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276)
他们刚进酒楼门口,唐启阳和徐兰就看到见过一面的人,项羽。
唐启阳热情跟他打招呼:“项羽,又见面了。”
项羽看见唐君和兰娘子不意外,眼神在他们中间的小孩多停留一下,跟他们揖礼打招呼:“唐君,兰娘子。”
酒楼掌柜和客人眼睛齐刷刷看向唐启阳和徐兰。
唐启阳微笑说:“大家好呀,我是唐启阳。”
掌柜激动搓手:“唐君,兰娘子,久仰久仰,在一楼坐还是二楼?”
唐启阳回:“二楼。”他看向项羽问:“项羽,和我们一起用午饭吗?”
客人们羡慕看向项羽。
项羽答应:“好。”
四人上二楼在靠窗的桌子坐,唐启阳问掌柜招牌菜后点了六个菜,小二很快上茶。
唐启阳喝一口茶问项羽:“小伙子,你回来进书院读书了吗?”
项羽脸色变了变,他最不喜读书。
唐启阳笑了笑说:“皇上第二次巡游的时候我在淮安碰到一个叫韩信的少年,是韩国贵族后代,我感觉他是个将才,便带他去咸阳,如今在征南越的大军里,我感觉你要是从军,会是一员猛将。”
项羽脸上不满:“为何我不是将才?”
唐启阳看着他说:“你不读书!”
项羽瞄一眼坐在他们中间的小孩说:“我大父被秦军打败,我跟秦军有仇。”
子婴瞪大眼睛,倒不是害怕,他相信唐翁和兰媪,只觉得这个人胆子太大,知道唐翁和兰媪的身份,还大大咧咧说自己跟秦军有仇。
徐兰开口说:“将军和士兵为国家上战场,就不是个人私仇。”
唐启阳正色说:“马革裹尸是武将的荣耀,所以我们敬佩项燕将军,你多大了?”
马革裹尸是武将的荣耀?项羽头一次听这样的话,反射回答:“二十一。”
唐启阳又说:“不算小了,你不愿意投军我也不勉强,只是我还建议你静心多读一些历史书,了解武将,了解你大父。”
现在可以说国泰民安,不会有农民起义,六国王族后代不再有机会在原来母国的地盘上举旗复国,楚国王族没有举旗,项家便没有反秦的理由。
他虽然不喜欢历史上的项羽屠城,但他也是人物,不希望现在的他走上不归路。
项羽已经不记得大父的模样,从小便听旁边的人说大父是英雄,长大后知道大父败军之将,一直耿耿于怀,去年在咸阳听唐君说大父战败不是他能力不足,是楚国国运到头,后又听叔父说楚考烈王的事后心理才舒服些。
子婴安静听着,他听说过灭楚国的过程,听这人是项燕的孙子,怪不得说跟秦军有仇,兰媪说将军和士兵上战场就没有个人私仇,但是…,是亲大父啊,怎么可能不记仇?
项羽看向唐启阳问:“你为何说天下统一是大势?”
唐启阳:“因为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霸王道盛行,各个诸侯国蛮横扩张,吞并无数小国,大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死人无数,哦,你祖上也是周王族姬姓,也曾经是小诸侯国,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第157章 恶梦
项羽对“死人无数”这四个字没有什么触感,反而注意“强则强,弱则亡”六个字上面,秦是强则强,其他诸侯国因为弱亡了。
唐启阳看项羽的模样知道他不会过太差,也猜他可能不会理解大势所趋,又和他说:“你去问四十岁以上的普通人,不要问落魄的贵族,因为天下九成人是普通人,问他们是否会怀念以前楚国时过的生活。”
项羽不用去问也知道那些普通人不会怀念以前楚国的生活,因为他从小就听旁人谈现在买盐买布如何轻松,以前如何如何贫穷困难。
建青砖瓦房的人走路有风,大渠挖好了有许多人可惜不能再挣钱挣盐。
只有落魄的贵族才会怀念楚国。
掌柜带店小二给他们上酒菜,唐启阳不再提啥,四人安静吃饭,饭菜味道还可以。
唐启阳和项羽碰杯喝两杯酒,同在二楼的客人羡慕项羽不已。
四人吃完饭,徐兰要结账,闻讯来的酒楼老板恭敬说:“兰娘子无须付账,唐君和兰娘子能在我家酒楼用饭,荣幸之至!”
徐兰微笑说:“这不行,没吃白食的道理。”
酒楼老板说:“并非如此,我家酒楼的菜品不少是基本上是用兰娘子的菜谱。”
唐启阳开口:“那多谢老板。”
酒楼老板乐呵呵说:“不客气,不客气。”
徐兰听唐启阳这么说不再坚持付账,四人下楼出酒楼,夫妻俩带子婴和项羽分别,跟看着他们的人挥挥手离去。
徐兰和唐启阳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他们到行馆后唐启阳磨墨,徐兰挥笔画一小副山水水墨图,写几个字,盖章吹干后让人送去给酒楼老板,酒楼老板收到画高兴坏了,晚上做梦笑出声。
这让下相县的官员和大户,读书人羡慕坏了,就连项梁也羡慕不已,差点拉大侄子去送给唐君。
嬴政知道这事后没有说什么,阿叔和兰从母高兴就好。
县城没什么好逛,周围也没有好看的风景,唐启阳和徐兰便不再带子婴出去,在行馆给他上课,让他练写字。
巡游队伍在下相县呆五日后重新出发,停停走走到淮安后转陆路向东北到琅琊郡海边,第一次到海边的子婴兴奋坏了,第一次看海的人也一样。
唐启阳和徐兰又吃起海鲜,前段时间一直吃河鲜,又吃海鲜也不觉得腻。
皇帝忙着见当地官员,了解民情,了解大海一年四季吹什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