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138)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这天早饭后,唐启阳指挥樊哙夏侯婴干活,将洗干净的大铁锅搬到蒸酒房搁大灶上,将半缸酒糟舀进大铁锅,将酒甑放在铁锅里,放进出酒槽,酒甑上面放上新铁锅,往铁锅里倒满水,用干净的湿麻布将各个接缝围住,灶下生火。

不一会出酒槽流出酒,唐启阳将接酒头的碗拿走,放小酒坛接酒,酒香四溢,房子里都是酒香味。

不说刘邦五人直瞪眼和咽口水,唐启阳口水分泌也增加,他馋酒了,平时喝甜的糯米酒不过瘾。

唐启阳和樊哙说:“樊哙,去拿几个碗来。”

樊哙马上跑去厨房拿六个碗来,几个人眼睛直勾引盯着酒流进坛子里。

坛子里约有一半酒时唐启阳让樊哙拿走坛子,刘邦马上用另一个坛子接酒。

唐启阳和樊哙说:“樊哙,给每人倒半碗酒。”

樊哙高兴倒酒,每个碗倒半碗,唐启阳拿起一个碗尝一口酒,这酒大约是三十五度,酒太烈,放一两年变醇才好喝。

刘邦五个拿起碗大喝一口,他们没有喝过度数高的酒,刘邦和萧何的喉咙一时受不住,“咳,咳”咳起来。

樊哙和夏侯婴卢绾三人喝得一脸陶醉,他们喝完碗里的酒看向唐启阳,询问还能不能喝。

唐启阳笑和他们说:“喝吧,将这个坛子里的酒喝完。”

樊哙和夏侯婴卢绾分喝完坛子里的酒还有些馋,但再没跟唐君要酒喝。

刘邦适应酒的度数后美滋滋喝起酒,看樊哙三人分喝完坛子里的酒有些遗憾,跟唐启阳说:“唐君,这辈子我就跟着你和兰娘子,打我也不走。”唐君和兰娘子真心待他们,教导他们,说实话,比自己阿父还上心。

樊哙和夏侯婴卢绾点头,他们也不走。

唐启阳说:“你们得学好本事自己去立业成家,我们可不想帮你们找姨婆。”

刘邦和樊哙夏侯婴卢绾听姨婆也发愁,他们现在眼光变高了,想找合意的姨婆。

萧何重点注意学好本事去立业这句话,知道唐君说这话是真心话,心里很感激。

下一坛酒满后封口,快中午唐启阳换衣服抱一坛酒进宫里找政儿。

嬴政正准备让人传午饭,听人传报阿叔来了赶紧让他进来。

稍会,嬴政看阿叔抱一个坛子进来问:“阿叔,是何物?”

唐启阳笑说:“是好酒,我来和你吃午饭,方便吗?”

阿叔第一次自动进宫来找自己吃饭,嬴政脸上露出笑:“方便。”他叫赵高:“赵高,叫人送两份饭来。”

赵高应声:“唯。”

不久后侍人送来两份饭,摆上青铜酒樽,唐启阳看青铜酒樽没有说什么,心里决定快点做出瓷器,打开酒坛,酒香散发出来。

嬴政说:“好酒!”

唐启阳倒着酒边说:“这酒是用黍米做的,我们准备再用小米和麦子试做,如今粮食还紧张,我不打算将酒方公开传出,只给你。”

嬴政高兴说:“还是阿叔兰从母疼我。”

唐启阳看他情绪明显外露眨眨眼,好吧,这不是历史上的冷酷的秦始皇,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唐启阳倒满两杯酒后放下酒坛盖上盖子。

嬴政闻着酒味浓烈,喝第一口浅尝,再喝第二口,第三口。

唐启阳说他:“先吃些饭再喝酒,不然太刺激肠胃。”

好吧,嬴政放下酒樽吃饭。

第75章 不客气

两人边吃饭喝酒边谈话,唐启阳和赢政说:“我们这回做的酒,一百斤黍米出七十来斤酒,用酒甑蒸出,酒甑是……前面蒸出的酒比较清,后面稍有浑,不过也比市面上的酒清。”

嬴政喝一口酒:“蒸酒这方法好。”阿叔和兰从母还是如此会琢磨,想出此好的做酒方法。

唐启阳吃一口孜然葱爆羊肉后说:“是,对了,棉花纺出来的线比麻线葛线好许多,你兰从母让你派人去纺线和织布。”纺线过程枯燥,需要很长时间,后面还要上浆,绕线,在织布机上线织布等事太琐碎,媳妇不愿意一直干,进山采药和打猎才是她想干的事。

嬴政应:“我让少府派几个人去帮兰从母,孜然你们还剩多少?”

唐启阳:“送朋友熟人后还剩四百多斤,留下种子后也没剩多少,怎么?你的用完了?”

嬴政跟阿叔吐槽:“我的已分出去一半,还有不少人地跟我要。”

唐启阳笑:“你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阿叔让自己任性,嬴政高兴:“嗯,李牧跟着你过得太快活,我任他做上卿,让他上朝做事。”入秋后自己忙忙碌碌,李牧快活得让他眼红。

唐启阳喝一口酒:“以前他在雁门郡的时候军事政事一起管,在政事上也有经验。”历史上李牧被封为武安君,这辈子不会有了,变数是他们带来的,但他们并不会为此对李牧内疚。

嬴政:“正是,信陵君很有才干,文武皆行,灭魏国后让他去齐地做郡守。”

唐启阳眨一下眼说:“信陵君如今已五十六,快六十了,并已闲赋十多年。”信陵君年纪不算小了,也没心思干事业,还是算了吧。

嬴政夹着羊肉看向阿叔说:“他和阿叔你呆时间长了受你影响,野心消磨了。”

唐启阳不否认:“这不挺好,要不然凭他的号召力回魏国,够你烦心的。”

嬴政:“也对。”若是那般,自己会想和阿父一样用计除去信陵君,还要考虑他是阿叔的朋友,如此也好。

酒樽里的酒喝完,唐启阳开盖酒坛边倒酒边说:“你和你兰从母看到红云…红云是红枣的儿子,红云的四个马掌磨损严重,心里不忍,我琢磨用铁片钉在马掌上,令马掌少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