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黛玉她很仙儿[红楼](9)

作者: 言讱 阅读记录

不会。

贾敬立刻就否决了,那毒可不是一般的毒。贾敬再想起前面贾珍刚说过,四妹贾敏病重。

这小丫头一定有问题。

黛玉也盯着贾敬看,下毒的是他?

站在边上的贾珍见贾敬不说话只顾出神,便叫了声:“父亲,林妹妹是四姑妈的女儿,特意来给你……请安了。”

贾敬收回了神:“你母亲还好吧?”

“谢大舅舅关心,我母亲重病在身。不知道大舅舅修仙时,可有什么良方?”

贾敬咳了声:“若是有,我自然会拿去给四妹救命。珍大奶奶,带着外甥女和姑娘们下去吧。”

黛玉临走,又多看了眼贾敬。

牛道长站在门外笑哈哈对尤氏说:“奶奶和小姐们难得来了一趟,已经让人在碧韵清池看好,不给闲杂的人进来。准备些了粗淡的茶水,虽说入不了奶奶的眼,不过也是我们一片孝敬的心。”

尤氏也不客气,带着小姑子们就过去:“我们好生在这玩着,平日里还没机会呢。”

碧韵清池在玄虚观的外面,沿着青石铺出来的台阶往上走了十来丈远,就见一个攒尖式十字亭。温泉围着亭子,不时的冒出热气来,整个亭子就像在仙界似的。

黛玉不得不说了句:“这倒是个好地方。”

探春笑了:“怪不是大老爷不肯回去了。不过,大老爷那里可是冷着呢,其实倒是可以在这修仙才对。”

“我也不想回去呢,不如以后我在这里也搭个尼庵。”惜春说了句。

黛玉扭回头道:“既然这样,不如我们结伴住在这里吧。”

“那岂不是老太太就落单了。”探春接了这句。

“怎么会,我们来这住了,自然可以把老太太也接了来。”黛玉知道探春的心思,时时要把老太太、太太、宝玉挂在嘴边。

这也是庶出女儿的没有办法吧。

为了照顾探春这点小心思,黛玉也得把老太太时时刻刻挂在嘴边。不然给有心人听了,去传个话,就成了,林姑娘心里可没有老太太了。

黛玉又想家了。

林家人口少,说话怎么都成。自己的父母再怎么也不会疑心自己不孝顺的。看看现在,黛玉悄悄努了努嘴,把想家的心思收了起来。

尤氏带来的婆子、丫环,早已经在亭子里:“大奶奶,已经泡好了茶,点心也弄好了。这些全是咱们带来的,不是这里的。”

黛玉进了亭子中的抱厦,果然暖和着,便坐到了挨着窗的椅子上,磕着爪子,望着外面。

探春捅了捅黛玉,眼睛往亭子另一个方向那动了动。

黛玉扭脸去看:一个花白头发的妇人,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形容袅娜美貌女子,后面还跟着几个婆子、丫环走了上来。

惜春低低笑了起来:“怕是要相看的未来的蓉大奶奶来了。”

丫环们、贾珍的姬妾也都好奇地张望、比划、议论起来。

尤氏笑着说了句:“你们都去另一间待着吧,可别把人家姑娘给吓到了。等以后,轮到你们给人相看时就知道了。”

贾家三春和黛玉便都出去,坐到了亭子里。

贾蓉的媳妇日后就是宁国府的冢妇,自然得慎重。要说为了宁国府,自然应该娶个来路正的勋贵家才是,这个的来路却是稀里糊涂。

抱厦里传出说笑声,应该是差不多了。

不一会儿,婆子出来:“你们去喊下蓉哥儿来,奶奶要问他点事。”

贾蓉来得快,显然就是在等着呢。到了亭子外,几步就跨上了台阶,要进去前,又把衣冠整了整。

外面的丫环都捂着嘴笑。

黛玉和三春都笑了起来。就算贾蓉一向脸皮厚,这时也有些尴尬羞涩了。

不一会儿,抱厦里的人往外走,尤氏的声音传了出来:“秦太太,这山里的风景真是不错。不如让蓉哥儿再安排着,我们去转转。”

秦太太说了句:“麻烦了。”

丫环、婆子留了几个值守的,别的都结伴着去玩了,这里一下安静了起来。

见人都走了,秦可卿也走了出来。

惜春看到秦可卿出来,低下了头,装着没看到。迎春和探春也就转过了脸。

秦可卿也没有走过来,自去在另一边待着了。

这样子显然不好,黛玉碰了碰惜春:“四妹妹,那可是你侄媳妇呢。”

惜春撇了撇嘴:“那又怎么样?难不成还要我去给她行礼?反正我不喜欢她。”

黛玉便笑了,不再说话。

山下有说笑的声音传了过来,越来越吵,吵得让人耳朵疼。

等人走近了,个个都是锦衣华服,不知是京城里哪些勋贵之家的姑娘。

黛玉是宁荣二府的客人,年纪又小,出面招待反倒会让人觉得贾府没人了。不出面招待倒比出面招待好,黛玉也就安心坐在那里,端起茶来慢慢喝了口,再放下了杯子。

迎春是三春里最年长的,就该出来张罗。可迎春天生懦弱,也不过十岁,向来有大人管这些,此时也就不管了。

探春有些想出面,只是在犹豫。

第9章 小县主

当中的几个小姑娘中一个十一、二岁穿着金翠辉煌野鸭子头顶上毛做得的斗篷冲着秦可卿喊道:“可儿姐姐,你怎么也在这里?”

“小县主,你也来了。”秦可卿招呼着,声音里带着热情。

“是呀。我是跟着我母亲来的。”小县主得意地说。

秦可卿说着场面上的客套话:“正要去你们王府给你和郡主请安呢。不知道娘娘在哪里,我也去磕个头。”

“现在不用去,我母亲在下面的观里歇觉呢。可儿姐姐,你去了倒打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