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63)+番外

作者: 羽淼 阅读记录

林海不在府中,砚哥儿今日又跟着黄先生出门了,贾敏又让人去把黛玉叫过来。

除了薛姨妈母女,王家舅母董氏也跟着一道来了。贾敏见来的是这些人,又听董氏说完来意,顿时一阵无语。

她实在没想到前几日调戏英莲,又挨了冯渊一顿打的登徒子,竟然是薛蟠。

从金陵城到上京,兜兜转转这几人又被命运绕在了一起,莫不成事天意难违?

上一世贾敏偶然听王夫人和薛姨妈谈起过,被薛蟠打死的人家中老仆还在上告,二人言谈间她才知道了冯渊的名字。

原本这一世冯渊和英莲结了连理,贾敏还感慨过一句这是注定的姻缘,没想到更巧的竟然应验在这里。

上一世冯渊因为英莲而被薛蟠打死,这一世因薛家提前上京,英莲的命运已经改变了。她与冯渊已经是夫妻,便是再如何,也不会再重复上一世的悲剧。

更何况因为英莲夫妻二人,薛蟠如今还在顺天府的牢房里关着呢。

因薛姨妈事先没说来意,黛玉见完外祖母,贾敏便带着宝钗往自己院子里去了。

林家是一座三进的宅子,因只有四个正经主子,就显得十分宽敞。黛玉十岁之后,便搬去了正房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

正房出了连廊的地方改成了一座小花园,专门种黛玉搜罗来的花花草草,去黛玉的院子正好便要经过那里。

申时正是热的时候,小花园里草木茵茵,旁边还有一方水池,显得十分凉爽。去岁小花园新建了亭子,正是供黛玉在这里消暑的。

“若是宝姐姐不介意,咱们在这里坐一坐可好?屋子里怪闷的,宝姐姐要什么来消遣,我让丫鬟去屋子里拿就是。”

比起和贾家的几位姑娘相处了几年的情分,黛玉和宝钗只见过数面,点头之交而已,自然不知她有什么爱好。

宝钗自然是无不从。

她先前不知晓黛玉的性子如何,只觉得应当不怎么好相处,可私下与她说了一会儿话,却意外发觉她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宝钗先尝试着话了一些家常,才不经意道:“还没恭喜妹妹呢。我先前就听探春妹妹说过,当初你们上京的途中,还救过宁王,这可真是天定的缘份。”

因是在不熟悉的人跟前,黛玉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垂下头来,显出几分不好意思的模样。

“我听我哥哥说,我们上京那年,在途中还遇到过你们,就是琏表哥与你们一起南下的那次。”宝钗不动声色地打听,“后来琏表哥回京之后,说起来才知道宁王竟是跟着你们一起南下的。”

宝钗确实满心的羡慕。

眼前的姑娘只比她小两岁,出生名门,只怕自小就没有什么正经的烦心事。如今连后半生也定下了显赫的门楣,最重要的是这门亲事也不是盲婚哑嫁,身后还有父亲兄弟做依仗。

反观自己,在贾家耗了这么多年,薛家的银钱也填进去不少,还没得到姨妈一句准话。

想起前日王夫人从清虚观回来之后说的话,宝钗的眼神就暗了一些。

黛玉见宝钗一直提起赵衡,虽然心奇下怪,也不好怠慢客人,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了。

没一会儿,小满就端了茶点过来,黛玉如释重负,笑道:“我听探春妹妹说过,论起品茗,她并不如你。这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方子,虽不贵重,但十分合我的胃口。宝钗姐姐也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

这是当年黛玉在杜青手中得到的香汤芳子,这些年虽然赵恒也替她搜集过一些,却再也没有比它更让黛玉觉得惊艳的了。

且夏天的时候做冷茶比一般的茶叶都要清爽些,连林海这种不喜欢喝花茶的都会忍不住尝一尝。

宝钗自然是赞不绝口,没一会儿便见绯红沿着游廊匆匆走过来,她在黛玉耳边耳语了几句,便让小满跟着她一道走了。

黛玉这才知道为何宝钗方才一直在打听赵衡,原来前几日调戏英莲的浪荡子,就是宝钗的哥哥薛蟠。

宝钗见黛玉下意识看了一下自己,便知道这丫鬟说的是她哥哥的事情,只苦笑道:“想来妹妹已经知道了,家兄不成器,家里没有顶门户的男子,只能靠我母亲勉强撑着。”

黛玉面上没有鄙薄之色,宝钗才继续道:“这些年我年纪也大了,不好抛头露面,家中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哥哥丝毫不知上进不说,还整日里惹事生非,让我母亲多操不少心。”

她以为黛玉被养得不知世事,原本只是想博取她的同情,可说着说着竟是真的伤心起来,泪珠子一颗一颗沿着腮边落下,宛如一副美人垂泪图。

黛玉只能叹薛姨妈不易,又好生安慰了宝钗一番,才让她渐渐收了泪。

“我知道,这件事情原本是我哥哥不对,可他也吃了教训,让家母好生管教他,下次必然不会再犯。妹妹你看,能否从中调停一二。”

宝钗在同龄人跟前求情,只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可第一句软话说出来,后面的似乎也不怎么难了。

她舅母说过,只要宁王说一句既往不咎,想来顺天府府尹便不会抓住不放,他们再从中活动一番,薛蟠应该很快能出来。

黛玉一时有些怔住了。

她幼时便与赵恒相识,后来才知他是那位圣眷在身的宁王。可赵恒与林家往来时态度极其恭敬,黛玉并不觉得他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可如今听宝钗的话音,薛蟠虽调戏良家,却罪不至于下大狱,是赵恒在其中施压,薛蟠才惹火上身。

从赵恒敢孤身深入西南诸番,黛玉便知晓他并不是什么善茬,只不过在自己跟前总是装作一副温良的模样,想来并不想自己拆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