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440)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邓禹笑道:“想要为自己造势,借助天言是最好的办法,毕竟谁也不能真的去问老天爷。”

这话说完,君臣二人面面相觑,片刻后二人恍若无事般挪开了视线。毕竟这世间利用这谣谶造势的可不只是刘歆而已。

【为什么说是骗局呢?首先“刘秀发兵捕不道”这里的“捕”字特别适合董忠、王涉他们的劫持计划,如果真的是南阳的刘秀,那么他以民间农夫起事的话,应该叫“伐”。

其次,“四夷云集龙斗野”这里的四夷指的是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天下大乱,四夷都参与到战争中来了。

这样的情况只发生在新朝中后期时,匈奴、西域诸国、东夷及若豆、夜郎等南夷发动的叛乱。

而南阳刘秀,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所在的时期根本没有四夷的侵扰。

所以说这谣谶说的根本不是南阳刘秀,就是刘歆。

到这里我们大约可以推测出来了,是董忠和王涉等人看到王莽的新朝将要完蛋了,在江湖术士西门君惠的蛊惑下,企图发动兵变。

而他们这场兵变必须师出有名,所以这些人相中了曾经与王莽是好友,如今已经决裂,又是新朝的国师大人刘歆,最重要的刘歆还是汉室子弟。

多么合适的人选啊……】

刘秀:……

竟是如此……那刘歆也只是董忠、王涉等人手中的棋子罢了……不像他,完全利用了这条谶言,将天下握在自己的手中。

邓禹眼神意味深长,政治流言这样的东西历史上比比皆是。

秦末的“亡秦者胡也”,汉武帝时期的“代汉者当涂高”,汉昭帝时期的“公孙病己立”等等皆是如此,就连他们的陛下当年也是通过他的手将这流言好好利用,按在了陛下的身上的。

【于是他们便借助着这谶言准备起事,当时这谶言流传得天下皆知,就连在家务农的刘秀都听说了。

彼时农田里正在种地的农夫们调侃刘秀,刘秀便道:你怎么知道这个刘秀不是我呢?

当时的他没想到世事风云变化,这个谶言说的不是他,夺取天下的却真的成为了他,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实现了这条谶言。

这便是一开始的农夫刘秀在历史上的最初登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刘秀,出身放牛娃,却用三年的时候完成了人生的大逆转,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比他的老祖宗刘邦所用的时间还短。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使得大汉王朝再次延续了将近两百多年。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他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那么耀眼,却也绝非等闲之辈,不能说他是“千古一帝”,但能称得上“完美一帝”的或许就只有他了。

另外除了“完美一帝”,他的头上还应该有两顶桂冠,一顶是“中兴之君”,一顶是“定鼎帝王”。】

完美一帝、中兴之君、定鼎帝王……

刘秀忍不住嘴角扬起,这三个夸赞的词可比那“位面之子”“大魔法师”等等好理解多了……

却非殿的臣子们同样乐融融的,任谁得知自己所效命的皇帝在世人的眼中是这般优秀的模样,怎么能不感到自豪呢?

邓禹笑道:“定鼎帝皇,这意味着陛下重新开创的皇朝其实在世人的眼中并非是当初的那个大汉。”

天幕也说了,东汉只是沿用了高祖皇帝的国号而已,东汉是全新的王朝。

刘秀乐呵呵笑了……他真的有那么完美吗?

思及此,他又想到自己让大汉王朝延续了两百多年,与汉高祖刘邦建立的大汉差不多的国祚,他心里微微感到满意,总算没有辜负老祖宗的厚爱。

【当然,这么高度赞扬刘秀的可不只是平平常常的主播我,还有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

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曾经写过一首诗词《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看看,我们的伟大的领袖对皇帝的标准高不高……这些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这些皇帝在毛领袖的口中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但有一位皇帝,毛领袖倒是给出了极其高的评价,这位皇帝就是刘秀,他在毛领袖的心中,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当然也不仅仅是我们伟大的毛领袖,唐太宗、宋太祖也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不知道怎的,刘秀这会儿内心砰砰直跳。

天幕的这一小段话好像透露了许多不可名状的消息,秦皇汉武,是在他刘秀之前的皇帝,唐宗宋祖,想必是他之后的皇帝了。

世间王朝更迭自然当然,但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刘秀猛然瞪大双眼,“成吉思汗,这是异族的名字吧?”

他惊声继续道:“难道将来中原会被异族所占领?”

群臣猛然一顿,好个外族,果真其心必异。

想当年汉武大帝手下的卫大将军,霍小将军都是那般矫健男儿都没能让异族覆灭,大抵是后世王朝不给力,使得我们中原沦丧了吧。

不只是却非殿,天幕下稍微细心一些的百姓都能从中领会到这一层意味。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更是愤慨不已。

邓禹稍稍冷净一些,他无奈地道:“中原一旦弱,外族入侵是必然。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所谓的成吉思汗出生在哪一个年代,又是哪一个朝代这般无能。眼下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使我们大汉王朝继续绵延下去。”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有了这天幕,很多事情说不定可以未卜先知,大汉将来走向哪里,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