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17)

作者: 丹棘无忧 阅读记录

不到半个小时谱子就出来了。他反复看了好几遍,仍然不希望改动任何一个地方。

这难道就是创作自己的作品和加工别人的作品的区别吗?

姜铭书自然不清楚是不是。但他的确在面对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时更自如了。

尽管现在还没有填词,不过他已经早早决定好这首由他的一时激情写下的歌的名字——《大海啊,请离我再近一点》。这个名字没有来由,就是在他完成谱子的那一刻浮现,那么理所应当,仿佛这首歌生来就应该这么叫。

姜铭书很快又投入到歌词的创作中。

区别于进度飞快、有如神助的作曲,他作词的时候明显速度变慢了。因为需要比较强的文学素养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姜铭书自认为语文功底一般,所以便更加耐心地推敲、琢磨,直至寻找到最佳的表述,故他伏在桌上专注地写到凌晨一点也只是勉勉强强地完成了第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觉得后续仍然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打磨。

不过今天是有点迟了。经历了一天的游玩和晚上的过度用脑、终于停下歇息的时候,他终于感到了深沉的疲惫感。

洗完澡他躺到床上打算睡觉。可能是刚刚创作时分泌的肾上腺素还没有消退,他闭了一会眼睛依旧没有困意,于是打开刷子看起来。

此时那个《月夜》的弹唱视频已经突破了八百万播放量,突出的收藏量与播放量之比证明了观众的赞赏,他也凭借这个视频一下子涨粉几十万,部分新粉跑去考古连带着原先的那些翻唱练习视频的播放量都因此水涨船高。

他现在收到的消息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但他还是会抽时间看并且尽量回复——当然不是回评论,而是回私信。

大部分的私信都是很友善的。

有时他感到心情比较压抑看到这些评论莫名其妙地就会高兴起来。这也让他更理解为什么原身希望能被更多人喜欢——能被人喜欢、被人支持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

但是随着关注他的人增多,一些刺耳的声音也逐渐变多。

有时候网络就是这样。充斥着无缘无故的诋毁、谩骂、侮辱。你火了有人嫉妒,你凉了有人嘲讽,你被大部分人称赞时有人逆反地阴谋论,你被大部分人辱骂时他们却只会添柴加火。

他也经常收到言辞很恶毒的私信,骂他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骂他营造人设花钱买流量,骂他德不配位词曲低劣,更有甚者骂他抄袭卑鄙侮辱原创以及丑得见不得人遮遮掩掩。

姜铭书知道其中大部分人是眼红,嫉妒他一个视频爆火,知道有人心地丑恶,天生就见不得人好,知道人总是无法获得所有人的喜爱,遭受争议是必然……

——然而纵使不知道这些,他也完全不在乎。

为什么要在乎?自己之前遭受的指责可比这大多了。那些以愤恨目光看着他的人语焉不详、立场不一,说出来的话总是自相矛盾、虚伪至极。

所以现在他能够平静地略过那些带着极大恶意的私信,不让这些言论毁掉他入睡的好心情。

……但姜铭书还是在看到一条恶意揣测的私信时内心一颤。

【像你这种盗窃他人作品的小偷怎么可能像视频里展示得那样?明明内心很阴暗的吧?装什么!恶心!】

他定定地看着这句话,垂下眸,扯了扯嘴角。然后手指敲击手机屏幕,平静地输入回复。

【没你阴暗。】

转头把这个账号添加到黑名单里。

在他故作轻松地准备继续查看私信时,借着手机屏幕散发出的微光,他愕然看见自己轻颤的指尖。

中考成绩

尽管姜铭书没有将中考出分放在心上,但是乔宛和姜建均还是很关注的。

无论再怎么被告知儿子成绩的巨大进步,在没盖棺定论时谁也不放心。

——所以他们现在在围观姜铭书查询成绩。

姜铭书登上当地教育考试院的网站,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然后看了看身边呼吸已经开始变得粗重的两个大人,淡定且迅速地点开“中考成绩查询”。

【考生信息

……

语文:111/120

数学:120/120

英语:116/120

科学:157/160

社会:48.8/50

信息技术:10/10

实验操作:10/10

体育:28/30

加分:无

特长生专业原始分:无

特长生综合分:无

总分:600.8/620】

乔宛和姜建均惊呆了。

如果他们没记错,去年他们市中考状元的分数是588分,而他们区的状元是582分吧!

“难道那校长的话真的要成真了?不仅要成真还要更加狂妄一点肖想一下市状元?!”

夫妻俩齐齐想到,各自一个激灵。

喜形于色外他们还是尽量冷静地谨慎地向姜铭书确认情况。

“儿子呀,你觉得今年的考试卷难还是去年的难?”他们小心翼翼道。

“唔。差不多吧。反正都挺简单的。”姜铭书老老实实地回答。

他没有在吹牛。对于他这个前一世顶尖985在读的大学生来说,初中的题目根本没难度——或者说难度仅在于如何克制自己蠢蠢欲动想要运用更高阶、更简洁方法解题的冲动。

乔宛和姜建均对视一眼,心跳不自觉加快。

突然,乔女士充满“复古感”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是姜铭书的班主任。

她开了免提:

“姜妈妈,恭喜啊!”班主任的声音喜气洋洋,“铭书考了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