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31)
他转过头。
再看那沉静的江,只觉得它是个吃人的怪物。
……
姜铭书去找聂志民了。
男人放下手里的书,严肃地问他:
“你要请一周的假?为什么?”
“调整。”他简短道。
男人凝视了他一眼,深深道。
“你最近的状态是有点不太好。”
聂志民在假条上签上字,递给面前看着有点走神的少年,叹了一口气。
“好好调整吧。希望回来的时候我能看到正常状态下的你。”
姜铭书点头。
他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所以没有打扰作息非常健康的家人,自己安静地整理了一下才休息。
等乔宛和姜建均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家里多了一个人时,他们都惊呆了。
而一般来说,没经过家长同意孩子就在上学期间回家的原因是……
他被遣返了。
他们儿子开学一个多月就被遣返了?!!
乔宛简直忧心忡忡。她小心翼翼地开口:
“铭书?你……打架了?”
姜铭书:“没。为什么这么想?”
“呃,因为你没去上学。我以为你被遣返了。”
“不用担心。我是走正规流程请的假。这是请假条。”他给他们展示了一下。
姜建均则切中肯綮:
“你身体不舒服吗?”
姜铭书摇摇头。他想了想还是不打算让他们担心。
“昨天联赛成绩出来了。我进了省队,老师给我放了几天假让我玩一下。”
两夫妻肉眼可见高兴起来。
姜铭书把人哄走了之后在书桌前坐下来发着呆,还在想着刘吉晨的事。
说实话,刘吉晨和他没什么关系,也就是搭了一个车的萍水之交,现在这么让他在意他自己也不明白。
为什么呢?
难道是在愧疚吗?愧疚自己对于刘吉晨会发生的事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但却没有做出行动?——可是预感这种东西玄之又玄怎么能当真呢?更何况他根本没有立场去做任何事。
难道是在悲伤吗?悲伤于一条生命的逝去?——别开玩笑了。他看上去是这么悲天悯人的人么?他们只见了几面吧?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会感觉心烦意乱?
姜铭书身体前倾,趴在桌上,把自己的脸埋进手臂。
视线一片黑暗。
一句话倏地浮现在脑海中。
【刘吉晨也是真惨,摊上这样的母亲】
……
【你也是真惨,摊上这样的父母】
……
好像和什么话重迭了。
谁在说话?
……
他脑海中忽然闪过刘吉晨最后对他露出的那个笑容。
电光火石之间,他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会觉得这个笑眼熟并且为之感到不安了。
这是……
姜铭书猛地坐直身体,撞到了桌子。
他阖了阖眼。
是他曾经也露出过的、求助的笑。
所以,他这么在意的原因……
姜铭书沉默了。
他在书桌面前坐了好久。
最后他拿起笔,开始写着什么。
他将自己的躯体完全交由此时的情感与大脑。
不仅仅是写歌,更是一种宣泄。
谱子迅速完成,他想也没想把这首歌命名为:
《怪物》。
发表
朱芯芯是“似水流年”的铁杆粉丝。
和大部分粉丝一样,她是被“似水流年”温柔治愈的曲风、惊艳的歌曲质量、赏心悦目的演奏、以及那双比手模还漂亮的手——咳咳这么肤浅的话是能说的吗——吸引的。
其实虽然大家催新歌催得很紧,却都知道写歌不应是一件操之过急的事情,大家有时候称呼流年为“鸽子精”也只是调侃一下罢了,并没有带着实质性的指责。
然而有些喜欢博人眼球的营销号就并不会这么想。他们看到的就是,最近爆火的新晋原创音乐制作人将近三个月没有发布新歌引起粉丝不满。寻求爆点的本能让他们不住地往这个方向编造一些谣言。
什么《“似水流年”无心写歌?原来竟然是因为她!》《突然的爆火犹如揠苗助长,“似水流年”沉迷享乐?》《因“似水流年”不务正业,大量粉丝选择脱粉?》……属于是“似水流年”本人和他的粉丝看了都沉默的文章。
上面的只是不入流的营销号写的、只为了追求流量的假新闻,其真实性读者看两眼就明白了。然而也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写得这么拙劣。
最近就有一篇题为《昙花一现的“天才”还是运气卓然的“普通人”》的文章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尽管标题是个疑问句,但在正文里作者却毫不客气地一一列出自己认为“似水流年”只是个运气很好的普通人的证据,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的。他指出虽然“似水流年”的歌曲质量非常高,但是他总共也没创作几首歌,具有偶然性;歌曲火了之后他长时间没有透露出自己的创作计划,一直在发的各种乐器的练习视频疑似是在掩人耳目、避重就轻;真正的有才能之人可以驾驭任何风格,而他所创作的歌曲大体上处于他的舒适区,其创作能力在其他类型歌曲中的表现未定……
最后作者还看似宽容客观地总结,尽管“似水流年”本人并非粉丝口中的“天赋型创作者”,但是歌曲质量确实可以,自己很期待未来听到他的新作云云。
这篇文章很有趣。其实全文所想要干的就一件事情——给“似水流年”的创作才能定性定调。作者致力于将“似水流年”从原先大众吹捧的“音乐鬼才”的位置拉到“运气好的普通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