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73)+番外
她觉得宝钗是因为抓住了她的痛脚,有恃无恐了。
甄蓉心中恼怒,狠狠瞪了宝钗一眼,警告道:“走就走,只祸从口出,有些话宝姐姐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等宝钗回了西院,甄蓉已经面不改色地坐在那里与湘云玩笑了。见宝钗进来,她又警告般看了宝钗一眼。
宝钗只看了一眼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黛玉,心中涌起一丝羡慕。
无声叹了一口气,宝钗心内隐秘的祈盼正悄悄生根发芽起来。
而贾母这一边众位诰命吃过了茶,又在园中逛了一番,几位太妃和郡王妃便一一告辞了。
有说家中有事的,有说身子不快的,贾母听她们如此说,也不好强行挽留。一一送至二门口,亲自目送她们坐轿而去。
等诰命们走的差不多了,贾敏带着黛玉也来向贾母辞行,只说林海在外头已经等许久了。
赵恒被甄蓉这件事情一打岔,也失去了逛园子的兴致,在外院里陪着林海略坐了坐,才与林家一道启程回府。
宝钗虽然在气头上,也不确定赵恒是否会与黛玉提起今日之事,却始终记得甄蓉“祸从口出”这句话,因此也不曾与黛玉提起。
倒是回程路上,赵恒终于经过林海的允许,骑着马在黛玉的马车外与她并车而行。
时间那么宝贵,赵恒如何会浪费在一个外人身上,只从怀中拿出新画好的图送给黛玉:“妹妹先看看,这是新做好的园子,你觉得有什么要添置的,也好与我说,我让他们再改一改就是。”
还有半年黛玉就满十六了,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赵恒反而患得患失起来。
黛玉看了看,见与自己拿给赵恒的那张图纸一模一样。她面上带出些笑意,悄悄往贾敏看去,见她没注意到自己,便掀开小窗的帘子,露出半张脸来,朝赵恒眨了眨眼。
赵恒捂住跳得过快的胸腔,转头见林海狐疑般盯着自己,回过神来原来是已经到了林家大门了,连忙正色道:“还有一事要与伯父伯母说。”
他要说的自然是甄蓉之事,林海只能请他进去。
甄家在京中有一座三进的宅子,原本是甄蓉的祖父置下的。只没想到甄应嘉为官半生,一直守在金陵城中。
京中的宅子这些年也没有人居住,只有几房下人守着屋子。
这次甄夫人上京来主要是给甄蓉姐妹二人说一门好亲事,因此做了久居的打算。这座三进的小宅子,早就打发人来收拾的井井有条了。
晚间甄蓉的大哥甄如许回府,听甄蓉的形容,便知她白日里错把周缘当作宁王,不由得大发雷霆:“你是不是傻,这一次是好不容易遇上了宁王,你以为你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出现在他面前吗?竟然连人都认错了,你脑子里面是塞了草吗?”
因甄蓉自小颜色出众,甄应嘉夫妇也对她颇为疼爱,也是千娇百宠长大的,如何受得了被人指着鼻子骂。
即使那人是她亲兄长也不行。
兄妹二人当场吵了起来,竟被甄夫人是听了个正着。
甄夫人差点气昏了过去,连夜写了封家书给远在金陵城的甄应嘉,又让兄妹二人在她房中跪起来反省。
“是谁的主意?”甄夫人气得直抚胸口,点着甄蓉的额头道,“你把今日之事好好给我说一遍。”
甄蓉对甄夫人素来没有什么畏惧,却从未见她如此冷肃的模样,也不敢隐瞒,便把今日之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甄夫人两眼一黑:“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平日里眼大心空便罢了,竟然连宁王的主意也敢打。”
甄蓉却不以为意,她自小到大甚少有同龄人会无视她的美貌,也渐渐的养成了她自负的性子。
甄如许看了看妹妹的脸,也忍不住道:“宁王又怎么了,还不是个男人。母亲你看看妹妹那张脸,就连我......”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止住,又道:“我气的是她竟然如此之蠢,连人也会认错,错过了这个时机,也不知有没有下一次机会。”
“闭嘴!”甄夫人厉声呵斥甄如许,又警告他道,“你别在旁边给我乱出馊主意,等回了南边,我让你父亲再收拾你。”
“这样拙劣的计谋,不过就是骗一骗愿者上钩的公子哥罢了。若宁王真是这种色令智昏的人,早就已经妻妾成群了。”甄夫人皱眉叹气,“况且林家又哪是好惹的?”
说到这里,甄夫人的面上闪过一丝担忧。
当年的盐税案,虽然最终只有田家以及淮扬的几个豪族获罪,可甄应嘉一直担心这把火迟早要烧到他身上来。因此才起意,让自己来上京,给两个女儿寻一个好岳家,将来也算是一份助力。
可他没想到的是,甄家在金陵城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自然无人拿甄蓉的样貌来做文章,在上京却不可同日而语。
“你还以为这是金陵城?这一年来京中各位夫人的态度,你又不是没瞧见,还以为靠着容貌就能一往无前。“甄夫人恨不得现在把甄蓉塞回肚子里,用她的容貌换一个聪明的脑子来。
甄蓉不以为意:“她们只是嫉妒我罢了。”
甄夫人气得使劲捶胸口。
刚开始时,她也如甄蓉一般傲慢,可现实教她做人。
她对东宫已经死心了,前几日正好搭上刘贵妃娘家永穆伯府。
永穆伯夫人正替其嫡次子相看,因其不用继承家业,又是老来子,自小备受宠爱。永穆伯夫人便想依着他,挑个模样好的。
甄夫人心思就活泛了。
刘贵妃是潜邸的老人了,要知道宫中盛阳公主和二皇子就是刘贵妃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