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改变命运从让丈夫高考开始(83)

作者: 静似骄阳 阅读记录

“你说的对,还真有可能发生,只是这样一来,也不太好查。”

是啊,想到后世那些经过几十年,甚至直到办理医保养老保险的时候才发现的人,她就觉得挺难受的,但也没办法,这年代信息不全,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而且这还是发现的,她相信那些没被发现的肯定也不少,这种因为一个举动窃取了别人一辈子人生的人,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真的不少见。

就是赵言书想明白后也叹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他没办法改变,而且毕竟这只是他们的猜测,又没真实发生,所以也只能是感慨一下而已。

不过赵言书回到学校后就和室友说了这事,室友们听了也挺惊讶感慨的。

本来大家还觉得这事只是他杞人忧天想多了。

结果没多久还真发生了这种情况。

第145章 苏招娣

这事其实是和徐明宇的妻子有关。

他们这届考生的开学时间很尴尬。可能是因为现在国家特别缺人才吧,两次高考时间挨得很近,开学也没个固定时间,通知书下来后没多久就开学了。

其实高考恢复前几届考试时间都不定,以后慢慢的会好一些,等每年只有一次的时候,开学时间就固定了。

说远了,徐明宇的妻子叫周红,周红考上的是京城经贸高等专科学院,学的是会计。

她有个室友叫苏青青,不过她报到时的名字还叫苏招娣,报到之后,户口迁到学校,她就和学校申请了改名。

学校一听她本来的名字,就能想到她改名的原因,没多想就直接同意了。

结果刚开学没多久,就有一个农村姑娘找到了学校,说她才是苏招娣,通知书是她的,而之前来报到的这个是苏青青,是他们村村长家的孩子。

是村长故意利用职责,让女儿提前拿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并且顶替了她的名额,又调走了她的档案。

她是在准备嫁人的时候才知道的,因为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大学,她家人已经不让她继续考了,给她找了个彩礼高的人家出嫁。

她是在无意中遇到了在邮局工作的同学,说是曾看到过她的录取通知书,她知道后起了疑,再一查档案果然没了。

又联想到一向成绩不如她的苏青青却考上了大学,她就猜到了原因,当即悔了婚,又去派出所开了身份证明,然后拿着父母借的钱,只身来到了京城。

据说学校知道这事后立刻重视了起来。

调查过后,证明了后来的苏招娣才是真的苏招娣,之前的苏青青的确是冒名顶替的。

于是,学校直接报了案,并且对苏招娣进行了补偿,又让她直接入学,同时还对所有新生进行了重新审查。

就怕再出现类似事件。

林玉竹听到这里也松了一口气。

“还好开学没多久就发现了,这要是她没遇到邮局的同学,直接嫁人了,估计也不会去想着查自己的档案,那岂不是一辈子都蒙在鼓里?

而且她家人也不错,在乡下那种地方,她能参加高考应该是读过高中的,还参加了两次,而且还愿意借钱让她来京城寻个公道,看来也是不错的人家。”

赵言书听了摇了摇头,“她家人没你想的那么好。”

“哦?怎么回事?”林玉竹好奇道。

“她之所以读高中是因为她告诉家里,她弟弟学习不好,学历低,没有考工厂的资格,而她如果能高中毕业,到时候考上厂里的工作就可以让给她弟弟了。

她家人听后才勉强同意的。

结果她高中还没毕业,高考就恢复了。

然后她就继续说服家人想参加高考,说是如果考上大学,以后弟弟就是大学生的弟弟,说出去也会让人高看一眼,而且大学生赚的更多,分配的工作更好,以后也可以帮弟弟,她家人听了也才同意的。

结果第一次没考上,好在第二次相隔时间不短,所以家里又给了她一次机会。

可她还是没考上,家里不愿意了,正好这会儿有人给她说亲,给的钱不少,她家人很心动。

而苏招娣看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后也知道家里不可能让她再考了,只能认命同意嫁人。

之后就是发现被顶替的事。

至于家里借钱让她来京城讨公道,是因为她给家里写了个五千块的欠条,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出钱让她来京城,等她工作了就还给他们这么多钱,啥时候还完啥时候结婚。

而且她家和村长家也不对付,她家人不愿意吃这个亏,所以就同意了。”

第146章 赵家又闹起来了

林玉竹听了这些意外的看向赵言书,“这些都是她说的?”

“对,她告诉室友的,徐明宇妻子又告诉他的。”

林玉竹了然,果然,能给女儿起这么一个名字,就不能对父母抱有期待。

“哎,那她真的是不容易,也很厉害。”

性格太顽强了,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努力去实现,这样的人,只要让她抓住了机会,以后肯定会成功的。

“那这事现在传开了吗?”

“嗯,这事影响很大,京城不少学校都知道了,目前都在重新审查名额,我们学校也一样。”

“啊,这不好查吧?看起来工程量很大。”

赵言书点点头,“是,而且如果像你之前猜测的那样,有许多内部人员参与其中,那么肯定会增加调查难度,光靠我们学校这里也查不出什么,必须得有地方政府配合才行,毕竟涉及到档案和户籍。”

“是啊,如果有当地政府参与其中,这根本没法查。”林玉竹听了都觉得这里面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