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485)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为什么洛阳有将近二十八万的士兵却还是吓得瑟瑟发抖呢,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之前派出去的三万人马只剩下一万多不到的人狼狈逃回。

另外这二十八万多的大军士兵们的素质想来应该也是高不到哪里去的,可能数量有,但质量不行。

当刘秀在前线得知寇恂这一边发生的事情时,他非常高兴,道,我就知道寇恂他是可以胜任这项这项任务的。

而就是通过这场战役,刘秀对寇恂就真的是像刘邦信任萧何一样信任他了。】

萧何……

寇恂自认自己也是个聪明人,所以当他的权利像萧何那么大、当他的能力太强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萧何。

萧何曾经便是因能力太强而遭到了汉高祖的猜忌,他最终将自己的孩子全部打包送到刘邦的身边跟着一起打仗才抵消了汉高祖的怀疑。

而他不才,学了萧何这一招,将自己的侄子、外甥全部打包送上战场,送到陛下的身边去了。

【寇恂、冯异这两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刘秀当时对他们倆的要求就是守好河内、保障他前线的后勤补给就可以了。

但他们看着近在咫尺的洛阳城,心里总是蠢蠢欲动。

怎么办呢?兵力如此悬殊,硬着攻打肯定是不行的,既然硬来不行,那么就智取。

冯异是一个特别会琢磨的人,他将洛阳的士兵组成,将领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琢磨透了之后,他意识到洛阳的防守体系里有一个薄弱的环节,那就是舞阴王李轶。

李轶本来和刘秀、刘縯兄弟倆是好哥们来着,依照当时的传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他们一起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但是后来李轶跟了更始帝刘玄之后,与大司马朱鲔狼狈为奸,一起合谋害死了刘秀的大哥刘縯。

一直到现在,李轶虽然心里清楚更始帝刘玄德政权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刘秀这边却蒸蒸日上,他其实私心里是想要重新归附刘秀的。

但一则他与刘秀之间毕竟隔着兄长之仇,刘秀能不能重新接纳他,李轶心中是没有底的;二则生怕大司马朱鲔知道他这番心思,所以一直没有行动。

但他的想法,朱鲔能不清楚吗?因此这两人之间便有了嫌隙。】

刘秀想起李轶,便眼底冷漠,比之敌人的残害更让他愤怒的是曾经亲如兄弟的背叛……

“李轶当年要是跟着刘玄一条路走到黑,朕或许还会高看他一眼。”

一旁的李通闻言,无奈地微微摇了摇头,他的堂弟走错了路,结果只能他自己承担了……

邓禹实事求是道:“若他真的一条路走到黑,那洛阳估计就没那么快打下来了……”

刘秀:……

【冯异便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暗暗”写了一封信劝他,这封信先是纵观古代讲了很多谋士、将军跳槽到真正的明主麾下,然后立下了千秋伟业的故事。

接着就开始给李轶分析现在刘玄、刘秀双方的未来发展,得出刘玄必将败亡的结果,刘秀定时一飞冲天的未来,所以冯异极力劝他要看清楚形势,慎重选择未来的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李将军跟着我们干吧!

李轶本来就想重新回到刘秀的麾下去,但害怕刘秀不接纳他,这一回刘秀的部下来招揽他了,李轶心想,这应该是刘秀的主意吧,刘秀想招揽他回去,所以他内心那叫一个火热啊!

于是热情给冯异回信,好啊!接着顺道还煽情了一番,信上提及了当年他与刘秀的往事,然后又说自己自己到底和刘秀曾经是生死之交,现在他很愿意帮忙,为了天下百姓,他再叛变一次又何妨。

总之,叛变这事儿,李轶非常熟。

但他压根没想到,这事冯异根本就没有事先和刘秀说,而这也是冯异给他下的一个套。】

第214章

刘秀很难说清楚当时在后来收到冯异的信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李家满门曾因为跟着他和大哥刘縯起兵而几乎遭受了灭门之祸,但后来李轶却也背叛他和大哥,甚至害死了他的大哥。

然而利益变换,当他处于有利的地位时,李轶却又重操旧业,想背叛刘玄转而投靠他。

许是在那一刻,他才真正认清了李轶就是一个毫无信义,贪营小利的人。

【李轶回信给冯异之后,冯异一看,哎……有机可乘了,于是他立刻出兵攻打开井关、上党等几座城池,再接着河南的十三座县也被攻下了,李轶连兵都没有出,任由冯异占据了这些城池。

不出兵也就算了,李轶还见死不救,当时河南太守和冯异这边打着战,河南太守惨败,来到李轶所在的城下请求求援,李轶选择闭门不救。

冯异打下了这么多座城池之后,才将哄骗李轶的这件事向刘秀汇报。

冯异原先的想法应该是拖着李轶,借着李轶攻城掠池,最好让李轶成为他们的内应,将来到底用不用他再说。

但刘秀得知这件事后,就说李轶是一个非常狡诈的人,连他都弄不明白李轶在想什么。

于是刘秀就说,你把你们之间的信件往来给我们城池的各守尉看看,大家看看李轶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归附我们!

刘秀这话一出,冯异一开始还愣了一下,因为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搞来的内应,这信件一公开,难保朱鲔那边不会知道,如此行事,这个内应不就废掉了吗?

但恰恰刘秀就是要李轶这个内应毁掉。】

刘秀心中微微点头,准确来说,他就是要李轶死!杀兄之仇焉能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