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良帝后(624)+番外

作者: 水上尘 阅读记录

“所以杨大人,你说我早有预谋也好,那我就是早有预谋。”

“王守仁的时代就要来临,你们这些理学的学究和卫道士都将退出历史舞台!”

“元辅大人,承认吧,接受吧,不止是我一个人,在等着王守仁。”

还有帝后!

杨廷和喊着翰林院的招牌,此时里面传来朗朗的欢笑声,是辩论开始了。

他儿子杨慎的声音最大。

自己的儿子,帮着外人。

杨廷和堪堪退后两步,他真的已经拗不过这个时代了嘛!

*****

“母后,母后,我回来了。”

十月放学回来了。

李昭正在院子里跟秦姑姑说话。

两个人立即回头迎着十月。

秦姑姑接过小书包,笑着道:“今天先生都教什么了?十月学的怎么样。”

十月道:“不喜欢姑姑,人家一回来,姑姑就天天问学的怎么样。”

看着李昭道:“喜欢母后,母后就从来不问,只问饿不饿。”

李昭哈哈大笑。

秦姑姑都气笑了。

小孩子当然不喜欢严厉了,帝后都喜欢装好人,坏人当然就是他们来当。

李昭领着儿子的小手道:“你不喜欢姑姑也不能说出来,你说出来,她今后要记的你了,然后偷偷的讨好你,但是心里跟你不好。”

“所以这些事情,要藏在心里。”

秦姑姑:“……”

看吧,帝后是最坏的人。

十月跟着母亲进了屋子,一边走一边不解的问道:“母后,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不是在撒谎吗?”

李昭道:“如果你不爱撒谎,那就不说啊,反正除非你很好很好的朋友,不然他的错误你不要告诉他,因为你告诉他,他就改了,他改了,你就教他做人了,以后他不犯错,你还怎么抓到把柄。”

“所以,只有很好很好的关系,你很关心的人,才要正确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不然就笑笑不说话。”

十月似懂非懂,但是还是点头:“母后,十月记住了。”

进到屋子里,十月今天没有着急做作业,他看着李昭道:“母后,我又想让杨蕴回来了,他们都说很希望杨蕴回来一起上课,我是皇子,他们都求我,那个王先生来不来?杨蕴的爷爷知道自己错了吗?”

“我可不可以叫杨蕴回来了?!”

☆、第八百六十三章 最重要的人

别人的父亲那么卖力,当然可以回来了。

李昭又给十月讲了用人之道,必须打巴掌给甜枣。

因为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嘛!

***

十月经常提起王先生,是因为他的父母总是提王先生。

你问他真的想见王先生吗?

他有那么多作业,还有那么多小伙伴可以玩,还有两个老师天天教他新东西,他早就把王先生忘到脑后去了。

半个月后。

杨厚照正在批阅奏章,张永来报:“万岁爷,王守仁已经到了京城了,不过到了城门口,就被万千学子截住了,面圣,怕是要明天了。”

杨厚照抬起头笑道:“就被截住了。”

张永点头:“截住了,人山人海的,都在围着王守仁问,先生,先生,什么时候开始讲课啊!”

“可受欢迎了。”

杨厚照的笑容又止住了,好像他战胜归来的时候,也没这么热闹吧?

这老小子,竟然敢抢他的风头,等一会见了,一定要好好看看,他到底长了几只眼睛几个眉毛,让这么多人拥护。

******

城门下,万千学子簇拥着的,是个身形瘦弱,个子也不高的中年男人。

他的相貌和五官哪怕是身材,都十分普通,可能站在人群中,你根本就认不出来他。

眼角有一些笑纹,看着平凡和蔼,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看到眼睛的时候,眼睛特别的明亮锐利,是洞察世事的那种清明,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他。

这就是王守仁。

“先生,到底什么是心学?”

“心学讲的是什么?”

“先生,学好了心学,真的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吗?!”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王守仁都笑着回答。

还会引发一阵阵的掌声。

但是如果这样下去,一天也到不了城里了。

有护卫架着大人好不容易到了城门下。

然后道:“先生,有空再讲吧,咱们还是先进城为上,”

是啊,进城。

见皇上。

皇上终于跟召见他,他得见皇上,哪怕见一面,也算完成心愿了。

据说皇上,已经不荒唐!

王守仁微微抬起头,恢弘的城门,来来往往的行人,十年不见,京城,我终于又回来了!

******

王守仁已经进京一个月了。

见了皇帝,讲座无数,心学也掘地而起,好似要跟理学呈抗衡之势。

这一晚杨厚照终于忙的快一些,和李昭做了运动。

随后躺在床上无聊,问道:“阿昭,到底什么是心学啊?”

“这王守仁也来了挺长时间,可是朕还是没明白。”

李昭道:“你看了他的书不就知道了。”

杨厚照摇头道:“没意思,不喜欢看枯燥的理论书。”

李昭就笑了,道:“就是良心!”

杨厚照看着她,目光亮亮的很好奇:“良心?!”

李昭道:“什么心学理学,本意都是为了让人向善,有更好的修养。”

“不过理学被用错了,本来是要提升自己的修养的,那些理学中人,最后却拿来要求别人。”

“还有一点,在遇到诱惑或者违背道德选择的时候,不是当事人,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更多喜欢批判别人的人,或许他们就没有资格遇到诱惑。”

“总之,理学在实践中,被人们发现,越来越难以实现,但是那么多人信奉,总不能说他就是错的吧?”

“于是乎,就让别人学理,龌龊的事情都背着人干了,就学出了一些伪君子。”

“心学就是良心,不管为不违背道德,但是不要违背良心。”

杨厚照蹙眉:“都违背道德了,难道不是违背良心?”

李昭道:“是啊,有这样一个案子。“

“一个寡妇,问一个县官,上有健壮的鳏夫公爹,下有即将成年的小叔,她到底要不要改嫁。”

杨厚照来了兴趣:“让女子改嫁,那就是不道德了,县官怎么做的。”

李昭道:“可是家里两个成年男人,一个寡妇,如果不改嫁,怕是要发生更不道德的事,所以县官当场就判了寡妇要改嫁。”

“其实只要有良心,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难道世人都不知道寡妇苦?谁都知道寡妇苦,有良心的人,怎么还会逼着人家,不让人家改嫁呢,有良心的人,更不会歧视女人改嫁。”

“良心,恻隐之心,用良心引导你去作诗,不用顾忌别人说你对与错,对得起良心就行了,这就是心学。”

“所以人应该分什么心学理学吗?”

“我从来不歧视心学,也不鼓吹理学,就低着头凭良心做事,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天下为公,就不需要圣人了。”

李昭知道,孔子最避讳的就是谈人欲,所以也不说理,因为欲壑难平,**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怎能一棒子打死?!

理学的境界,一两个人可能达到,普通人,没有经历诱惑,根本不配谈天理人欲!

这是李昭认为的理!

杨厚照那边道:“也不需要朕了吧?”

李昭抱上杨厚照的脖子道:“臣妾需要你,万岁爷是臣妾心里最重要的人。”

一句话瞬间取悦了杨厚照。

杨厚照摸着李昭的背道:“要不再来一次吧。”

李昭推着他:“别,要孩子,不能太频繁。”

杨厚照低声道:“那你还说朕是你最重要的人?又撒谎。”

李昭还没等回答,床帐后突然钻进来一个脑袋:“母后,父皇是你最重要的人嘛?那我呢,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