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376)
简直匪夷所思,老弱、临时骑兵队,原本在项羽面前应该是不堪一击的,然而……或许这就是“兵仙”韩信的魅力吧!
至此,楚汉争霸,天下人的目光焦点就集中在了荥阳一线。
韩信、项羽这两位划时代的战神终于正面对上了,不过,韩信身后可是有着其他六位大汉王炸,但项羽只有他一人。
项羽,在当时算是史诗级的大boss了。】
韩信:“……这话说得好像是我们六对一,围殴项羽一样。”
韩信有些愤愤不平,他与项羽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们之间的战斗堂堂正正!
萧何、张良:……某种意义上,确实是这样的……吧?
两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一脸正直的韩信,哎……倔驴子,过刚易折啊!
第175章
【前面我们说到韩信率领着萧何挤出来的关中老弱、与灌婴组成的临时骑兵队,抵御了楚军的一轮猛攻,将战线抵在荥阳。
韩信成功到了荥阳之后,刘邦觉得将主战场交给韩信,他非常放心。
于是他自己反而先回了一趟关中,刘邦觉得自己既然要成立大汉朝,一个真正的天下大国,那么国家必须有国家的规章制度,只要将国家的形象树立起来,那么接下来的战斗都能师出有名,且将士们或者百姓也能有归属感。
刘邦的想法是必须让天下人知道每一场战斗都是为了什么,众志成城,一心为国,国家的凝聚力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他回到了关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太子!确立太子是古代朝代兴起时的一个重要的象征,意在表明这个政权稳固、成熟,后继有人了。
吕雉的儿子刘盈被确认为太子之后,丞相萧何兼任太子太傅,辅佐刘盈。
萧何可是一位好老师,大汉第一辅助来做刘盈的老师,足以教会刘盈怎么治理国家内政,怎么动员国力,了解国内上下的事宜。
另外,刘邦对萧何也确实足够信任,他还给了萧何先斩后奏的权利,有来不及汇报的。萧何完全可以看着安排。
据说,这一步刘邦也是在拉拢吕家……】
刘邦闻言,冷哼一声,“朕需要拉拢吕家?朕当时作为有资格逐鹿中原的汉王,正是吕家该依附朕的时候……”
萧何闻言,默默垂下了头,吕家算是陛下正儿八经,能够提供助力的第一位支持者,只不过如今陛下早就不满意吕家了……他看得出来,陛下对于大汉的掌控绝不仅仅只是如此。
这时,他又想起天幕说起的“汉承秦制”,只怕将来的诸侯王若是不识趣,也得落得惨烈的下场。
刘邦并不知道此时萧何的心思,他又面色不愤道,“且刘盈毕竟是朕的第一个嫡子,朕自然要立他为太子。”
一个风雨飘摇,还不稳定的国家,继承人必须名正言顺,让人无可指摘,所以只能是刘盈。
事情设计皇帝的家事,众臣都没有在这个时候无端冒头说些什么。
刘邦见状,抿了抿嘴,心下微微不畅快,但又不好发怒,只好头一仰,继续望着天幕。
【总之,不管何意,萧何担任了国家的丞相、太子太傅。
他本来就是治理内政的天才,成为了丞相之后,他的权利更大了,话语权也大了,所以萧何跨上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开始发挥他的治国天才能力。
我们都知道,打战并不只是正面战场准备充分就行,军队的后勤有时候甚至都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大后方是多么的重要啊!
楚汉争霸除了正面的韩信,后方萧何的能力绝对不容忽视,是他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强大保证。
刘邦回关中的第二件事就是灭章邯,想不到吧,这位哥居然还活着,没错,章邯还在关中的废丘坚持着,犹如困兽之斗。
其实章邯如此坚持,实在是令人费解。
之前,刘邦就曾拿出万户侯的爵位来招降他,但是他偏偏不乐意投靠刘邦,作为大秦帝国最后的余晖,他若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投降过项羽,如今也不投靠刘邦,那还能理解一些。
问题是他明明投降过项羽一次了,怎么偏生这次就选择了坚守呢?
或许是英雄最后的尊严吧,怎么可以一降再降吧……又或者项羽实在太厉害了,他章邯是名将所以也只服同为名将的项羽吧,而项羽除了能力强悍之外,还是楚国贵族,但他刘邦是什么玩意儿,一介流氓,他章邯死也不降!】
刘邦:……凭什么总是拿他的出身来说事!认真算起来,他也算是贵族后裔呢!他的曾祖父是魏国的大夫!
【只是很可惜,章邯到底还是错付了……项羽虽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他的敌人实在太多了。
彭城距离关中,千里之遥,诸侯林立,章邯怎么也没想到刘邦真的能打到了项羽的大本营,也没有想到项羽好歹是个世界警察一样的存在,怎么就突然间变成了世界的公敌了。
总之,刘邦回到关中之后,看着废丘就非常碍眼,于是调动了整个关中的力量势必要拿下废丘。
而刘邦在关中百姓中那可是如鱼得水啊,所以三秦的老百姓也是能出钱的出钱,没钱的也出出力,多搬几块石头砸一砸废丘也好啊!
最后汉军引来渭河的水往城墙灌,古时候的城墙那可是不防水的啊,泡着泡着,城墙直接崩塌了,任你章邯守城的能力多强,没有城,看你怎么守。
章邯这位名将也是运气不好,先后碰上战神项羽、刘邦,天命之子刘邦,他完成了自己的炮灰使命之后,选择了自杀离开这个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