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169)
这是要反朝廷啊,苏锦夏现在有些后悔了。
但是这世上却没有卖后悔药的,只听赵子祁开口回道:“你确实是上了贼船,所以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知道,我会好好做的。”
反朝廷就反吧,她无所畏惧。
不过,她会跟自己和家人留下后路的。
“呵呵,傻丫头,”看着苏锦夏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赵子祁看着好笑,板着的脸终于有了笑容,伸出手摸了摸苏锦夏的头,“你放心,我们在这里养兵不是谋朝篡位。”
见苏锦夏愣在原地,瞪眼看着他,赵子祁收回一时激动摸在小丫头头发上的大手,眼睛不自在的转了转。
心里却是觉得手感颇好。
“不是就好,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这个赵子祁太没有礼貌了,竟然敢摸她的头,小屁孩儿!
ps:谢谢‘麻吉亚巴库内’1999书币的打赏,么么哒。。。。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 看新作坊
撂下一句话,苏锦夏转身就走,今天她是不该多嘴问赵子祁这些的。
逃似的往家中走去,赵子祁望着她单薄的身影,心里越发的空牢牢。
他这是怎么了?
修长的眉紧皱,见小丫头的身影模糊不见了,他才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八月底的天,有些凉,加上下了一场秋雨天气就更凉了。
一连好几天连绵的雨,苏锦夏一家好几天没有出门。
雨过天晴,整个大地一片秋意。
早晨的秋,苏锦夏穿着好几层衣服,朝院中走去。
“你们小心些。”
家里盖新房,以后他们家就会一直住在这里了。
所以苏锦夏之前就打算把这三头猪和院里的鸡挪到荒地那里。
因为下雨就耽搁了几天,今天她便叫来几个人帮一下忙。
“没事儿,你离远点儿就行了,免得这泥水溅到你身上。”
见苏锦夏来了,杨铁牛憨憨一笑,回了一句。
苏锦夏自然不会往前去,听他这么一说,反倒是往后退了退。
“真是麻烦你们了,今天中午,我请你们喝酒。”
下完雨猪圈里脏得很,杨铁牛也不怕脏,逮着已经长到七八十斤的猪就用绳子捆了起来。
这把子力气,真大!
“哎,好啊。”
杨铁牛是个不会与人客气的,听苏锦夏这么说,脸上笑开了花,立马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听杨铁牛应了下来,苏锦夏点了点头。
等杨铁牛几个把猪和鸡都装上车,她也跟着去了淀粉作坊。
淀粉作坊在下雨天前就完工了,只剩下收尾的工作。
今天村长早就约好的木匠已经来了,苏锦夏打算去看看。
到了作坊,见作坊里的人重新开始了工作,苏锦夏转了一圈就往屋里走去。
说是屋里,其实是大厂房。
其中一间有四百平,里面放着八个石磨,这里是将来碾玉米粉的地方,石磨全都用牲畜拉,减少人力。
另一间两百平,里面放着各种淘玉米面粉的工具,门外就是刚打好的井。
最后一间是晾晒面粉的,冬天来了,风大天冷,淀粉不宜拉出去晾干,就在屋里慢慢晾。
这间屋子窗户做得很大,就是用来通风换气的。
其他还有几间房子,苏锦夏打算过一段时间再买几个长工,让他们住在院子里,看守作坊。
这只是淀粉作坊的前期工程,后期还在盖。
苏锦夏心目中的淀粉作坊规模要比这大得多得多,不过先慢慢来吧。
请来的木匠做一些做淀粉的工具和木架,木架上面可以放簸箕,到时候冬天来了,把淘好的淀粉放在上面晾晒。
做完这里之后,这些木匠会接着做蘑菇屋那边的木架。
“怎么样?这架子行吗?”
苏锦夏一来到淀粉作坊,苏志山就跟了过来。
见苏锦夏在新盖好的作坊里走了一遍,一句话没有,便开口问道。
“还可以,不过这屋里的地最好也铺上青砖或者大青石,这样干净一些。”
作坊盖的没差,苏锦夏很是满意。
只是看着屋里的土地面,苏锦夏才提出一点建议来。
ps:谢谢‘A舒容123’100书币的打赏,么么哒。。。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八章 郑氏丁氏
“好,等我待会儿就去跟你三贵叔说一下,他现在正带着人在豆腐作坊那边收尾呢。”
听苏锦夏这么说,苏志山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等铺好地砖,咱们找个好日子就把作坊搬过来吧。”
“好,”听苏锦夏这么说,苏志山应了一声,接着道:“对了,忘了和你说个事,你家那个四妹,昨天把作坊里的活计给辞了,说是以后都不来了。”
突然想起这个事来,苏志山给苏锦夏说道。
有苏家二郎偷了豆腐方子的事例在前,苏志山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忧。
“随她吧,我那个四妹心眼儿太多了,能在淀粉作坊忍受这么久,也算是极限了。”
听苏志山提起苏锦兰,苏锦夏才想起这世上竟还有这样一号人。
这个苏锦兰倒是个能忍的,自打进了淀粉作坊,一点儿幺蛾子都没有出。
至于苏锦兰有没有学会这做淀粉的法子,苏锦夏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现在她有了范家和赵子祁做靠山。
量苏锦兰有了淀粉方子也折腾不起来。
“好了,村长爷爷,这一段时间麻烦你了,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因为下雨,蘑菇屋那边的工程搁置了,所以苏锦夏就把杨铁牛叫来帮忙。
已经答应好了请他们几个喝酒,苏锦夏得回去准备准备。
“行,那你就先回去吧。”
这丫头成天跟着聂郎中四处跑,还要照看着她的生意,每天都不得闲。
苏志山看着心疼,就想着多多帮着她点儿,让她省点儿心。
所以听苏锦夏要走,立马就放了行。
走出新作坊,苏锦夏就把陈洪斌三父子找来,让他们别收麦麸了,吩咐他们几个先把玉米芯找个平坦的地方给碾碎了。
做完这些,苏锦夏才回到家里。
可一回到家,家里就来了客人。
“大奶奶,芸伯娘。”
来人是郑氏和丁氏。
丁氏是郑氏儿媳,也就是苏家成的娘,现东安县县令夫人。
丁芸年近四十,保养得当,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身材匀称,身穿米红色绸缎做的长裙,头上插着两支金簪,一支金步摇,打扮得富贵逼人。
不过为人看起来没有什么架子,可一双杏花眼却是深藏心事。
“三丫头回来了。”
苏平翰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苏盛超。
今年四十岁,是个当官的读书人,官还不小,东安县令。
这是上一次柳氏去苏平翰家中做客的时候得知的。
之前只想着这个苏平翰家中应该不凡,可谁能想到人家儿子是刚调任的东安县令。
得知这个消息,苏锦夏可是吃了一惊。
万万没有想到这大老苏家竟混得这么好。
相比于郑氏的寡言少语,她这个儿媳丁氏倒是个能说会道的。
也是,县令夫人常和一些贵妇打交道,这口才自是不差。
这不,苏锦夏刚一进门,她就打起招呼来。
“芸伯娘好。”
既然丁芸这么热情,苏锦夏也不好抚了她的面子,微笑着又开口问了一声好。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陈年往事
“二弟妹可真是有福气,生的几个女儿一个比一个漂亮,我看着就喜欢得很。”
丁芸通身富贵,但说起话来,并不严肃,反倒很是热情。
见苏锦夏这么机灵,心中满满的羡慕,看向柳氏说道。
“要不是当年我生下家成身子落下了病根儿,当年我非得生个闺女不可。”
丁芸喜欢女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拉着苏锦夏的手就把她拉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