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姑姑(51)+番外
“出府前麦冬还在府里看了一圈,见史姑娘不在,只道是去了齐恒侯府了。如今看来……”
“两边都不在?”林沁疑惑的问湘云,“你什么时候溜出府的?怎么出去的?从哪儿走的?”
湘云心知这次被抓出来怕是不会轻轻揭过了,乖巧的回道:“我是趁着大家在三个府里来回跑的时候,穿了身小丫头的衣服,从定国侯府角门出去的。”
林沁点了点头:“是了,定国侯府的门子不认识你。”
随即说道:“如今我们要赶路,也没时间把你送回去。我原先在边城有个宅子,到了边城你便去宅子里待着,好好儿反省一下!”
“若再敢偷溜……便是你被西茜国捉去了,我也不会浪费一兵一卒去救你的!”
湘云听了,暗道庆幸,连连点头。
却听林沁又说道:“等回了京城,再找你算账!”
湘云一脸欲哭无泪,林沁却是不去管她了。
说完湘云的处置,便看向了霍明灵:“至于你……湘云是十岁,不懂事儿,教训教训掰正了也就罢了。你多大了?这事儿都敢做!”
霍明灵心知这事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将陌生女子带入军中,这可是违反军纪的大罪!
往小了说……若是安国公不追究她藏人的事儿,也不过是小孩儿贪玩藏在了运送辎重的车里。
更何况方才平国公也说了,将湘云带来时避开了旁人。
若在场的人都不说……这事儿也可悄无声息的就抹去了!
霍明灵坦白道:“安国公可能有所不知,湘云自小便是常来我家的,私底下也认了我母亲作干娘。虽说后来她更常去荣国府一些,但原先的情谊还是在的。”
“我也是前日才发现她躲在了辎重车里头。原想着劝好了她,便写信给母亲,叫哥哥想法子使人来将湘云接回去,谁知……”
“你还指望能劝动她送她回京?”林沁冷笑。
霍明灵发现时,已是晚了。不论是京里使人来接,还是派人送她回去,湘云私闯如军营的事儿都瞒不住。
如今,也只能盼着,湘云能成功躲到进边城后。
若半路露了陷……林沁可不想编个什么十岁神童疾驰千里寻师傅的故事。
林沁对霍明灵道:“看在你兄长的面子上,这事便就此揭过,只是你跑这一趟的功劳要减半。”
“我就提醒你一句,这几日也就罢了。等到了边城把皮给我绷紧了!一上战场,违纪者,先领了二十军棍再论对错!”
霍明灵自然打探过林沁的威名,连忙点头应是。
这时,林渊走了进来。
因款冬守在外头,在场的也只有霍明灵和史湘云吓了一跳。
林渊对帐子里头的情形视而不见。
只对林沁和贺景风说:“探子传来消息,西茜国皇室有变。”便又转身出去了。
林沁与贺景风对视一眼,将湘云这事交给了忍冬,连忙也跟了出去。
第36章 王妃算球
西茜国这次的动作,确实是因着国内出了状况。
西茜国前国王拓跋弘照忽然间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几个儿子为争王位,互相残杀。
也不知是祖上做了什么孽,一夜之间,忽然就全死光了!
拥兵、械斗、刺杀、下毒……
虽有种种死法,但都死在了同一天,倒也不枉兄弟一场。
等第二日天明,众人才发现,拓跋弘照七个儿子里头,只剩下了一个幼子。
拓跋宏离年方五岁,本来是毫无继位的可能的。
众兄长也没把他放在心上,这才侥幸保得一命。
主少则国疑,则大臣不附,百姓不信,社稷不安。
只是可惜当年拓跋弘照上位后,诛尽兄弟。
拓跋氏一族,除了拓跋宏离一人,其余具是出了五服的远亲,竟是再无旁人可选了。
一时西茜国内人心惶惶。
若西茜国就此覆灭,林沁倒是要拍手叫好了。
许是时局造英雄,许是乱世动人心,到底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拓跋弘照最亲近的小姑姑拓跋妱,当年下嫁慕容氏,生下一子一女。
其长子慕容烈拥立侄儿,拓跋宏离上位。
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慕容烈是狼子野心。
果然,新王登基不足一个月,便下旨准慕容烈从其母姓,归入拓跋一族。
慕容烈从此改名拓跋弘烈,成了西茜国王族中,身份仅次于拓跋宏离的成年男丁。
此后又一个月,拓跋宏离再次下旨,封拓跋弘烈为齐王,再加封摄政王,又加封一字并肩王,当真是荣宠至极。
只是新王才五岁,字儿都写不工整,王印还攥在拓跋弘烈手里头呢。
拓跋弘烈拥立拓跋宏离继位后,便哄着侄儿交出了王印,把持朝堂。
这到底是谁下的旨意,不言而喻。
自拓跋弘烈成了一字并肩王,便渐渐变得自傲起来。
他是唯一的王叔,哪个大臣敢与他作对?
许是有人看不过他的嚣张,便使人放流言说,先王当年出征大吴,兵败后气极伤身,这才英年早逝的。
若是新王能发兵赢了大吴,那才是真正坐稳了这王位!
又有人向拓跋弘烈进言,他如今已是一字并肩王,若将这出兵战胜大吴的功劳,归到了自个儿头上……
那新王还要如何封他?
如今拓跋弘烈已是一字并肩王,再进一步,又该是什么?
再一个,国内已有人在传,先王是被大吴气死的。
若是为先王报了仇,这又是多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