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13)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徐兰带她们煮鱼汤,和三斤面粉,剔出鱼肉剁碎,切碎韭菜,混合在一起放一点羊油搅拌,然后檊面包饺子。

教阿母和芹包饺子,两人一学就会,三人包出不少饺子,包好后煮水饺,水饺熟了她装一碗送给政儿,左邻也送一碗。

唐启阳隐隐闻到香味喊收工,五个青年帮工们散开回家,唐启阳带其他人回前院洗手吃饭。

陈粟用小篮子提着他的饭回家。

饺子一入口,木一家六口都惊呆了,他们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饭!

徐兰和唐启阳吃到饺子微激动,只觉得普通的鱼肉韭菜饺子也很鲜美,几个月了才吃能吃一顿可口的饭,可不容易。

隔壁,赵政咬一口饺子后惊喜,分给老媪老翁各一个让他们尝。

老媪和老翁尝一口后很惊讶,这吃食太好吃了!

老媪开口:“兰送来时说我想做可以问她。”

老翁说:“他们大气。”

老媪:“他们喜欢小孩。”

木一家六人和陈粟三兄妹,左邻居四人吃过徐兰做的饺子后都向外宣扬她做叫水饺的吃食非常好吃,很多人听得心动,水饺是兰用麦磨成面做的,收麦后他们也可以做。

天气闷热几天后在白天哗哗下一场大雨,从午后下到傍晚停下,不少人家房顶又漏水。

赵政住的房子房顶也漏了水,屋里的东西全湿,晚上借住在唐家。

唐启阳又和老翁提议用竹子修房顶的事,这回老翁同意,唐启阳夫妻俩便帮他们砍竹子修房顶,村里开始有人跟着砍竹子修房顶。

徐兰和唐启阳帮忙右邻修好房顶,唐启阳被村里人叫去帮忙修房顶,他便去。

徐兰继续在右棚下编织大筛子,叫石和山、芹三个每天午后过来,教他们背诗,石三兄妹学得嗑嗑巴巴。

徐兰教政儿背第三首关雎,政儿背两次前一半背得顺畅。

石和山、芹三个听政儿背诗流利受到打击,他们比不过不到四岁的小孩。

徐兰见石三兄妹受打击和他们说:“人生来天赋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不一样,你们不够聪慧可以用勤奋来补,很多时候勤奋是可以补上不足。”

石三个点头受教,认真背诗。

唐启阳帮人家修完房顶又重新带人忙自家的事,旱厕和猪圈鸡圈同时建起来,挖三个不大的发酵坑,搭一个大棚子。

在留出的半亩多地里平整夯土,做为晒场。

在麦穗黄一半时这些终于做好。

唐启阳陆续进城取跟工匠订做的铁锅,石滚,拉石滚的木架,脚踏石臼的木架。

他去取脚踏石臼的木架时叫木匠照着做向外卖,这个木架简单,会一点木工的人一看就会。

唐启阳家的脚踏石臼木架安装好后用来舂麦,马上在村里引起轰动,磨黄豆做豆腐和磨面都很费力气,这个木头架子舂麦时很省力!

第9章 税,信陵君

右棚下热闹。

徐兰在厨房里看着铁锅叹气,订做回来的铁锅厚笨重,锅里不够光滑,炒菜效果还不如用浅石锅。

不过有一个优点,铁锅大,烧热水和煮水饺多的时候方便。

她在唐启阳忙后院期间将后院的绿豆摘了两次,在筛子晒干后用手搓出绿豆,用麻布做麻袋。

山边的指天椒有些红了,有个别小孩摘吃后被辣哭,不再有人动,徐兰去摘红辣椒回来洗洗晾晒,还带石三兄妹摘一些野菊花回来洗干净,蒸后晒干。

她有空时用竹子削成宽竹片,再削成镰刀状,用少许木系异能强化,成能割草割麦的镰刀。

赵政在屋檐下可以看到人脚踩着一头木头,另一头舂麦的杵臼就打向碓里,真的省力气,这是按下一头另一头翘起,松力后翘起的一头落下,很简单,之前为何没有人想到?

赵政眼神转开,看见两个走来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跑向来人喊其中一人:“阿母。”

赵姬蹲下抱住儿子:“政儿。”

赵政期待问阿母:“阿母,你来和政儿一起住了吗?”

赵姬脸上为难:“还不行。”现在赵王虽然不想杀他们了,但还有很多人想他们死。

赵政失望,不过没有哭闹。

赵姬抱着儿子站起来问旁边的老媪:“那边为何热闹?”

老媪恭敬回答:“阳找人打一个木架,用脚踏舂米麦,黔首们看热闹。”

赵姬没有舂过米麦不知当中辛苦,不屑说:“一个木头架子,有甚好看。”

赵姬带东西来看儿子,在听儿子跟隔壁的兰背诗,背熟了五首,以后还跟阳学剑术,意外看向隔壁,约呆三刻钟后离开,政儿看着阿母走远,很想跑去跟上。

唐启阳家的猪圈和鸡圈虽然建好,只是现在不合适买猪仔了,不然冬天没有东西喂,他进城买到三只母鸡,关在二层鸡圈鸡里喂养。

他家的脚踏碓传到外面,引来不少人观看,木匠得到唐启阳允许,做脚踏木架出售给贵族,很快在邯郸城里传开,各国的间谍画下来后传回本国,脚踏碓被广泛传开。

木匠是个诚实的人,没有把做脚踏碓的功劳安在自己身上,把唐启阳的名字和家住位置推出,唐启阳的名声被传出,并未引起邯郸高层人的注意力,一个黔首而已。

但有一个人感兴趣。

徐兰夫妻俩忙完家里也不能闲着,去山上捆柴挑回来,堆放在后院棚子下。

忙活间麦子和黄豆同时成熟,农忙到了。

唐启阳把三把铁镰刀送给老丈人家,徐兰把自己做的竹镰刀送给邻居们用,邻居们本来带怀疑但用后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