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未来男友的马甲种田(22)
要放在从前,他定是要和父亲交代的。
但现在,他和谢郎已经是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好友了!
作为好朋友,谢郎的秘密,他一定要替他保守好才行。
可他阿爹的棍子,也不是好说话的啊……
陈汀纠结了好一阵,最后还是在许家和谢虞琛相谈甚欢的样记忆占了上风,一咬牙道:“哎呀,阿爹你就别管那么多了。”
说完,就像是有人在屁股后面追着他似的,仓皇跑出了屋子。
“这孩子。”陈母随口抱怨了一句,又扭头看向丈夫,面露忧色。
“你说咱六郎不会是让人给骗了吧,那合同,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啊……”
“不会的。”陈父安抚似的拍了拍夫人的肩膀。“咱六郎好不容易上进一回,你便让他去做罢,左右有我给他兜着呢!”
……
陈汀与谢虞琛约定好的工匠和银钱在三日后便到齐了。
除了将许大郎家已有的屋舍进行翻新和加固以外,谢虞琛还打算再新建几间屋舍。
新建的屋舍里,一半用来做厨房,另一半则是工人们的住处。
毕竟他们中最少的也要在谢虞琛这里待够一年,没有自己的住处可不行。
也幸亏当时许大郎分到的宅基地足够大,即使是再建一排屋子也有的是地方。
规划好的屋舍里,最里面那排屋子的正房给了谢虞琛。
毕竟他穿越后的这些时日里,一直住着许大郎的屋子,多少有些不便。眼下正好有这个机会,索性直接多建一排房。
按谢虞琛的计划,建好的屋舍前后一共要有三排。
最前面的那一排屋舍作招待食客用,两边则是厨房和工人们的住处。
中间的一排屋子是原来就有的,他们吃饭的地方也在这里。
这一排的房间除了许大郎住着的那一间以外,其余的都用来堆放米面柴火之类的杂货。
两排屋舍中间的空地也不能浪费。
他们现在用不到这么大的院子,但谢虞琛想着将来若是打算做腌菜或是什么别的的东西,都少不了要太阳晒。
到时候这片地方便可以用来摆放晒盘或者酱缸。
谢虞琛自己的住处则在最后一排,和前院隔了一排屋舍和半堵矮墙,平日里也不会有人打搅。
规划完毕后便开始动工,光陈家的那几个人手自然是不够的。更何况他们每天还要跟着许大郎学习银丝糖的做法。
这样一来,建造屋舍就必须从别处请人来做工。
好在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没什么正事可做。许大郎便聘了几个年轻力壮的郎君来加家中做事。
拉胚铲土的工具自带,管早上和中午两顿饭,每天五文钱。
这样的待遇不能说是极好,但在乡人们都待在家中无事可做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珍贵。
别的不说,每日坐在家中啥事不干,一天也得吃小半升米。现在不光管饭,还有工钱拿,而且做的都是最简单的活计。
乡里人家的,哪个还不会摔泥胚盖房子了?
因此,许家招工的消息一传出来,乡人们便都凑了上去。
蓬柳村在湾水县也算个大村庄,别的不说,能干活的青壮可不少。
想来许家做活的人都凑到了许大郎眼前,足足有二十来个人。
许家院子虽说要扩建,但也用不了这么多的人手,许大郎便从中挑了几个平素和他关系就不错,为人处世也厚道,不爱生是非的。
没被选上的人虽然失落,但也没办法。
谁叫他们平日里看那许大郎老实巴交的一个人,估摸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便不爱与他来往呢?
没曾想,这么一个做什么都不出挑的人竟这样不声不响地就攀上了定徐陈家这棵大树。
“许大郎有了陈家的这层关系啊,将来可就不一样咯。”众人心里都有些酸酸的。
怎么就是那个素来没什么存在感的许大郎撞上大运了呢?
“你们家现在可好了,你家大郎和二郎平素和那许大郎的关系不错,这几日许家修院子招工,肯定选上你们家两小子了吧?”白日里闲谈,一个妇人对着王家大嫂道。
“做几日工而已,算不得什么的。”王家大嫂笑了笑,继续做着手里的活计。
他们家和许大郎的关系确实不错。
早些年许大郎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时,还是她让两个儿子舀了几升米送去他家,接济了一把。
后来那钱嫂子到处散播许大郎的坏话,他们王家人也从没信过。
“不过咱们平日里虽和许大郎没什么来往,倒也不曾得罪过他,倒是那钱家两口,怕是要倒霉了。”另一个妇人插嘴道。
“说的也是,当时钱家嫂子敢那么污蔑人许大郎,不就是看准了许大郎爷娘都没的早,又没个兄弟,一个人无依无靠的好欺负吗?”
“谁曾想人家许大郎现在和定徐县的陈家搭上了关系。我听人说,陈家有好几个郎君都在江安府做官呢!”
“钱家人这回可是完了。”
众人面上一阵唏嘘,心里对那钱嫂子一家却没多少同情。
钱家人的做派她们看不上。况且在场的这些人中,有哪个是没被钱大嫂在背地里嚼过舌根的。
……
“你说这可咋办啊?”钱家院子里,钱嫂子正一脸愁相地看向丈夫。
“那我哪知道!你当初不要招惹人家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钱老大眼睛一瞪,粗声粗气地吼道。
他就知道这婆娘不是个能持家的,平日里除了爱说人闲话之外,什么活都不做,迟早要惹出大麻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