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336)

作者: 独步阑珊 阅读记录

所以这种意外的情况对苏锦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治好治不好眼前的这个人的弟弟,一是靠她的能力,二是这个人能坚持住。

苏锦夏这么说着,并没有给他确切的答复。

这人听了之后一愣,看自家弟弟一眼,没有再继续问道。

处理完这个病症,苏锦夏暂且控制住了他的病情。

然后把病人的哥哥叫过来,问他要了两粒平时病人吃的药丸,稍作问了问,又舔了舔,判断出药物的成分,看向病人的哥哥,“这药很不错,开这个药丸的大夫,应该很有名吧?”

这药很厉害,能够让病人在发病时得到很有利的缓解,这不,发病了一个时辰了,人还好好的。

估计就是这药丸的作用。

“说来这药才开了没多久,是我去渝水县李家求来的。”

听苏锦夏说,病人的哥哥赞叹了一声苏锦夏的厉害,接着如实答道。

然后见苏锦夏不吭声,病人的哥哥咽了一口吐沫,继续说道:“这药丸啊,是李家那个小天才开的。”

“那个小天才看着和您的年纪差不多,也是很厉害的。”

现在的小娃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了,病人的哥哥笑道。

听他这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着,苏锦夏依旧没有理会他,手里写着药方,写好之后递给他,“按照这个药方去药房抓药吧,先喝两天看看效果。”

说着,苏锦夏把写好的药方递给了病人的哥哥。

病人的哥哥把药方给接了过来,小心放好,诚恳谢道:“谢谢大夫了,谢谢。”

虽感谢苏锦夏,但是还是自家弟弟的病情重要,药方已经拿到了,这人就匆匆的离开了大堂。

他人一走,薛缮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姑娘,你有把握治好那人吗?”

羊癫疯现在是很棘手的一种病症,并非是治不好。

曾经也有人治好过,但是几率却是极小,而且同一个治好的人,下一次再去治,也会失败。

所以薛缮有些担心。

而见他担心,苏锦夏却笑笑,“这大夫救人治病,抱着害怕把人给治死的心态可不好。”

说着,苏锦夏瞅了薛缮一眼。

只见他应了自己的话后,脸上明显一僵。

皱着一双眉头,看向苏锦夏,愣了半晌,拱手一礼,才道:“受教了。”

是啊,大夫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去害人。

所以不管病人病症再重也不能抱着治死人的心态。

听苏锦夏一句话,等薛缮回过味儿来,这才发现他前面十几年治病救人的心态实在是太糟糕了。

正文 第七百九十四章 不理不睬

“我这里有一个治疗羊癫疯的方子,你先拿回去看看,有什么问题,再来问我。我还有事,就先回家了。”

见天色不早了,苏锦夏便不欲在医馆多留,就打算先回家。

听她说,薛缮点了点头,把她递过来的方子给接了过来,然后把苏锦夏给送到了门口。

再次回到家中,院子里传来婴儿的哭啼。

不过院子里的气氛却是一片欢乐。

苏锦夏回来之后,并未去陈三娘屋里看看,而是钻进了厨房,打算亲自下厨做一桌好饭菜。

正做着饭菜,多日不进厨房的庞氏也进了厨房。

“我给你四婶儿炖点粥喝。”

陈三娘刚生产完,现在喝粥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等过了今天缓一缓,明天差不多就可以进补了。

听庞氏这么说,苏锦夏点了点头,并未答话,继续低头做自己的饭菜。

见此,庞氏却是个闲不住的,便感慨起来,说着说着,把以前的陈年旧事全部翻出来说一遍。

自然这个话题始终围绕的人是苏锦夏。

庞氏说的就是当初苏锦夏刚出生时,那会儿的事。

“当初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干干瘦瘦的,还黑黑的,哪里像现在这样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这个头比我都要高了。”

也就是从过了年之后,苏锦夏的模样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

身子丰盈了不少,个头也越来越出挑。

这皮肤也越来越白,人也越长越漂亮。

要是她不说自己的年纪,真跟个大姑娘似的。

听庞氏在一旁念叨,苏锦夏并不反感,反倒是在认认真真的听。

可虽听着,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去接庞氏的话,好在庞氏也没打算让她说什么。

她只一个人说着说着就不说了,等小米粥熬好了,端着粥就走了。

“接下来的洗三礼,该怎么办啊?”

晚上的饭桌上,刚晋升为父亲的苏云康立马有了责任感,正吃着饭就问到接下来该办的事情。

“这个交给我好了,等明天你就把这喜事去陈家村通知一声就可以了。”

年轻人什么都不懂,这事当然得由她们这些老妈子操心。

所以一听苏云康问,庞氏二话不说就把此事给应了下来。

而只让苏云康明天去陈家村报喜。

可苏云康一听到这里,就有些为难了。

陈三娘可以来说是被她家里人卖到老苏家的人,所以他们俩成亲之后,陈三娘一直不愿意回娘家。

现在要去报喜,他并不想去,或者也该问问陈三娘的意思才是。

苏云康听了庞氏的话,一脸愁容。

庞氏又不傻,自然知道里面的道道。

“你只去通知一下走个过场,要不然没有娘家人来,到时候也不好看。”

祖上规矩摆在那里,这事摆脱不了的。

“好,我知道了。”

既然都这样了,那去就去吧,反正到时候,不理不睬就是了。

陈三娘生了一个男娃本该是一件喜庆的事,可是第二天,后边苏老大家中就传出来一则死讯。

丁氏身边的嬷嬷,杨嬷嬷自杀了。

今儿一大早,被人发现的时候,杨嬷嬷用白绫把自己挂在了房梁上。

正文 第七百九十五章 什么动机

还留下了一份遗书。

遗书,苏锦夏没见着,但是苏盛超跟她说,丁氏的事情是杨嬷嬷做的,而杨嬷嬷的死,是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锦夏愣了愣。

看向苏盛超,问道:“那天,大堂伯问了大堂伯娘,大堂伯娘是怎么说的?”

“你大堂伯娘那天跟我说,她的病确实是被杨嬷嬷装神弄鬼吓得,但是她总觉得杨嬷嬷做这件事的时候不是心甘情愿的。杨嬷嬷在你大堂伯娘跟前照顾了三十多年,可以来说,是陪着你大堂伯娘一起长大的。”

“你大堂伯娘觉得杨嬷嬷做出这样的事情,好像是有人逼的。”

听苏锦夏终于开口问这件事了,苏盛超也不瞒着她,就跟她如实说道。

说完,见苏锦夏皱着眉头,苏盛超接着问道:“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这件事要是真如大堂伯娘这么说的话,那杨嬷嬷是被谁控制了?杨嬷嬷是怎么被人给控制了?”

杨嬷嬷跟在丁氏身边这么多年,所以阖府上下她的地位也算是半个主子了。

一个这样身份的人,还一直以来跟在丁氏身边,是谁能够控制著她呢。

“杨嬷嬷是被谁控制了,想来这个人,咱们俩心中想的应该是一样的,不过这个人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她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才是这件事的重点。”

听苏锦夏自言自语般的问话,苏盛超知道她虽不知道事情的始末,但也能猜出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

见她不说,索性,苏盛超就戳破这张薄纸,直接说道。

“你是不是也在怀疑这件事是苏锦兰做的?”

见苏锦夏听了他的话后,望着他发愣,苏盛超继续问道苏锦夏。

苏锦夏这回一听,点了点头,“我确实有这种怀疑,但是我却不知道她的动机是什么,还有她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法控制了杨嬷嬷。”

丁氏的病情,苏锦夏确实一直怀疑是苏锦兰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