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196)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嬴政倒没有生气,挥挥手让人将他带出去,他想派人出海看海的一边是什么情况但是现在还不行,没船没钱,只好先按耐下心思看向唐启阳问:“长丰侯,徐福这人如何?”

唐启阳说:“看不出啥,但他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应该有些本事。”不说别的,他应该会一些天文和航海方面的知识,要不然能去日本又能安全回来,这种人才在这个时代很难得。

嬴政看向其他人问:“你们觉得徐福如何?”

李斯一时也不能看出徐福是什么样的人,回答:“时间短,臣亦看不出甚么。”

尉缭给建议:“皇上,留着徐福给他一份差事观察,待观以后。”

嬴政同意:“李斯你安排。”

李斯应:“唯。”

徐福被留下来成为工部的一个小主事,这和他预想的大不同但不敢有异议,更是刻意躲着唐启阳和徐兰,他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克星。

巡游队伍在此地驻扎半个月后继续起程,向北再向东到达之成山,在成山逗留两日立石刻颂秦德,继续启程到之罘山,逗留三日刻石刻。

天气冷在海边更冷,巡游队伍转向西,不是从原路返回,是从半岛北边回,转到临淄,临淄身为原齐国国都,原来齐国富饶,城池建得相当不错,但有一股暮气。

嬴政率几个大臣去曾经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里空无一人。

嬴政看萧瑟的稷下学宫心情很复杂,想当年,大父,阿父,自己皆羡慕齐国有稷下学宫,有高雅的乐师队,如今齐国不在,昔日令其他诸侯国羡慕不已的稷下学宫落幕成为历史。

从姜太公起,齐国存在了八百多年,大秦以后能传一千多年多吧?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后代子孙若有赵偃赵迁那样的蠢货坐上皇位,大秦危!

算了,阿叔以前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想那么远。

没有来过稷下学宫的人怀着尊敬的心,心想着这里曾是无数贤人呆过的地方。

淳于越看萧瑟的稷下学宫心里非常难受,好在皇上很快离开。

傍晚嬴政和唐启阳徐兰吃饭,三人像以前一样边吃饭边谈话。

嬴政说:“之前我以为我看到无人的稷下学宫会高兴,但亲眼看后心里生出一股沧凉之感。”

徐兰:“那里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蕴生出无数思想。”

嬴政微点头:“是。”

始皇帝的巡游队伍在临淄呆五天,嬴政了解当地情况后继续启程,几天后到达东郡郡治,巡游路线和历史上的不一样。

东郡的郡守还是荆轲,荆轲见到皇帝和唐君兰娘子特别高兴,一直笑容满面。

嬴政很多年没有见荆轲,在他身上看到明显的岁月痕迹,当年活力十足的少年已进入暮年。

嬴政听荆轲报告当地详细情况后称赞他:“做得不错!”

荆轲脸上露出傻笑。

嬴政还记得荆轲只有在阿叔和兰从母面前只露出这种傻笑,现在在自己面前露出相同的傻笑,觉得有意思,问他:“想调去咸阳吗?”

荆轲想了想直接说:“想是想但算了,我年纪不小了,过几年退下后再去。”他开始当官的时候很高兴,没几天便发现做官原来要干那么多事,现在不想继续干了。

嬴政看他身板说:“你身体看着不错。”

荆轲说:“看着不错,但体力明显不足了,特别是过四十五岁后老得特别快,易忘事。”

嬴政正好思考一般官员退下的年纪,继续问荆轲相关话题,荆轲知无不言。

李斯和王绾的年纪都不小了,听皇上的问话心里一突,联想到辞官养老的吕不韦,也许他们猜错了,吕不韦不是因为引皇上不满而辞官,而是真的因为年迈辞官。

他们现在已五十多,丞相之位坐不了多少年,两人想到这里心里有淡淡地忧伤。

嬴政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唐启阳夫妻和荆轲相聚叙旧,唐启阳和徐兰看荆轲做郡守做得好很欣慰。

荆轲很怀念以前在松溪庄的生活:“我常回想在松溪庄的日子…回家后再没有那般快活。”

唐启阳给他白眼:“不用承担责任当然快活。”

荆轲“嘿嘿”笑说:“我羡慕你们过得潇洒,我还要为三儿子发愁,他们读书都不行。”

唐启阳:“有啥好愁的,有啥能力就过啥样的生活。”

荆轲:“的确是,算了,我不再逼他们读书。”

……

始皇帝的巡游队伍在东郡呆了五天期间下一场雪,雪化后启程向北,在冻结实的黄河上过黄河到巨鹿,巨鹿郡的郡守就是徐石。

徐石见到皇帝和姑姑姑丈自然很高兴,安排妥当。

嬴政看到儿时一起读书练武的伙伴脸上笑容多一些。

嬴政休息一夜后,徐石恭敬跟他汇报当地情况,巨鹿郡和东郡一样平原居多,只要没有旱情和洪水便很安稳。

徐兰和陈韭在一个房间里谈话叙旧,了解对方的生活,陈韭当初没有专心学医,兴趣爱好在经商和织羊毛上,她大侄子在邯郸开一个羊毛商铺,她偶尔收购羊毛,处理织成羊毛线后将毛线批发给大侄子。

三天后,巡游队伍继续启程向邯郸,唐启阳提前给徐山寄信,徐山收到信后带一家人搬到隔壁、以前信陵君住的宅子。

这天午后,巡游队伍到邯郸后赢政和唐启阳徐兰住进松溪庄四合院,四合院里除了嬴政和唐启阳夫妻,还有一队近卫和三个厨师,大臣们分住在别的小宅子里。

嬴政休息一会后和阿叔去拜访旬子,荀子已八十八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