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改变命运从让丈夫高考开始(151)
当然,如果能有自来水就更好了。
她记得现在京城平房已经开始普遍安装自来水了,怎么这里没安呢?
结果就听赵言书道:“我问了附近的邻居,当时安装的时候街道办挨家挨户都问了,但本来住这的人家一听说要花钱就拒绝了,所以这一片就咱们家没按。”
林玉竹听了了然,这说的应该是那个委会的小头目家了吧,能把院子拆了种菜,估计也是个抠门的人家,怪不得舍不得花钱呢。
“那你问了现在还能安吗?”
“问了,这两天就会有人过来安。”
“那就好,到时候你多留几个出水口,厨房浴室厕所都要有。”
“我知道,放心。”
“嗯。”
搬进新家的第一晚,两人收拾东西累了,也就没开火,就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国营饭店吃的。
而在吃完回去的路上,赵言书和她说了孩子们的安排。
“书瑶那边我问了,因为我是京大的学生,可以让她先去京大附小借读,不过李教授说了,可以帮忙让她直接转学过去。”
林玉竹听了点点头,“又要麻烦李教授了,要不咱们再送点东西?”
“不用了,李教授就是随手帮一下,咱们太郑重了也不好,他那人随性,和他客气他还会嫌烦,我已经谢过了,至于礼物,还是等以后找机会再送吧。”
“好吧,那老二呢。”
“砚池那边我也问了,附近就有一家托儿所,是街道办开的,里面的保育员很有耐心,口碑不错。”
林玉竹听了很满意,“那改天就把儿子送进去试两天。”
“好!”
因为林玉竹还要上班,所以这些就交给赵言书安排了。
没两天,儿子就被送到托儿所了,家里水管也安好,不用每天打水了。
院子里提前一个月种的菜已经长出来了,绿油油的,看着很有食欲。
赵言书还摘了些送了附近邻居,慢慢的和他们也熟悉了。
林玉竹对新家很满意,安顿好以后就和赵言书商量着请客吃饭的事。
其实也不是请客吃饭,就是搬了新家总得让亲戚朋友上门认认门。
上次那个村里的房子就算了,毕竟太偏僻,当时搬家的也急,加上条件也艰难,就没办,这次在市区,而且他们是打算长住的,总得有点仪式感。
再有上次的事,虽然赵言书遭到了很多诋毁,但也有不少人对他们很关心,他们两个心里很感激,也想和他们多走动走动。
所以林玉竹就想着,不如趁机叫大家来吃顿饭。
赵言书没什么异议,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把时间定在了她下次放假。
第264章 姐妹上门
其实想请的人也不多,就林玉竹的几个姐妹加上赵言书的室友和朋友,至于李教授这样的长辈还有林玉竹的同事王姐他们,则不适合,只等逢年过年上门送个礼就行。
不过赵言书的室友这会儿因为放暑假了,已经回家的回家,打工的打工,现在请也来不了,这次就算了。
这样一看,能过来的也只有林玉竹的几个姐妹加上顾卫东和顾叔了。
但考虑到只有顾家一家外人他们可能会会不方便,所以两人商量着干脆分开请算了。
所以最后来的也只有只有大姐二姐四妹三家。
到了请客当天,林玉竹早早的起来了,先去供销社买了肉,回来后赵言书已经把早饭做好了。
吃了早饭后,两人就在家收拾了起来。
几个姐妹来的也很早,九点多就拖家带口的都来了。
一进门二姐就惊讶道:“嚯,行啊老三,你这四合院可真不错,要不是仔细对了你给的地址,我们都不敢进!”
林玉竹听了失笑,“那可不,这可是花了大价钱买的,那可是两万块呢,到我手里还没热乎就花了,我心疼的好几晚没睡着呢。”
“得了吧,你就会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你这房子买的真不错,地方大,房间多,又靠近外面路,不用进胡同,你这钱没白花。”
林玉竹笑了笑,没和她继续这个话题,和大姐四妹还有几个姐夫妹夫连带着孩子们都打了招呼,就赶紧招呼大伙儿进去。
“家里刚搬来,还没怎么收拾,有些乱,你们就多担待。”
这会儿大家已经过了影壁墙,进了院子里了,看到绿油油的菜地,大姐羡慕的不行,“你这房子里竟然还有块菜地,真好啊,以后不用买菜了,省了不少钱,吃着还新鲜。”
林玉竹笑了笑,“都是赵言书种的,本来这院子有地砖,是上一任住户给拆了改成了菜地,赵言书觉得不错就先留着了。”
“留着好,留着好,自己种菜多方便。”
因为大家对四合院好奇,林玉竹就带着他们逛了逛,除了正房其他屋里都很空旷,也没什么可看的,倒是洗手间和卫生间让大家羡慕不已。
等看完后,大人们就在坐下说起了话,书瑶则带着一帮孩子在院子的菜地里抓虫子玩。
几人坐着聊了会儿,四妹这才把他们带的东西拿了出来,“也不知道三姐这缺什么,我和大姐二姐就商量着各自准备了一些,希望能用的上。”
大姐二姐见状,也把她们准备的拿了出来。
林玉竹挨个看了看,大姐拿的是自己做的衣服,应该是给孩子们穿的,做的特别小巧精致,特别是书瑶的,上面还绣着花。
她一眼就喜欢了,“呦,这小衣服也太好看了,大姐手艺真好,费了很多心思吧?”
大姐听了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这布是师傅做衣服剩下的,给大人做不够,我就给孩子做了两件,没费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