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荒求生到位极人臣(110)+番外
想到那几张老脸见到刀子时的表情,李偏将就乐呵,对柳文安拍拍胸脯:“柳贤弟,你要我带的话没机会说出口,但老兄我敢保证,不出明天,肯定能带着粮上门。”
“唉”柳文安笑着长叹:“粮食一事还得多靠李兄啊,我到底年轻,只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倒忘了对方可不认为这事好。我现在就写信告知秦王,还有王将军,感谢将军给愚弟派了个好兄长呐!”
当下就喊人上纸墨,李偏将赶紧拦住她,笑道:“不急,等跟粮食一起过去岂不更好?”
“好,听兄长的”
翌日一早,几位乡豪果然带着粮食求见,却被门房差事婉拒,直道大人事务繁忙,若无要事不得请见,乡豪一阵好话求得差事相报,柳文安听闻笑笑,继续做事,过了半响才让差事引他们去厅堂,又晾了一会才慢悠悠地踏进堂里,一脸诧异地相问:“诸位今日前来有何要事呀?”
不等他们说话,柳文安又赶紧作揖赔礼:“昨日是安失礼,不能赴宴,实乃事务繁多,还请诸位长罪勿怪!”
一番虚情假音的拉扯后,才真正入座商谈正事,没想到柳文安教李偏将的话最终还是她自己说了:“哦,这么说诸位是去申城打探了?”
语气轻柔,可手上的茶盏却重重地往桌上一搁,发出‘嘭’的一声,柳文安鲜红眼眸横扫过屋内几位,神情像个十足的反派:“找谁打听的啊?说说?随意泄露机要可是要砍头的。”
几个乡豪你看我,我望你,万万没想到柳文安变脸这么快,瞅他杀气腾腾的模样,又小地心瞟过门外直愣愣盯着他们的带刀军卒,那还不晓得今日不‘表示’‘表示’是没法出这屋,刘老苍老耸搭的肌肉微微颤抖,双手搭在檀木拐上,看着柳文安冷笑道:“孝子好手段”
柳文安笑笑,端起小酒盏悠悠地抿了口:“比不得刘老祖荫遗泽”
灾乱时期有刀的才是大爷,刘老有家兵可也抵不上杀过人的正规军,想到昨夜桌上那闪着寒光的刀,罢了罢了,刘老长叹一声,先忍一时之气,来日再报今日之辱!
于时,在柳文安送几位出门后,回来的手上多了十八车粮食。
第59章 回申城干嘛
粮食既然到手,为避免夜长梦多,柳文安立即遣派人将李偏将请来了,又让人清点登记装车,已是午时,柳西郡端着饭食进屋就听见她差人告知乡豪粮食出发时间,将汤饼放置桌上,柳西郡非常不解:“那些人不也将你记恨上了,又何必再给出头机会。”
所有人都觉得柳文安太过绕圈子,即便想体贴底层黔首,又何须跟乡豪使水磨工夫呢?军卒往前一站,谁敢不纳粮?
面对堂叔的疑惑,柳文安笑笑并没有回答,低头用饭,若她出身世家,得罪乡豪又何妨?可惜.....柳文安眼底晦晦,终究是出身太差,快速用过饭,柳文安又亲自查看十八车粮食,亲手将封条贴在车门上,才微微放下心转头对李偏将叮嘱:“如此就摆脱李兄了。”
李偏将把胸口拍得砰砰作响:“贤弟放心,给皇子将军的粮食,保证一粒都不会少。”他也知此批粮食关系重在,因此决定亲率伍百人护着粮食快速前往申城,以保证平安送到上头手上。
半时辰后,一队粮车驶出省城,沿着泥泞小道往申城而去,而在申城坐镇的秦王看着疲惫的属下,脸色亦是不好:“梁统手上没粮了?”
听到侍卫只带回八车粮食,秦王心止不住地往下沉:“为救灾,朝廷拨下五万石粮食,他梁统才到平洲郡,晋陇道未走一半,灾粮就用完了?”
回禀的侍卫大气也不敢出,等秦王脸色微缓,才小心又报:“属下找到梁大人时,城中城外俱是灾民,密麻到街人几乎没有缝隙可行人,卖身卖儿女者不计其数,路旁饿殍随处可见。”
说实在的,朝廷拨下来的粮食怀车薪水,压根不顶用,若不是梁大人身边有五千军马相随,怕梁大人都会折在灾民手里。
想到他出城时无数饥民饿狼似的目光,侍卫不禁打个了冷颤,含脸垂首:“就这八车还是梁大人尽全力分拨出来的。”为了让粮食出城,梁大人又特意开粥棚,才让街上饥民少了些,就这八车粮食还是他们一路杀着护回来的。
听到路途惨状,秦王身形摇晃,差点晕过去,如此多的饥民,朝廷还有多余粮拨下来?又想到前日舅舅派出追杀铁勒的军队一无所获地回城,眼下不仅申城还有三万灾民等待救援,就连城中军卒也要面临无粮下锅的局面,该怎么办?
灾民已有起义之势,若再拖下去......想到后果,秦王手脚冰冷,转首拉住王老将军:“难道父皇没有继续增拨救济粮到晋拢道?”
熟知朝廷动王将军缓缓摇头,重重一叹道:“即便增粮也不是一日两日便能到达晋拢道,如今申城收回手里,倒成了我们拖累,难怪元贼弃城那么快,许是早就打好的主意。”
“那些富户世家呢?”秦王转目紧盯低着头的侍卫,攥成团的手青筋毕露,杀气层层蔓延:“晋拢道虽不像其它江南富庶,可也有世家大族,天灾跟前,总会开仓济粮吧?”
侍卫支吾半响,眼一闭,紧着声解释道:“据梁大人所说,起初大族发放过善粮,后灾重起便闭堡不出,无论灾民如何哀嚎,就置之不理,梁大人也曾上门拜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