“愿君金榜题名,展鸿鹄之志!”赵匡胤道,以张宪的才学,必能高中。如果没有战乱,他这一生会天南海北地为官,实现他心中的青云志。

可是三年后天下大乱,张宪文韬武略,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在官场郁郁而终。

不管怎么说,再见恐怕难了。

赵匡胤没有想到,两个月后,张宪落寞地回到了家乡。

“陛下知道我擅长刀剑,就让我回家种地了。”张宪仰头痛饮,他想过自己名落孙山,唯独没有想到皇帝厌恶武人到如此地步!

“皇帝是蠢……怎么回事?”赵匡胤憋住已经到了嘴边的斥责,愤然道。

张宪道:“陛下说,我要是用了你,百姓都跟你一样好刀剑,那大宋怕是要亡了。”

赵匡胤忍无可忍,痛斥道:“李兄生长在代州,与契丹咫尺之隔,代州之人学武艺傍身有什么不对!怎么还有偏见?”

“再说,没有武人,将来契丹南侵,大宋才真的要亡!”

赵二到底生了什么蠢货!

北方蛮夷蠢蠢欲动,他还自断臂膀!赵家人当什么都好,当皇帝就是个错!

安抚了张宪后,赵匡胤回到军营,却被军营副将叫去,让他立刻解散正在训练的两队人马。

“为何突然解散?”他训练两队人马不过一百人,经过了统领的允许,没日没夜地训练,就像希望将来发展壮大,解决契丹女真。

“媪相率兵来太原驻守,代州的秀才举人去拜见,说漏了嘴。”

媪相就是童贯。

赵匡胤还想争取一下,“可是,契丹虽然逐渐衰败,女真正强势,将来必成大患啊!”

副将警告他:“你再训练兵士,恐怕等不到女真南下就没命了。再说了,大宋立国一百五十年,你见过那个武将能忤逆皇帝的?土地丢了就丢了,皇帝都不在乎,我们这些混口饭吃的小兵有什么好在乎的。打起仗来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赵匡胤也明白拗不过上边的意思,失魂落魄回到营帐。

平日与他交好的同伴劝说他,“保家卫国算得上什么好男儿,只有东华门外考上状元的文人才是好男儿。祖宗不是都说过了嘛,你是个知书识礼的,怎么不懂这个道理。”

“可惜你犯了事,要不然凭你的聪明劲,考不上状元也考个进士嘛。那样多风光,受人尊敬,出去也不会被人骂丘八。”

赵匡胤想在私下练兵,可一没钱二没粮,傻子才会跟着他干。

他想直接去汴京找赵佶说明现状,可谁会相信他?而且罪犯充军,根本没有跑路的可能。

进退无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

在代州军营一年,他因两次击退契丹残兵而被破格提拔为承信郎。

到了第二年,他所在的军营被编入了磁州军。

张宪也察觉到了皇帝用联盟的手段收复燕云实属痴人做梦,他生长在边疆,对契丹和女真都非常了解。指望这些虎狼之师为大宋的疆土奋战,执政二十多年的皇帝竟然像个天真的小孩。于是他选择了参军。

在战乱时代还是需要将军。

很快,金国以不可阻挡之势攻灭辽国。

下一个,就是南方的宋。

赵匡胤身在军营,却得不到前方战争的消息。偶尔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消息,大都不过是金人抢了多少东西,那个地方的守军又跑了。

“你们不着急吗?”赵匡胤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热锅上的蚂蚁,又怕又急,却被困在军营,根本找不到出路。

而且此时城内不知乱成了什么样子,他每天都能听到百姓哀嚎的声音,见到抢夺粮食被踩碎的尸体。

小兵满不在乎,“金人来了就跑啊,你别看上面如临大敌的样子,其实那些当官的早就把妻儿老小送去南边了。退路都找好了,就等着金人过来大家一起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