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388)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随后,刘邦再一次展现他惊人的执行能力,命人迅速刻制印玺,准备让外交官郦食其去巡游各地,着手准备分封。

大印很快就刻好了,郦食其也准备要动身了,然而关键时刻,刘邦的贴心小棉袄张良刚好外出回来了……】

张良&刘邦:……

【要不怎么说刘邦是天命之子呢?上天在刘邦将要走入一条死胡同时,又拉了他一把。要是关键时刻张良这个谋圣没有回来,那历史又不知道是何种模样了……

张良回来的时候,刘邦正在吃饭,他虽然已经做了决定,但这么大的事情,张良要是没回来就算了,但他回来了,刘邦必然是要和对方说的。

于是他把实行分封的主意和张良说了,并且询问他这个计策怎么样!

张良听了之后,顿时眉毛一竖,恨不得大喊一声,剑来,我要斩了这个傻叉!!

但看着刘邦一副不解的样子,张良还是压下了怒火,并问道是谁!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要是真的这样做,那大汉就完蛋了。

刘邦顿时惊慌失措,连忙问道,这是为什么啊?

张良也很急,生怕刘邦这个没文化的听不懂,他急得拿起桌子上的筷子,一边说还一边比划。

张良一一给他分析,首先以前商汤、周武伐夏桀、殷纣,再分封他们的后代们,是基于当时他们完全可以控制住这些人,必要的时候想要让他们死都行,所以才进行的分封。

但是现在呢,大王您要是真的分封、复辟六国,您现在能控制楚国项羽或者将其置之死地吗?

刘邦一听,弱弱道,不能……

第二,以前周武王灭掉商代之后,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为了树立榜样,鞭策本朝的臣民,但现在是您干这事的时候吗?

刘邦再听,原来人家那是打完了,要鞭策本国的人,他自己现在仗都没打赢,还搞个啥的分封……

于是他又弱弱道,不是……

第三,武王分封之后散钱发粮用的是敌国的积蓄,现在我们粮食短缺,自家军需都没有,您拿什么去分封别人家,您能开仓放粮吗?

刘邦再次弱弱回答,不能……

第四,武王当年灭了殷商之后,那可是刀枪都放到仓库去了,战马也都放回南山去了,但是您现在正在鏖战啊,您的战马现在能放回南山吗?您能效仿武王这样做吗?向天下表示战争停止吗?

刘邦:不能……

第五,打仗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的后人,那么曾经六国的将士、谋臣们都各自归位,那么又有谁来替你打仗呢,不说其他人,我张良就得回韩国去……

刘邦立刻慌了,行不得啊,张哥哥……

最后,张良一针见血,直戳要害,谁胳膊粗,谁有话语权,现在您都打不过他,六国难道会听您的,楚国项羽更不可能听,所以,弄啥嘞……搞什么分封啊!】

群臣:……啊,这实在令人窒息。

刘邦:……别骂了,别骂了……

【刘邦被张良这么一遭夺命连环质问之后,嘴里的那口饭终于吐了出来,他回过神来了,想起自己险些犯下大错,怒骂道,郦食其,你这个瘪孙子,差点坏我好事。

张良见刘邦听懂了,那可是大松了一口气,对比起曹操知错改错不认错来,刘邦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知错就改,知错就认,从来不会死要面子,还听劝,尤其是他张良哥哥的话,那可是言听计从的啊。

刘邦就此销毁掉大印,取消了分封的想法。

项羽会师之后一面朝荥阳进发,一面直接切断了刘邦的粮道,支援地的粮食无法运送到荥阳一线,更严重的是,敖仓丢了……

敖仓作为荥阳防御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支撑据点丢了后,汉军的后勤粮食开始慢慢短缺。

渐渐地,刘邦撑不住了。他打算和项羽议和,这一波找的还是项羽的叔叔项伯,刘邦张良的老熟人。

刘邦打算和项羽平分天下,以荥阳为界限,荥阳以西归大汉刘邦,荥阳以东归楚国项羽。

刘邦托项伯将以东归楚的合约条件呈给项羽,项羽本来也准备接受了,因为刘邦扛不住了,他项羽其实也要扛不住了……

但是这时候项羽的亚父范增跳出来了,他不同意!这个有远见,有见识,什么妖魔鬼怪、牛鬼神蛇没见过的时代老人坚决不同意!

他认为事到如今,仗都打到现在了,已经到了可以彻底解决刘邦的时候了,如果现在与对方握手言和,将来必定后悔万分。

这时项羽便想到了当年的鸿门宴,当时他若是听范增的,在宴会上就直接杀了刘邦,现在刘邦的坟头草都得一丈高了。

所以他顿时打消了握手言和的念头,拒绝了刘邦的议和,再一次加紧了进攻。】

当时的荥阳可谓是风雨飘摇啊……刘邦如今想来依旧觉得惊心胆战,他个人是真的没有能力打赢项羽。

【虽然项羽这次终于听了一次劝,但……意义不大。

因为这个时候,楚汉战争的最后一位重量级人物、灭楚者联盟之一陈平登场了。

前面我们说过,韩信擅长使用兵法的虚实结合,以及“用间”,但真正将“用间”发挥到极致的,当属楚汉第一间谍王“陈平”。

纵横捭阖,无往不胜,伐交伐谋,谍战为先!

陈平和韩信有一点是相似的,这两人算是开创了战争历史上的伟大新高度,因为他们完美地解决了战争的成本问题。

韩信打战从来都是干净利落,刘邦完全不用担心的,只需要开门放韩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