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88)

作者: 丹棘无忧 阅读记录

谢长宇:【嘿嘿,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跟别人吹嘘流年是我的儿子啦!呦乎!】

他回复:【你是谁,不认识呢】

巫静:【姜姜去参加电影节啦?这身超帅耶~】

他回复:【经纪人挑的,我也很喜欢】

韩明鑫:【第一次知道这种事。我买了一张《无题》,好听。】

他回复:【高联结束了?感觉如何】

韩明鑫:【还行。比去年好】

姜铭书:【那就好】

此外还有高中的室友,他也一一回了。

梁坤宁、贺根良、池佳、虞进、宁艾、林同、余文学、安利明、江亚兰等拍戏中遇到的朋友也纷纷发来问号。

他不知道怎么回,干脆每个人一个卖萌的表情包,直接把对面的人给震住了。

——这个技巧还是跟万能的网友学的,据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回消息时发表情包就对了。

终于获得安宁的姜铭书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观神圣影。

几天的展映结束后,闭幕式的日子到了。

因为斯尼芬电影节只设置了三个演技类奖项,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和最佳新人,所以规则上所有参演人员都自动入围演技类奖项的角逐,也就不分什么提名不提名了。

当然姜铭书对前两个奖项并不抱有什么期待。

虽然此前也有三番开外的演员获奖的前例,但那都是很早期时候的事了,奖项刚设立时评选往往以理想为重,比较公正。而如今因为资本的插足各种奖项评选的纯洁性其实都在下降。

最佳新人原本只设了导演奖,演员奖是近几年新增的,用以鼓励更多年轻的新人演员努力打磨提升演技、产出优秀作品。现在看下来认可度还算高,前几届获得这个奖的演员都逐渐成长为了广受称赞的实力派,不算太水。

主持人说完开场白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很快进入了主竞赛单元的颁奖环节。

最先公布的就是导演和演员的新人奖。

“获得本届最佳新人奖的演员是——”

“《谁见他死去》姜铭书!”

坐在颁奖典礼的大厅里,姜铭书还算镇静。

他这几天电影看下来发现自己获得新人奖的概率确实很大。

别的新人演员大多是学院派出身,或多或少都有偏重方法忽视体验的短板,换言之就是缺少能让观众共情的能力,而自己则相反,不重方法重体验,表演时不会刻意想“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表现出这种情感”,而是更多地代入情绪、以本能行动。

对于表演高手而言,两种方法都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但对于新人而言,或许后者会显得更自然和流畅。

……难怪彭曼青对他这么自信。

“恭喜。”彭导朝他微笑。

“谢谢。”姜铭书点头,起身往台上走。

台上的灯光很明亮,底下是熄了灯呈现出一片阴影的人群。

姜铭书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望着前方,并没有要哭的感觉,只觉得很虚幻。

在感谢完这一路走来遇见的所有人后,他眨眨眼,沉默片刻,又补上一句。

“最后的最后,我想感谢那个曾经许下‘希望你爱很多人,也被很多人爱’这么美丽愿望的‘自己’。是你让一切有了开头。谢谢。”

台下掌声雷动。

正式发博

最佳男演员颁给了《无晴之地》的男主演桑斯顿, 以表彰他在这部电影中的杰出表现。

梁坤宁虽然有些失落,但对于桑斯顿的获奖依然十分信服,为其送上了真诚的掌声。

姜铭书对这个结果也不意外, 微笑着鼓掌。

最佳剧本的获得者是《雨后彩虹》, 这是一部讲述性少数群体的影片。全片以不同困境的LGBTQIAPKDXUC视角解读了一个与常人眼中截然不同的世界。内容编排的很不错, 但并没有无可争议地超过其他表现同样出色的剧本,获奖可能是因为运气, 也可能正如崔枢一语成谶的那样。

到了最佳导演的颁发,姜铭书发现原先懒懒地靠在椅背上的彭导微微坐直了身体,看上去有些紧张。

这次的主持人并不喜欢设悬念, 直接就公布了获奖者的姓名。

“《谁见他死去》彭曼青!”

彭曼青缓缓放松了身体,有些沉默,但还是勉强笑笑, 起身去领奖。

姜铭书知道彭导的目标不是这个, 而是最佳影片——斯尼芬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梧桐奖”。

依据往届经验,获得了最佳导演的人基本上无缘“金梧桐奖”。

只能感叹一句可惜。

最终金梧桐奖花落《红丝绒》,也还算公允。

姜铭书本来还想安慰彭导几句, 结果还没开口就被她堵上了话头:

“不就是金梧桐吗, 没什么好稀罕的。公映后还有别的奖可以拿。”

她说:“反正我已经做了自己能做好的所有事情。”

那洒脱的样子并不似强颜欢笑, 让旁人由衷敬佩。

斯尼芬电影节闭幕式就此谢幕,但它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没结束。

——前不久刚因身份曝光引发巨大关注的话题主人公竟然真的在电影节上获奖了!

这个消息一传到国内再次激起一片齐刷刷的问号。

【?你来真的】

【难道流年真是全才?】

【等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流年不是只为彭导新电影写了主题曲吗?】

【消息确定是真的吗?是真的我可要叫了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颁奖典礼现场照片流出, 这件事的可信度越来越高。

“#姜铭书 斯尼芬最佳新人#”这个词条飞速窜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