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499)
但后续关于邓奉的处理,刘秀却和他的将领们产生了分歧。
在刘秀的眼里,邓奉怎么说都是他二姐夫的侄子,到底沾亲带故,而且当年二姐夫一家为了他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刘秀到底还是有些移情到邓奉的身上的。
再者,邓奉也不是没有功劳啊,他也曾跟着刘秀南征北战。
最后,邓奉的造反说到底最开始根本不是为了反刘秀,而是因为自己的家乡南阳被吴汉的军蹂躏,而南阳同样也是刘秀的家乡。
鉴于以上三点,刘秀是打算放邓奉一马的,但是岑彭、耿弇等人都不同意了,邓奉的造反使得朝廷损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耗费了那么长的时间,最后还要陛下亲征大败他,他最终才迫不得已投降。
这在岑彭、耿弇等人看来,落到这样的下场才投降,可见他根本就没有想要悔改的心,所以这些人极力地主张杀掉邓奉。
既然如此,刘秀也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只能顺从大家的心意杀掉了邓奉。
而邓奉另外两名队友,董訢和许邯因为在开战之前就投降了,所以反而被饶了一命。】
刘秀心中怅然一叹,当年便是从这件事,他慢慢意识到他身边的将领们虽说都在辅佐他,但他们也有着各自的小心思。
天幕所言“云台二十八将”,虽说他现在还没有完全得知这二十八将具体到底是哪二十八个,但他心中已经有大致的雏形了。
这世间人人都有私心,他的二十八将也不例外啊!
【其实邓奉的起兵反叛,表面上是对吴汉军队的不满,但我们细细思考就会恍然大悟,这其实更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两大派系对立所导致的战争了。
“云台二十八将”我们一听,肯定以为这一定是刘秀身边的铁板一块,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这二十八位威名赫赫的将领呢?
这些将领之间是有着各自的派系和利益团体的,他们只是表面上、一致对外上确实是一个团体,但暗地里争权夺利也是有的。】
第219章
【“云台二十八将”内部主要是由两个大的政治派系组成的,分别为河北派以及南阳派。
从字面上,这两个派系就很好区分理解了。
河北派是当时刘秀前往河北招安河北各地的势力时,结交的河北本地将领,这些人大多是河北的豪强门阀,官员,他甚至与河北真定王刘扬达成了联姻。
河北派其实在刘秀崛起的过程中功劳是最大的,所以东汉初年时河北派也是朝廷内最大的一股政治势力。
河北派其中就当属真定王刘扬的势力最为强大,否则刘秀怎么可能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皇后,以及郭圣通的儿子刘疆做太子呢!
云台二十八将中属于河北派的有吴汉、耿弇、寇恂、景丹、盖延、王梁、耿纯、任光、李忠、邳彤、万修、刘植等属于河北派。
这其中吴汉虽然也是南阳人,但他在河北做官,又是当年刘秀整合河北豪强的重要帮手,所以说汉的功劳很大,他自然也就在“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第二。】
此时天幕一次性念到了“云台二十八将”的多位将领们,名字赫然在列的,则满眼兴奋。
这其中当属吴汉最是开怀,他竟然是“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二位。
吴汉心中暗暗琢磨道:“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位又是谁呢?谁能压在我的上头呢?
刘秀沉默不语,君王的家事就是国事,特别是立皇后、立太子这一件事上根本容不得他个人的喜好来选择,所以他曾经才不得已立了郭圣通为他的皇后。
河北派……
刘秀心中默默念着,大汉平定天下之后,他的都城在洛阳,这意味着全国的政治中心一定会向南方偏移的,河北派的做势实在是枉然。
【而南阳派呢,则是刘秀以及他大哥刘縯二人起家的根本,是当初他们最早发动舂陵起义的支持者。
同理,南阳派的这些人都是南阳以及中原的豪强门阀。
这其中当属南阳的邓氏和阴氏,邓氏的公子邓晨是刘秀的姐夫,阴氏的阴丽华是刘秀的原配妻子。
当年正是因为这两家豪门的支持,刘玄在洛阳才不敢下手陷害刘秀。
刘秀虽然在河北崛起的时候,南阳派的功劳并不大,但是南阳派在中原是有很大的资源的。
他们从汉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扎根在中原经营,占据了中原大量的资源,土地、人口、官员等等。
“云台二十八将”中邓禹、岑彭、刘隆、贾复、杜茂、陈俊、马武、马成等人为代表,以及这一次反叛的邓奉也是南阳派的官员,更甚至是邓氏家族的子弟。】
邓禹微微垂下眼帘,当时陛下在河北崛起之后,南下对付更始政权时最需要他们这些中原豪强家族,所以陛下当年才赋予了他们南阳派很大的权限,让他们与河北派分庭抗礼。
其实两派之间的对立,各自都清楚得很,只是如此摆到陛下的面前,且在天幕下一针见血、甚至连遮羞布都没有地说出来,这还是头一次。
刘秀掩饰性地咳嗽了几声,意图在这其中找到另一个平衡点。
吴汉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邓禹,“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位莫不是邓禹??
【河北军队在进入中原之后到处劫掠,实际上就是趁着战争的机会消灭南阳派的根基,使其无法与之抗衡。
这件事其实本质上是河北派为了消灭潜在的政敌,利用战争机会打击对手引发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