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527)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一联姻,将领们就不会觉得皇帝收了他们的兵权之后,还想彻底弄死他们。因为大家都成儿女亲家了,总不能弄死自己的亲家吧!

另外,联姻的小年轻诞后代,这后代一半皇帝血脉一半功臣血脉,那么相当于这天下或许将来有一半是属于他们功臣家的。

这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所以说刘秀做得不错,拿走了别人重要的兵权,又补偿给了他们更大的“未来果实”,还定了他们的心。】

联姻啊……

却非殿上的臣子们目光炙热,谁不想自己家的女儿嫁入皇家,不想自己家的儿子娶一位皇家的公主啊!

若是天下平定,再无战事,他们拿着兵权也是鸡肋,反而还容易引得皇帝猜测,还不如换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呢,况且还是皇家联姻……

臣子们纷纷看向皇帝刘秀,眼神炙热……

刘秀:……

好了,都不用他操心了,天幕已经给他摆平了这个难题。

【联姻之后,刘秀还鼓励他手下的将领们提前退休。

不过他倒是没有直接强制命令,而是以鼓励的方式,你不退休,愿意接着干,那行,你若是退休,那我非常鼓励你。

比如耿弇,他二十一岁跟着刘秀,三十五岁就和刘秀说自己要退休了,不再掌控兵权了。

真是……狗听了都得羡慕,这不好嘛,打了十几年的仗,可不就得享受享受嘛,耿弇可真是个聪明人。

刘秀准许了耿弇的退休申请,还重重赏赐了他。

除此之外,刘秀还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不能闲下来,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容易瞎琢磨……

这琢磨来琢磨去的,万一哪天突然犯混了,那不就麻烦了。

所以刘秀想着若是将将领们手中的兵权收回来,那也得给他们事情做啊!让他们在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于是他鼓励这些被收回兵权的将领们去到地方上当县官,或者还有的是修书、制定政法等等……】

刘秀闻言,微微颔首,道:“过去你们跟着朕打天下,朕承认你们打仗实是厉害,但治理天下与打天下并不同,去到地方担任县官,可以有效地锻炼你们的执政能力。”

此时殿上的臣子们神色猛然一顿,陛下竟然是如此用心良苦,他是真正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啊!这怎么不令人更加信服他呢?

臣子们或拱手或抱拳,不约而同道:“任凭陛下差遣。”

刘秀见此,哈哈大笑。

【从以上,我们便可知晓刘秀的用心良苦了,他的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仅化解了这些功臣对朝廷造成的压力,也消除了功臣内心的不安。

而为什么这么多的皇帝中,偏偏刘秀就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大抵来源于刘秀内心的极度自信吧,在他心中,功臣悍将虽然厉害,但都比不上他,而他有这极度的自信正是来源于他本人真正的实力。

刘秀是一名真正的强者。在历史中同样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第232章

唐太宗李世民……

刘秀低声喃喃道,这又是一位怎样的帝皇呢?

刘秀虽然较为内敛,但他也是一个骄傲的人,听着天幕讲起与他同样不杀功臣的帝皇自然免不了内心充满了好奇。

【前面我们说了刘秀“以柔治国”的一系列措施,柔百姓、柔兵戈、柔功臣……

这都是为了缓解自王莽末年以来整个天下的满目疮痍,但是治理国家,全部用柔,可行吗?

当然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刘秀的柔,是“外柔内刚”。有柔有刚才能真正地治理好国家。

刘秀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治理国家需要落实到每个县乡中去,而落实到每一个县乡的话,则与底下基层干事的吏密不可分。

因而刘秀选用了“酷吏、循吏、廉吏”这三种官员来治理国家,想来大家会觉得以柔治国,怎么会起用酷吏呢?但这恰恰是刘秀的小心思。

当然刘秀采用酷吏时也出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居然有酷吏欺负到了刘秀大姐的头上,而这名酷吏就是洛阳令的董宣。

董宣,一颗钉子!他虽然只是洛阳的县令,但他可是谁都敢得罪的,谁都敢刚的。

当时刘秀的大姐有一名家奴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了,董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直接派人去抓这名家奴。

而这名家奴非常狡猾,他知道董宣要来抓他了,他就直接躲在府中不出去。

他躲的府可是刘秀大姐的府中,皇帝大姐的府中啊,他认为董宣绝对不敢闯入府中。

而且他也并非一般的家奴,刘秀的大姐对他格外地偏爱,平日里坐车都愿意让他一道上车。】

这光天化日之下讲陛下大姐的私事,这……不好吧……

群臣尴尬地抬头看天,地下望地,左顾右盼的,神色飘忽不定的。

刘秀:……

“狡猾!狡猾!”刘秀大声骂道,定是这人在带坏他的大姐!

自大姐夫去世之后,刘秀就格外地心疼他的大姐,甚至当时还想要亲自为他的大姐说亲事。

邓禹闻言,微微垂着头,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话他不好接啊,这是陛下家中的私事,他作为臣子最好是不要沾上。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家奴在皇帝大姐心中的重要性,董宣自然也知道啊,但是他还是一根筋,非要把犯罪的家奴给绳之以法。

但是那又毕竟是皇帝大姐的府上,他不能闯入啊!怎么办呢?于是董宣就派了一些线人盯着府外,盯着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