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47)

作者: 独步阑珊 阅读记录

虽全家人都在,难得是整个院子里清静得很。

苏锦夏回到屋里就爬到炕上,听苏锦月说柳氏早上已经醒了一回,这才睡下。

点了点头,继续问到柳氏的情况。

听她问,苏锦月自然不瞒着她,就把早上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苏锦夏的脸就更黑了。

暗自腹议自己是有多累多懒,大夫一来屋里肯定乱糟糟,就这种情况,她也能睡得下去。

不再说话,苏锦夏便穿上鞋下了地。

伸了伸懒腰,本打算叫着自家二姐去徐婶子家一趟,但看地上的泥土地实在无从下脚,便收起了心思。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如坐针毡

因为下雨,土地太泥泞,直到两天之后,晴朗的天带着和煦的风把地上的泥泞吹得结实。

整个老苏家的人才出门来走动。

苏锦夏一家仍闷在屋里没有任何动静。

这两天柳氏的病在苏锦夏的调养下渐渐好转,但依旧一声不吭,神色有些憔悴。

两天里,他们一家都没有出过二房门。

饭菜都是庞氏让人喊苏锦月去厨房端过来的。

今日天气大好,苏锦夏想着去徐婶子家一趟。

就和柳氏说了一声,之后拉着她家二姐就出了门。

出了门之后,两人直接朝着徐氏家中走去。

快走到地方,苏锦月拉着苏锦夏突然停下脚步,望了前面的宅子一眼,“你来徐婶子家干啥?”

“前些日子,徐婶子说是要教我磨豆腐,这不一直不得空,今天就来看看。”

看自家二姐红晕爬上耳根,脸上有些羞怯。

苏锦夏心中了然,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随口扯了一个理由打发到苏锦月。

苏锦月听了她的话后,眨着一双杏眼愣了愣,道:“既然是徐婶子要教你,那就赶紧去吧。”

苏锦夏的话,苏锦月听了之后,便信了个十足十。

脸上的羞怯瞬间退去,反倒换上一丝欣喜。

虽不知道为啥徐婶子要教三丫磨豆腐,但这是个好事。

学磨豆腐是一门手艺,有了这手艺,以后不管如何,都是生存的本事。

说着,苏锦月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拉着苏锦夏往徐婶子家走去。

“你们来了,快,快进来。”

徐氏今天正在家里挑选豆子,突然见苏锦夏来了,等了两天焦急的心绪终于安静了下来。

赶紧把人迎进来。

把两人让进屋里坐下,接着又亲自端上茶水。

“徐婶子快别忙活了,你要是再忙活,我俩就可要坐不住了。”

见徐氏忙来忙去的,苏锦月坐在凳子上如坐针毡。

苏锦夏看出来她不舒服,想站起身帮忙就觉得不好意思,便赶紧开口说道。

“就你这丫头的嘴厉害。”

她不过是把两人让下,又给两人倒了热茶,并没有忙啥。

现在倒是听苏锦夏这么一说,徐氏愣了愣,笑道。

“好了,我不忙活了,咱们坐下好好说说话。”

知道苏锦夏今天来这儿是来干什么的,徐氏看了苏锦月一眼。

见苏锦夏并不避讳着她,自然,她更是没有资格避讳。

说着,就放下茶壶,在苏锦夏对面坐了下来。

先是问了柳氏的情况,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意见之外,这才把话题扯到做豆腐上。

“前几天卖的豆腐,你也看到了,效果不错,口感也不错。不过这是你的方子,婶子自然不能独吞。今后,这卖豆腐挣的银钱,婶子会分给你三成,你看咋样?”

有了三丫头给她的方子,那以后她磨的豆腐销量必然会大大增加。

而且等名声传了出去,她就把作坊再扩大一半,到时候供应子航考学的钱有了,家里也能富裕不少。

自然,这方子是三丫头的,这卖豆腐赚的利益也应该有三丫头的一份。

正文 第九十五章 雄图伟志

“三成不算少了,可是徐婶子,我把方子交给你,可不是想只得到这么多。”

听了徐氏的话,苏锦夏望着眼前桌上的黑陶茶碗出神。

等过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徐氏,开口说道。

“你要是觉得三成太少,那就四成吧,不过,只能这么些了。”

她自己说完话,见苏锦夏犹豫不吭声的时候,她心中就开始有些打鼓了。

就是担心苏锦夏不满意这样的分配。

果真,还真是不满意。

既然不满意,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再让出一成利来。

苏锦夏既不出力,也不出本钱,这样的分配是她的底线了。

可没想到,她这么说了,苏锦夏却笑了。

“徐婶子,我不是这个意思。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上次来和你说过的话,我说我手里还有许多做豆腐的方子。比如卤豆腐,豆腐皮,豆干,豆腐脑,腐乳,豆浆,豆酱,冻豆腐。”

没想到自己的话竟被徐氏想岔了,更是没想到徐氏是个没有长远打算的人。

苏锦夏这才笑了起来。

不过笑归笑,她还是依旧言归正传。

既然已经选择了徐氏,她就没打算再选择别人。

徐氏没有那样的雄图伟志,那她就推一把好了。

再者,不为了徐氏,也是为了自家二姐。万一,到时候她家二姐嫁入了杨家,也算是给她二姐铺下路子了。

“卤豆腐?豆腐脑?三丫头,这……”

听苏锦夏一连串爆出来的豆腐名,徐氏愣了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等她想到那日苏锦夏领着苏锦笑来,所说的话。

徐氏瞬间恍然大悟。

“我想把豆腐生意做大,大到不止局限于青山镇,不止局限于东安县,绥州府,我要把它做大到整个北地,甚至整个晋国,让整个晋国的老百姓都知道杨氏豆腐。”

见徐氏听完她的话后,一脸纠结的看着自己,说话吞吞吐吐的。

想来是心中是难以遏制的激动。

苏锦夏见此,接过她的话来,这句话虽说的平白直叙,没有豪言壮语的气魄,但却如重石一般敲击在徐氏的心头。

愣了良久,按耐住激动的心情。

“三丫头,这些豆腐的做法你真的都有?”

把豆腐做到全国各地,让整个晋国的老百姓都知道杨家豆腐。

这话要是搁在之前,徐氏万万是不信的。

可是听了苏锦夏的话,再想起那改善过的,口感比之前好上数百倍的豆腐。

徐氏信了。

若是三丫头有那些她说不上名字来的豆腐方子,她就算没有什么雄心壮志。

也有些激动,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去做。

没错,要是三丫头说的话是真的,她就是豁出去了,也要大干一场。

此刻,徐氏只觉得自己身上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干劲。

“我说了有,自然不会撒谎。不过这利益分配,我们倒是要好好谈一谈。”

其实不用想,苏锦夏就知道要是这些豆腐种类全部都生产出来,不出三年,这些利益是有多么的可观。

这么大的利润,徐氏说的四成,苏锦夏也觉得有些少了。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五五分成

即使她一点儿力气都不出。

要知道,这做豆腐的生意,她完全可以自己去做。

但是她重活一世,先是求得吃饱穿暖,然后就是闲散逍遥一世。

她有的是做生意的点子。

能少分出去一些,就分出去一些。

“现在四六分,你六我四,一年后,咱们五五分,如何?”

见徐氏听完她的话后,正思量,好似是一直犹豫不决。

苏锦夏见此,也不等她开口,便把自己心中的打算说了出来。

虽说有这么多的方子摆在眼前,但这生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得慢慢来。

所以第一年,主要的还是做豆腐生意,至于其他的生意,一步步增添。

再者,第一年是刚起步阶段,投入的不管是银钱还是劳动力都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