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132)+番外

作者: 学做饭的兔子 阅读记录

来看热闹,结果又给自己领了桩任务回去,刘琰觉着今天真是倒了血霉。

果然,人就是不应该幸灾乐祸。

太容易牵连自己了!

她要回去吸一个小时,不,两个小时的猫来缓解压力。

只是刘备的提醒,终究在刘琰的心中留下了影子,出正堂离开时,她忽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负责端茶倒水,接待她的文吏换成了一个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的少年。

察觉她在看他,少年立刻有些局促起来。

不是,她才来几个月啊喂?!

真别扭。

刘琰又开始头疼了,她左右看了看,对同样离开的赵云喊道:“赵将军,我有事跟你说,你就不用跟上来了。”

少年文吏僵在原地。

赵云快走两步跟了上来,询问道:“天师寻我有什么事?”

“不是建学校嘛,我突然想起来,你们目前都还是在自学。”

回想着所了解的现代制度,刘琰道:

“是不是官吏这边也需要一个夜校,除了认字之外,再学一些思政和施政办法,比如正确认识社会阶层,还有焦老怎么治理兰考……啊,电影不行,具体内容得筛选过后才能拿出来。”

前世刘琰看一些宣传片的时候,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各种强调吃苦和奉献,好像家里人过的越惨,越在父母重病/死亡,妻子生产这些重要时刻不回去,继续坚守岗位的,才是好员工。

如今有时间去查,她才发觉,这也是国外传过来的糟粕,即毛熊的‘圣愚’,又带了些东正教的受难文化。

还正常的时候,国内压根不会这样。

只能说,了解之后才知道,她以为是国内发展,存在许久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只有短短上百年,几十年,甚至更短的历史。

真是看的越多,越能意识到建立一个筛选部门有多重要。

本来人家是有专业有素养讲科学,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六边形战士,结果呈现出来的却只是吃大苦受大累,为了工作与一切人之常情对着干的形象,这样宣传的人,能让别人尊敬,却无法鼓舞后继者学习模仿,要是在如今也塑造成主流,那可真是后患无穷。

“是很需要。”

之前刘备大量学习那段时间,赵云虽然有幸跟着听了不少,但他还有本职工作,并没有听全,他如此,其他人听的就更少了,大家都很需要补课。

但现在不仅没有合适的老师,似乎连教材也成了问题?

斟酌片刻,赵云主动道:

“这一段时间,我应该没有什么要事忙碌,若天师有需要我做的地方,直说即可。”

不愧是赵云,这也太贴心了!

“咳,赵将军也清楚,我对如今各方面还是不怎么熟悉,后世整体上是很好,可其内掺杂了不少毒瘤,需要有人做一下筛选工作,你有没有兴趣?”

这话去问任何一个人,都会兴高采烈的表示他们很有兴趣。

不说筛选教材,日后很有可能兼任‘教导百官’的而积累下的重大政治资本,仅仅是能够提前接触后是海量的学识,就已经够无数人抢破头的了!

赵云不免有些疑惑,史书上的自己,在天师眼里是个什么样子,才能让她如此的信任自己?

又有些怪异的感觉涌出心底。

那不是他。

不是站在天师面前的赵云。

“我能力有限。”

赵云慢慢开口道:“可能筛选不多。”

“没关系。”

刘琰元气满满的摆手,刚才那些郑重的谈话在她心里留了痕迹,却并没有带来多少压力:

“这些我肯定要先过一遍,还得拿给皇叔和军师看一下呢!”

说到这份上,赵云自然答应了下来。

两人一同往外走,边走边聊起来夜校和后世的情况。

走到前院,周围的吏目也多了起来,不少人拿着纸张去其它地方寻人,其中有个吏目忽然快走几步,大声喊道:

“刘兄!刘琰!刘威硕你且停步,我有要事商量!”

听到有人叫自己姓名,刘琰下意识抬头望去,忽见还有一位颇有风度的中年男子停下脚步,皱着眉头与身后追上来的人攀谈。

她瞬间意识到了对方是谁。

刘琰同样开始皱眉了:

“他怎么就跟我同名了呢!”

一旁路过的吏目听到了这话,猛然瞪大了眼睛。

第56章 预习手册

路过的文书没敢多呆,赶紧匆匆离开,旁边的赵云颇为疑惑:

“重名?”

“嗯。”

刘琰应了一声。

说起来这事也有些阴差阳错,当年她父母起名的时候,就是因为周围重名的太多,所以抱着新华字典反复翻了无数遍,挑了一个有好含义又不多见的字,和婷,欣怡,梓涵,子涵,雨欣之类避开,没想到避开同龄人,结果和古人撞上了,还是撞了这么一位。

只能说,幸好他不怎么出名,不至于让自己烦心。

听刘琰应答,赵云也有些惊讶起来。

其实每朝每代重名都不少见,三国在这方面也没逃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尊古贬今,以两字名为尊,三字名为贱,后来他人死政消,这种风气却遗留了下来,到了如今,几乎个个都是两字名。

常用汉字就几千,寓意好适合起名的更少,还得为尊者讳,那重名的几率大大增加,‘琰’字出现的也不少。

刘琰作为后人,从人数稀少的史书上就能找到蜀地太守刘琰和蔡琰,也就是有名的蔡文姬,而赵云听到的就更多了,只不过,像这种同姓同名,又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还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