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改变命运从让丈夫高考开始(65)

作者: 静似骄阳 阅读记录

林玉竹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拉了拉赵言书的手建议道:“要不还是申请一个吧,反正也不影响你晚上回家。”

可赵言书却眉头一皱,摇了摇头,“不了,我用不到,而且我看了下,住宿费一学期要二十块呢,太浪费,我中午在教室坐会儿就行。”

林玉竹听了这话嘴角抽了抽,果然是抠门老赵,一说到花钱就不同意了。

刚要继续劝说,就听一旁的辅导员说道:“用不上二十,你们是第一届大学生,住宿都是有补助的,算下来也就几块钱。

不过住不住你自己决定,也就是咱们男寝还好点,有剩余房间才给你选择的,女寝那边想选都没有。

本来咱们学校你们这批学生录取的男学生就比女学生多,学校按数量分了男女寝室。

结果这次女学生那边不少都拖家带口来的,还有大人小孩一家子的,都要住寝室,我们又不能让人流落街头,只能先住着了,占了不少房间。

这样女寝就不够了,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呢,你如果现在不占一个位置,后续可能就没了。”

听了这话,林玉竹立马道:“要,麻烦老师了,他也要一个床位。”

说完不管赵言书的想法,直接给他定下了。

直到出来后,赵言书脸色还很不好看。

“其实我真没必要住宿,就一个小时,去哪待着还不行,没必要浪费这钱。”

林玉竹听了反驳道:“怎么没必要?你又不是全天都有课,没课的时候也可以回去休息休息啊。

再说了,老师不是说了呢,万一你晚上放学太晚回不来,就在学校住一晚也得方便。

而且住校后你和班里同学也能亲近一点,交交朋友,以后都是人脉。”

可赵言书的眉头却还是没松开,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法改变了,他也只能接受。

……

今天是学校报到的第一天,还有两天时间,也就是大后天才开始上课。

不过因为他们是突然决定申请宿舍的,所以并没有带东西过来,所以林玉竹就想让赵言书去寝室看看,需要准备什么,这两天给准备好。

赵言书听后叹了口气,只能听话去了。

不过在他走之前,林玉把刚刚报到时领的他这个月的补贴给拿了出来。

仔细数了数,还真不少啊!

第114章 补贴

其实这年代大学生补贴也是分等级的,而补贴的全称是“免费上学加人民助学金”,共分为甲乙丙三等。

赵言书是城市户口,京城本地人,父母又都是工人,再加上他之前也是工人,所以评定的是丙等,也就是最低等级。

可即使是这样,他每个月也有22.5的伙食费和6.5的生活补贴,还有各种票,包括粮票布票之类的,听说是女生那边还额外的卫生纸票,反正照顾的很到位。

加起来也就是29块钱,这么一算可真不少啊,都赶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那甲等岂不是更多?

果然,上大学也是可以赚钱的。

刚刚赵言书拿到钱后就直接塞林玉竹手里了,她也没来得及看,这会儿直接看过后递给他。

“你拿着吧,中午别急着回去,留下来和室友多聊聊天,一起吃个饭,也能快速熟悉一下。”

赵言书听了点头答应,不过钱倒是没收,“不用,你留着吧,给我这么多干嘛?我手里还有钱。”

林玉竹一看就知道他犟劲又上来了,直接把钱塞给他,“这是你一个月的生活费,之后我不打算给你了,你自己养活自己吧,别不舍得花,平时多吃点,不然学习费脑子。”

说完也不管他回话,直接转头回单位了,她虽然请了半天假,但单位事多,既然提前忙完就提前回去吧。

赵言书看到她快速离开的背影后,叹了一口气,只能收下了。

……

这边林玉竹在单位又忙了一下午,下班后就快速离开了。

今天是儿子第一次这么久没在他们身边,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闹。

林玉竹有些担心,下车后就直奔村长家,结果等到了村长家的时候,就看到儿子正醒着,被村长家几个孩子逗的咯咯笑,一点也没有她想象中的哭闹。

她见状终于放心了,又和村长媳妇仔细了解了一下儿子一天的情况,听到奶都按时喝了,除了饿的时候和尿的时候哭了一会儿,其他的时间都没闹,连换下的尿布都被村长家的几个孩子给顺便洗了。

林玉竹听后感谢了村长家一番后,就带着孩子回去了。

刚到家没多久,赵言书也回来了。

本来她不太担心赵言书和同学的相处,毕竟他年纪不小了,平时虽然不太爱说话,但对待朋友和邻居也挺好说话的,结果等听到他和室友的相处情况后,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赵言书和林玉竹分开后就去了宿舍,到了之后发现他们寝室的人竟然都在了。

他住的是六人寝,三个本地的,三个外地的。

他去的时候大家都在打扫卫生收拾东西。

还有个外地的正在送家长离开。

看到赵言书后大家都挺高兴,看他没带行李还问了一嘴。

得知他晚上不住这,而是回家住后,其中一个三十岁的室友还特别高兴。

这个室友叫郑军,外地的,他是和妻子之前都是知青,又一起考上的大学,妻子是京师大的,因为两家都没长辈了,所以他们这次是带着六岁的儿子一起来上学的。

第115章 室友郑军

本来他们想着来了后打算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住,但两人因为刚来京城,合适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又马上要开学了,没办法他们只能先来报到,而孩子也先带着住进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