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姑姑(31)+番外

作者: 铁瑟铜琶 阅读记录

不等众人说话,司徒礼起身,略有些蹒跚的往后头去了。

“孤老了……”

只留下一个萧索的背影,和一地目瞪口呆的大臣。

老圣人您走那么快,臣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啊!

装可怜犯规啊!

“礼部,还不领旨?”司徒昭厉声问道。

心中却在偷笑。

或许也该和父皇学学,这招用来治那些个老臣,似乎颇有成效啊!

正月十六宜纳采,因是老圣人赐婚,也不必媒人。林沁自个儿带了几人,去宫中提亲。

正月十七仍是宜嫁娶的好日子,林沁再次入宫,送上一对林渊亲自捕来的大雁,换得了司徒曦的庚帖。

正月廿三纳吉,钦天监合八字,得上上签,大吉。

至此,方算是定了亲事。

二月初二,二月里头一个宜嫁娶的日子,纳征。

林家实在是人丁稀少,四个太太都凑不齐,更别提还要全福太太了。

林沁索性寻了京中几个世家出面,去往宫中过了大礼。

二月初五请期,终于是定下了二月十七为亲迎之日。

二月十七,黄道吉日,诸事可行。

林渊一身大红,骑着高头大马,径直入了宫门。

身后跟着的,是京中几位年少有为的武将,以及一身男装的林沁。

甄太妃虽心有不舍,到底是将女儿亲自送至宫门口。

眼见今日林沁亲自陪着林渊来迎亲,虽不合规矩,却足见林沁对这婚事的看重。

临行前一再嘱咐,林家人心齐,定要与林家兄姐和睦相处才好。

定国侯门前鞭炮声响了足有一刻钟。

司徒曦出了花轿,入了大门,跨过火盆,拜过天地,从此便是林家人了。

三朝回门,甄太妃听着司徒曦的话儿,庆幸这个女婿最终是叫自己抢到手了。

“他许我,一世不纳二色。”

第22章 姬友相聚

崇和三年四月,京县县试。

所谓开女科举,自然不会是指另行为女子单开一科。

若是新开一科只有女子可以参加的科举试,单从女子中挑选佼佼者授以功名,这么个功名,如何能与已有几百年的男子科举所授的功名相提并论?

到底世人对女科举还是看不上的人多些,不与男子比一比,争一争,将来如何能服众?

因而,这女科举所指,自然是女子与男子一同参加的科举。

不论男女,各凭本事求功名。

只是到底男女授受不亲。

且不说原先这小号舍大家闺秀愿不愿意近,也不说这男女同场考试会不会耽误到女子将来说亲。

这科举试是要有人时时巡场的!

好端端的,让巡场的人将各家才女的相貌看过一遍……

不提女子是否吃亏,何德何能叫他们占了这个便宜去?

在开考前,还有几家的姑娘心有顾忌。

虽报了名字上去,进场之时却只躲在人群后,想先观望一会儿,再作打算。

林沁早有预料,穿上一身朝服,去了考院,在里头等着。

头一个进场的却是宝钗,迎春、探春跟在后头。

林沁亲自带着三人去了女子考舍,安排了人照料这才去了考院门口。

今日来考的女子不过十来人,多是朝中书香世家的姑娘。

其中就有几人认得林沁。

眼见林沁从考院里头走了出来,挎刀站在门前,立刻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安国公怎么来了?她不是将军吗,难道还要考文举?”

“应该不是……不曾听闻安国公文采斐然啊……”

“这可不一定,安国公可是大吴第一个女将军第一个女公爵!这么厉害,既能习武,自然也能从文的!”

“瞎说。安国公去考武举还差不多,这要来考文举,那还不成神人了?”

终于,有人说了一句靠谱点的:“莫不是,来巡考的?”

众人一时都有些高兴。

若是仍叫那些兵士巡考,她们倒情愿不考了。

若是安国公巡考……

然而礼部尚书陈道然的孙女儿陈安安却没听见这一句。

她一见林沁便小跑了过去,问道:“安国公可是来考科举的?真巧我也是来考的!太好了,我和安国公是同年!”

林沁摇了摇头。

“我是来巡考的。你既来应试,便进场吧!”

远远的听见这句话,那些个才女立刻来了林沁这儿,排队进场。

进了考院大门才发现,里头另辟了一间小院,专供女子考试。

小院门口立了两个兵士,里头却是林沁从宫里借来的宫女嬷嬷。

这届人少一个嬷嬷两个宫女为一组,一组专盯着一个女考生,从进场搜身一直跟到考完出场为止。

因搜身还要些时间,进了小院后便又排起了队来。

陈安安特地排到了最后,激动地同林沁搭话。

“安国公今日巡考,那下一届要下场吗?还是四个月后考武举?我觉得安国公您要是去考武举,定然能力压那些臭男人,连中六元拿个武状元,气死他们!”

林沁晃了晃神。

这姑娘……好生彪悍!

只听陈安安说:“我祖父其实对安国公极为推崇!我祖父是礼部尚书,他虽常与您唱反调,但回府后总对我夸您!说您是大吴女子的表率!若不是有安国公,我陈安安也没这个机会来考科举啊!”

林沁就这么静静地听着陈安安卖了礼部尚书。

只听陈安安“虽说现下还没开考,但能往这考院走一遭,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陈安安愿以身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