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良帝后(364)+番外

作者: 水上尘 阅读记录

李昭愣了下道:“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顾岚青摇头道:“以前觉得娘子年纪小,还是个女人……现在看,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呢。”

宋涵佩也觉得,这个女人行事要比他一个男人老练。

李昭笑道:“这有什么,世上先有人才分男女老少,不要以性别取人,应该是不要用任何东西取人,我经历的比你们多的多。”

这是真话,她见识过现代文明,并且三十岁的人,能和二十多岁的人一样吗?

她到底还是沉得住气些。

分工都分配好了。

李昭觉得带着秦姑姑去找那叫光明日报,去帮徐先生讨公道,顺便会会那家的当家人。

一打听,竟然离着不远,在跟他们隔了五条街。

李昭和秦姑姑也没雇车,穿的利索一点,二人走着去的,约么过了三炷香的时间,终于在幌子满街的一家客栈旁找到了光明报馆。

这报馆门面可没有他们家的大,门口进出有人,看起来挺热闹的。

等要进去的时候秦姑姑拉着李昭的胳膊道:“太太,虽然咱们人都在附近跟着,但是怕有突然状况,您进去有理说理,先不要跟人家吵架,免得咱们挨揍。”

李昭:“……”

她俩到底谁不讲理?

天天喊着咔嚓的到底是谁。

真是。

她点着头:“行了,我知道了,如果有人要打我,你可一定要挡在我面前,别让我挨揍,尤其是脸,咱们俩都得靠她吃饭。”

秦姑姑:“……”

来时候紧张的心情都没了,只剩下哈哈笑。

报馆里有人出门,看到两个女人在街上说笑,都用奇怪的目光看过来。

不过李昭脸皮厚,向来不在意别人的目光的,理也没理,和秦姑姑一起进了报馆。

这件报馆前堂有半圈柜台,里面放着纸张和一些零碎的报纸,柜台后坐了一个年轻的小伙计,正低头玩算盘。

柜台对面,是长的矮几和两排靠椅,显然是待客用的。

四周墙面都糊的漂亮,尤其是墙壁挂灯很特别,李昭在宫里都没见过。

除此之外,不像他家办公印刷的都在,显得很利落。

李昭见只有一个小伙计迎人,走过去道:“您这是卖报纸的吧?”

小伙计直指门口的匾额:“不识字?”

态度不太好。

李昭也不气,人家生意太好了,所以不在乎他买一张两张吧?

她笑道:“我家是做雕版的,你们每天需要出报,要天天换雕版,非常困难吧?我家工匠多,当天就能出版,所以你们需不需要雕版啊?”

伙计一听来了精神,不过还是用狐疑的目光打量李昭,然后道:“你一个女人?”

李昭道:“女人怎么了?也不是我雕,我家有伙计,如果需要赶紧把你家能做主的找出来,别在这里当大爷了。”

通常狗眼看人低的人,会对更硬气的人低头,也就是欺软怕硬了。

小伙计总听他们掌柜的说出版太费劲,因为是日报,每天都要雕,那么多字,可要了老命了,现在解决的人来了。

小伙计一改方才的傲慢,把李昭和秦姑姑请到矮几那本坐,然后就去后堂叫人去了。

秦姑姑随着李昭坐下,然后朝着李昭竖起了拇指:“还以为太太要拿出擀面杖叫人呢。”

李昭嗔了她一眼,同行之间,敌人需要什么她还不知道?

过几天她都可以到处卖自行车了。

不一会的功夫,里面走出来一个身材瘦小,梳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

男人穿着直裰,因为个子瘦小,宽大的下摆显的人更单薄,好像风一吹就跑了,但是也正是因此,很是斯文,像个儒者。

李昭和秦姑姑前后站起。

李昭道:“您是这里说了算的人?“

这男人打量了一下李昭,但是痕迹很淡,若不是李昭对上他的目光根本看不出来。

然后他道:“小姐叫我孔先生就行,不知道小姐前来有什么事。”

李昭道;“小女子夫家姓杨,也是开报馆的,京师日报,就是小女子的产业。”

说完她挺直了腰板一站,来干什么的,想来已经很清楚了。

孔先生眼睛里似有惊讶的光,顿了下,然后道:“杨太太先请坐。”

他连称呼也都改了,看起来很客气,起码比那个小伙计客气。

李昭和秦姑姑坐下来。

然后孔先生坐在主人位置上,张开嘴,似不解的问道:“不知杨太太前来小店,有何贵干?”

明知故问,这就有些讨厌了。

李昭也不提他们抄袭跟风之事,道:“徐长远是我的雇员,他的女儿徐珍珍就算是我的人。

你们未曾经过我们的允许,就大肆报道徐珍珍的事,这还不说,竟然颠倒黑白,这给徐长远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是替徐长远来讨公道的。”

孔先生似乎因为她的来意很惊讶,他顿了下,然后道:“这件事情是我们失察,但是我们今日也替徐小姐平反了,若是徐先生觉得还不妥,我们小店也甘愿赔偿。”

这个态度就更好了。

李昭本来是想借题发挥训斥人的,但是人家认错认的诚恳。

她眼睛动了下,不紧不慢道:“要多了像是我们讹诈你一样,徐先生也不指望卖女儿的事挣钱,这样,你们当天的盈利全部拿出来,捐给读不起书学子,算是为珍珍积德吧。”

龙先生犹豫下,后道:“盈利三两银子左右,现在就可以交给杨太太。”

说完就让人拿银子。

☆、第五百四十五章 又是他

其实他们就算交了这笔钱也很划算,因为他们引发了舆论,后来的报纸跟订的就会多,还打响了知名度。

不过李昭之前也说了,她阻止不了跟风。

小伙计把银子拿了出来。

李昭道:“这个捐赠还要孔先生自己来吧。

我说了,我们不是讹诈人,这银子我们碰都不会碰。

我还有一句话要告诉先生,不管干什么事业,都要对得起良心,有些事不能为了钱,就颠倒黑白的报道。

还有一些东西,我说了是为先生好,先生这种掌握不好尺度的文章,还是不要发表的好。”

那孔先生脸色有点不好看,但是只是一瞬间,随后又点头:“好,在下记住了。”

这样一个人,让李昭觉得拳头都打在棉花上,特别没意思。

但是看这人沉稳老城,可能是那种我嘴上都答应你,但是我就不办事的主。

那也好,如果他再带节奏,她就会封了他的馆。

王朝说起来不算有文字狱,起码不像女真那样,是因为王朝的文官很轴。

他们什么都敢骂,因为骂人,就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所以被别人骂什么,也都能挺住,故而对民间文化不怎么管制。

不过像那种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话还是不能说。

也就是说,王朝的官员不会用手中的权利来制止舆论,所以很多人说是文人误国,和这个也有关。

但是李昭可不一样,做起来不会手软的。

她该警告的话已经说完,剩下的别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于是说了告辞,就和秦姑姑站起。

孔先生这时道:“杨太太,您说的雕版之事,咱们能否好好谈一谈?”

李昭挑眉。

孔先生露出他们进门以来第一个笑容,淡淡的,但是带着讨好,他道:“我知道太太用的印刷雕版和我们不一样。”

是啊,她用的是蜡纸。

李昭心想难道他什么都说好,是看中了我的技术?

她是皇后,并不是为了赚钱,有技术是应该广而告之,这样民间的工业才能发达,所以她不排斥把技术交出去。

但是也得看看这人是什么样的人。

李昭眼睛又动了动,道:“在商言商,您想要我的雕版技术?”

龙先生道:“您肯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