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244)

作者: 独步阑珊 阅读记录

“去府城参加宴会?”听丁氏突然说道这件事,张氏愣了好久,然后惊喜的喊道,听丁氏还要带着苏锦芳两姐妹,她更是喜不自胜,“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锦芳和锦兰两姐妹是好的,你也不愿意她们嫁到小门小户里吧。所以我就想着领着这两姐妹去府城里转转,好歹也是我侄女,说不定到时候能谋个好婚事。”

见张氏这么欣喜,丁氏淡淡一笑,瞥了张氏一眼,回道。

一副多么为人着想的模样。

丁氏的这副样子,这话,自然是入了张氏的耳,听她这么肯定的说。

她内心现在激动地无以复加,就犹如惊天巨滔一波波的冲击在她的胸口。

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想着自己以后女儿的路好走了,那她到时候势必把苏锦夏一家踩在脚下,想到此,张氏竟激动的眼中含着泪。

正文 第五百六十九章 当闺女看

“多谢大嫂能替大丫、四丫这么着想,这么大的恩情是她们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你放心,等她们回去,我一定要好好告诫她们听你的话。等将来出嫁了,让她们像孝顺我一样去孝顺你。”

张氏感动得痛哭流涕,拉着丁氏的手,感激的说道。

见她这番模样,丁氏脸上却依旧淡淡的,不过却是开口安慰道:“我说了,是那两个丫头好,得我喜欢,要是换做别人,我可是连看都不看一眼的。”

“再者,你也说了,等将来她们出嫁了,让她们也孝顺我,这可是我赚了。俗话说,女儿就是当娘的小棉袄,我就是把她们俩当做闺女看待的。”

丁氏的一番话说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是让张氏感动了。

拉着丁氏的手,哭道:“她们俩要是真嫁到好人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你是不知道,我这个当娘的,可是一直替她们谋虑着。”

“咱们当娘的都是一个心思,我懂,所以啊,你就别哭了。回去好好给她们两个准备准备,到时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说不定就被那家公子一眼给看上了。”

实在不想听张氏在这里闲言碎语,更不想听她把自己夸成了一朵花。

什么就叫做她一直替苏锦芳和苏锦兰谋划着?全是屁话,她巴不得把两个闺女卖了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估计她那一颗心,只在她那个儿子身上吧。

丁氏看着心烦,实在不想看张氏这张丑恶的嘴脸,便开口让她先离开。

不过她说话时,脸上依旧平平静静。

倒是张氏听了她的话连连点头,“是,是,我现在就回家好好给她们俩好好准备准备。”

说着,便起了身,招呼都忘了跟丁氏打就径直出了门。

“这个张氏真以为夫人高看她一眼,她就是个人物了,真是不知道所谓。”

杨嬷嬷是跟在丁氏身边最久的嬷嬷,很得丁氏的信任。

刚才她一直在屋里伺候着。

张氏和丁氏的对话,她都听了进去,只见张氏那得意的模样,杨嬷嬷都快看不下去了。

待她一走,杨嬷嬷就抱怨道。

“好了,且让她得意着吧,说不定,这两个丫头真能入了达官权贵的眼。”

听杨嬷嬷这般抱怨,丁氏却没有说些什么,反倒是看了她一眼,向身后的软塌躺去。

半倚在软塌上,丁氏这才勾了勾嘴角,轻笑道。

从丁氏那里得到了消息,张氏现在哪里还有闲工夫去对付王氏。

回到家中,便对王氏的作为不放在心上,一心替苏锦芳和苏锦兰准备着。

——

从老宅回来,苏锦夏闲来无事,便到了书房听乔珊讲课。

这样下来,日子过得倒也算不那么无聊。

日子过了有两天,苏云康便拿着栖霞林最后一片林场的地契回来了。

苏锦夏把地契放好,便留在自己房间,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对栖霞林进行规划。

腊月初八,腊八节。

一大早,柳氏就起床把八宝粥给煮上了。

八种谷物昨天就被泡了起来,所以只煮了一个时辰,一大锅八宝粥就从外冒着香气。

正文 第五百七十章 他回来了

粥还没有出锅,杨翠便挎着食盒来了,给苏锦夏家送粥。

邻里互相送腊八粥是这里的习俗。

杨翠送完粥,苏锦夏懒得让人跑一趟,就让杨翠顺便捎着。

这一举动,倒是被杨翠骂了一句偷懒。

对此,苏锦夏一点儿自觉都没有,徐氏、孟氏来送粥的时候,她都让人自己带走了。

顺便带了些她做的糕点。

腊八,苏家人多过得很是热闹。

晚上的时候做了两大桌子的菜,大家伙不分彼此的坐在一起,吃饭闲聊。

吃过饭打麻将的打麻将,裁新衣的裁新衣。

腊月初九是个好日子,一大早村里就有人放鞭炮,应该是嫁娶新娘的。

到了年关,成亲的人比较多。

苏锦夏被鞭炮声吵醒,并未睡懒觉。

见今天天气还算不错,苏锦夏就打算吃过饭出门随便溜达溜达。

谁知道刚吃过饭,徐氏就领着杨小秀才过来了。

“哎呦,这子航什么时候回来了?”

见徐氏领着杨子航来了,柳氏脸上挂满了笑容,迎着两人坐下。

这一坐下,见杨子航还拎着两包纸包的礼盒,柳氏看了一眼,继续说道:“你来就来吧,怎么还拿这么多东西。”

礼盒很大,包装也不错,看起来很是贵重。

“这是我从丰州府带回来的特产,是给几位妹妹的。”

这一去大半年,杨子航成熟了不少。

以前一米七的个头,现在接近了一米八了。

脸上的棱角愈加分明了,不过倒是比之前还要消瘦了一些。

看来在外读书,并未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你有心了,大老远的还不忘你给几个妹妹带东西回来,”听杨子航这么说,柳氏脸上笑容更甚,“怎么样?在桐山书院读书还行吧?”

“都挺好的,劳柳婶子挂念了。”

听柳氏问,杨子航也知道她是在客气客气,点了点头,有礼的回道。

说到这儿,柳氏便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啥了,和年轻人,尤其是读书人,她一个妇人,倒显得有些笨嘴拙舌了。

只好点头,笑道:“那就好,你娘成天在家里念叨你,正好你放假在家里好好陪陪你娘。顺便趁着在家里,把亲事说下,你也老大不小了,虚着都十七了。”

“好了,你就别说了,他都害羞了。昨天他回来,我在家中提了一句,他都不让我说。”

见柳氏突然把话题转移到杨子航的婚事上来,坐在一边的徐氏把话给接了过来,瞅了杨子航一眼,说道。

听此,柳氏笑了笑,打趣道:“果然都是大人了,一提到亲事都知道害羞了。好了,好了,我不说了。”

“锦夏,领着你子航哥去隔壁找范钦玩儿吧,顺便和范先生说说话。”

以前听三丫说范季卿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估计杨子航和他说话,比较说得来。

所以柳氏就叫道苏锦夏,让她带着人去隔壁转转。

听此,苏锦夏自然应是,领着杨子航就出了门。

“大半年不见,你变了很多。”

走出大门,杨子航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苏锦夏听了愣了愣,等反应过来,笑得灿烂如花,“能得你夸赞,那看样子,我也算得上美女了。”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一章 喜欢的人

苏锦夏这么回他的话,反倒让杨子航愣住了,没想到苏锦夏竟会这么说。

不过说起来,这丫头确实漂亮了不少。

雪白的脸蛋,红润的嘴唇,一双美丽含水的杏花眼,浓黑细长的眉毛,一张小脸裹在火红的狐裘帽中,衬得她越发的明媚。

尤其是大半年不见,这窜上来的个头,将女子的身段显得玲珑有致。

将近十三周岁的年纪,已有了及笄女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