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81)+番外
老太太和王夫人还没说话,便听一道熟悉的声音道:“姑妈、妹妹大喜,可巧给我赶上了。”
第110章
贾敏定睛一看,竟然是凤姐儿。
她面上现出几分惊喜,只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琏儿上个月来信时还没说过呢。”
“昨日晌午之后才进京的,风尘仆仆的也不好来府里给姑妈和姑父请安。可不就是赶巧了,正好赶上老太太今日要来给妹妹添妆。”凤姐儿上前几步扶着贾母落座,又在贾敏跟前的矮凳上坐下。
贾敏见她在贾母跟前殷勤周到,只感慨到凤姐儿还是那个凤姐儿,又问:“琏儿可一同回来了?”
凤姐儿笑了笑,连忙替贾琏解释:“他这次原本也想回来的,只衙门里事情太多,路途又遥远,特意让我来跟姑妈说一声,还请姑妈不要见谅。”
贾敏夸贾琏得上官器重,又问他们这些年在东昌府如何,是否适应了那处的气候。
凤姐儿面上眉飞色舞的,可说出来的话说是倒苦水,倒不如说是炫耀:“镇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一年的俸禄还不够我一套头面,一门心思想着外头的事,家中的事一应都不管,就我一人忙里忙外的。”
贾敏看着凤姐儿的模样,便知她口是心非,遂点了点头。贾琏不像上一世一般,贾敏也算是对得起张氏了。
“这次回来可要常住?”坐在贾母手边的王夫人突然插话。
凤姐儿昨日回来之后,先去老太太屋子里请了安,又去东院里给大房的贾赦和邢夫人请安,之后便留在自己院子里收拾带回来的一应用物。
王夫人等着凤姐儿来给自己请安,也好与凤姐儿商量一二。同样是王家的姑娘,她自己因为想保全王子腾在委曲求全,就没有凤姐儿跟着贾琏外任,置身事外的道理。
可等到天黑了,也不见凤姐儿过来荣禧堂,只余王夫人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王夫人虽是凤姐儿的姑妈,可在贾家只是婶娘而已,凤姐儿不去请安王夫人也挑不出理来。
贾赦因惦记着大孙子,这几年也与贾琏互传家书,贾家发生的事凤姐儿也不是一抹黑。
宝玉定亲和甄家出事的消息,也是先后传到贾琏那里的。
凤姐儿这次回来,并不仅仅是因为林家的喜事,她是带着任务回来的,为此还把巧姐儿和桂哥儿一同带回来了。
上一世贾琏纵情声色犬马,可这一世投身于官场之后,他也开始爱惜羽毛,在女色上倒没有上一世那般糊涂了。
临回来前,还千叮万嘱的嘱咐凤姐儿,千万不要与二房及甄氏走的太近,如果遇事不决时,最好去林家求助。
只凤姐儿带着儿女回京,只怕他没人管束又旧态复萌,便把平儿留了下来。
王夫人看着姑侄二人亲亲热热的,又看着坐在她旁边,一言不发的甄蓉,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她想像中的儿媳便如凤姐儿一般,内外都能一把抓。可甄蓉嫁进贾家之后,诸事不管,指使起满府的人来,却毫不客气。
最重要的是,甄蓉对自己这个婆母丝毫不见尊重。
可王夫人也不想想,她一门心思想等一二年后给宝玉休妻再娶,又哪是真把甄蓉当自己人。
甄蓉又不是傻子,真心和假意她还是分得出来的。
平日里在贾家跋扈的不得了的一个人,到了林府反而安静如鸡。
王夫人气她柿子只挑软的捏,越加气苦,更看不得凤姐儿与贾敏亲亲热热的模样,这才插话。
“家里可一日都离不开我,二太太若不信,只等我待一个月,那边便要催我回去了。”凤姐儿神情得意,又说道,“况且还有两三个月,平儿就要生了,若我不赶回去,她心里只怕还要怪我。”
平儿如今的情况,便是想跟着凤姐儿一同上京也不成了。去年年尾她发现有了身孕,如今只能静养。
凤姐儿虽然还是心里泛酸,但平儿自是与外头那些莺莺燕燕不同,凤姐儿有了桂哥儿之后,便让平儿停了避子汤,便知道早晚会有这一日的。
贾母有些惊喜,她对平儿感观不错,只朝凤姐儿吩咐道:“等你要离京时,记得把我的赏赐带过去,就说是老祖宗给她未出生的孩子的。”
鸳鸯也在一旁松了口气。
她与平儿素来交好,先前还疑惑平儿为何不跟着凤姐儿一块回来,如今听到这个消息,才知她是苦尽甘来。
黛玉听着凤姐儿与众人闲聊,面上现出一抹深思。
贾家的亲戚众多,林家虽然子孙不盛,却有诸多故交好友,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贾敏招待众人用了膳,直天快要黑了,众人才逐渐散去。
第二日一早,凤姐儿又带着巧姐和桂哥来府上,说是给贾敏请安。
桂哥儿今年已五岁,正是开蒙的年纪,贾琏早早便把他送进高唐州当地大族的族学中借读,对他抱以重望。
巧姐儿也长成了个大姑娘的模样,虽然乍一看长得像凤姐儿,可眉眼之间更像贾琏,倒没有了凤姐儿给人的尖锐之感。
两个小辈给贾敏请了安,凤姐儿便让小红带他们下去了。
贾敏看着她神神秘秘的模样,只问道:“怎么了?可是有其他的事情?”
东昌府路途遥远,当初贾琏夫妻带桂哥儿去任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如今只是为了黛玉的亲事,凤姐儿一人回来足矣,这次千里迢迢的把孩子带上进来,想来是有其他的打算。
“可是想在京中给巧姐儿说一门亲事?”贾敏揣度道,只不大赞同,“巧姐儿才十一呢,你姑父说琏儿上一次得的考评是上等,明年的考评想来也不差,可以寻思着往上走一走了,到时候再也巧姐儿说亲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