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739)

作者: 独步阑珊 阅读记录

孩子第一天没有吃东西,所以到了第二天吃的第一口奶就是她的。

现在也一直是,所以苏锦夏还是很开心的。

累归累,她心里舒坦就行。

苏锦夏跟苏六娘说着,苏六娘听了她的话,也不再劝了。

现在她看起来状态不好,不过等日子久了就好了,反正她家三姑娘是大夫,应该不要紧的。

洗三过去之后,家里人就开始忙着过年了。

今年的冬天,老天还算是给面子,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雪。

等到了过年,竟是一点雪都没有下,只不过不下雪,这里的冬天依旧很冷。

没了赵子祁的年,这个家里依旧过得热闹,可最落寞的两个人莫过于大长公主和苏锦夏了。

赵子祁一走大半年,到现在依旧了无音信,这事搁在谁身上,谁都着急。

“锦夏,要不等过一阵子,你跟我去京城住一段时间吧。京城那边好打听消息,总比在这里等着强。”

吃过年夜饭,大长公主来到苏锦夏屋里,跟她说着话。

这几天,苏锦夏不说,她也是看了,这丫头心里焦躁得很。

于是便想着过来劝劝她。

“也好,等出了正月再没有消息,咱们就去京城。”

要是这话搁在她生产前,跟她说,她肯定一百个不愿意。

因为她想着要是有消息,肯定就有了,在哪里都一样,可是现在……

要是出了正月还没有消息从南边传过来,还是去京城吧。

大长公主说的不错,京城那边好打探消息。要是继续留在这里,估计再待一段时间,她能急死。

正文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大办特办

“那好,咱们再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且把心放宽一些。你应该知道,现在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大长公主听苏锦夏同意了,脸上并没有多少欣喜,依旧皱着眉头,安慰了苏锦夏一句。

其实她的担心,并不比苏锦夏少。

之前,她不是没有写信问过李璟琰,可是就连李璟琰也是一点儿音讯都没有。

唯一的音讯停留在了几个月前,一封秘密来信,说是让南阀大军,静观其变。

大长公主劝了苏锦夏,便离开了。

日子慢慢过着,到了大年初二,因安氏不在了,柳氏也没有必要回柳家屯走什么娘家。

一家人就在这一天招呼了姚富成一家人。

日子很快到了初七。

初七这天是初七的满月礼,恰巧的是这一天还是苏锦夏十七岁生辰。

这么好的日子,以柳氏和大长公主的意思,那就大办,大办特办。

虽是过年,县里镇上集市都还没有开。但是苏家哪里会缺东西,家里有蔬菜大棚,还有专门的畜牧场,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初六那天杀了八头猪,宰了二十只羊,只蔬菜拉了好几车。

流水宴打算摆上三天,每天两个时辰。

村里人受了不少苏锦夏恩惠,几乎每家每户都过来帮忙,一时间倒是热闹的很。

到了初七那一天,家里更是热闹,送礼的人,接连不断。村里人,生意上的人,还有大大小小听了消息赶过来的官员、富甲。

一时间,苏家的门槛儿都差点儿没踩碎。

不过,这些人只能到达前院,除非和苏家关系好,或者是身份尤为贵重的人才能进入后院。

前院和外面热闹成什么样,苏锦夏能别人嘴里能体会得到,但是她一点儿出去看看的打算都没有。

反倒老老实实的窝在屋里休息。

现在的她身子已经恢复如初,抱着孩子在屋里玩。

初七满月了,身上的红早就没有了,焕发出晶莹的白,小脸儿也在渐渐长开。

逢人见了,都夸她长得好看。

孩子也听话,很少哭闹,反而你一逗弄她,她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姐,把小七给我抱抱吧。”

苏锦夏刚抱着孩子喂过奶,苏锦笑就凑了过来,顶着一张娇俏的小脸,看着苏锦夏,伸手就想要抱孩子。

刚开口,柳氏就把她的手给打了回去,瞪了她一眼,“上次给你抱,差点儿没把小七给摔着,你现在还要抱。去抱六六吧,六六正没有人跟他玩儿。”

苏锦笑十四了,不对,翻过年已经十五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大大咧咧的。

上一次孩子刚生下来给她抱,差点儿没摔着孩子,自此,她被柳氏禁止出现在孩子三尺之内。

现在她好不容易凑过来,看着苏锦夏怀里可爱的小姑娘,她着实心痒。听柳氏不让她抱,她满脸的不愿意。

“好了,给你抱。不过,你要坐在沙发上,不许起来。”

苏锦夏也是担心她把孩子给抱掉下去,因为苏锦笑着实让人不省心。可是见她委屈的模样,苏锦夏也是心软,只好退而求其次。

正文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挺顺利的

“好,好。”

苏锦笑本来心里还挺不舒服的,但是现在听苏锦夏这么说,她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三姐能让她抱抱她的小侄女就行,管它是不是要坐着。

应了一声,她立马就坐了下来。

见此,苏锦夏无奈的摇了摇头,把孩子递给了她。

苏锦笑稀罕孩子,云歌也稀罕,见苏锦笑抱着,她也跟着凑了上去。

两个人一起逗弄那小小的人儿。

苏锦夏在一边坐着,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二人。

就算苏锦笑再喜欢孩子,也有玩腻的时候,抱了有一刻钟就把孩子还给了苏锦夏。

苏锦夏倒是毫不客气的把孩子给接了过来。

初七的流水宴一直摆到晚上。

等苏家快要吃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几个人,正是从牧州府匆匆赶来的苏锦月一家,还有杨翠。

去年北方的战乱平定之后,他们就离开了。

“年前我就收到娘给捎过去的信儿,本想着年前就来,可总归是要过年了,就定在了年后。”

一进屋,苏锦月就来到苏锦夏身边,把身子烤暖和了,这才接过孩子,一边抱着,一边跟屋里的一群女人说着闲话。

“二姐辛苦了。”

从牧州府现在坐马车少说也得七八天时间,这才几年?肯定是马不停蹄的往这边赶来的。

想想,苏锦夏还挺心疼的。

尤其是身边还跟着两个一岁多的小孩子。

两个孩子早就已经会走路和说话了,此刻两人坐在沙发上,挨着苏锦月,大眼瞪小眼看着众大人们说话。

“辛苦啥,路上都挺顺利的。”

听苏锦夏这么说,苏锦月能明白她的意思,看了她一眼,淡淡的笑笑。

“是啊,路上确实挺顺利的,你是不知道,月姐一跟两个小家伙说此行是带着他们来看小妹妹的。你是不知道,他们俩一路上是有多乖。”

接话的是杨翠,如今她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

身姿窈窕,模样也比以前有了很多的变化,主要是一身的气质,一看就是经历过风月的洗礼。

“小宇和阿芷可真乖。”

听杨翠这么说,苏锦夏笑笑,看向两个小娃娃,夸赞道。

“谢谢三姨夸奖。”

被苏锦夏这么一说,本来还处在懵懂中的阿芷看了苏锦夏一眼,奶声奶气的跟苏锦夏道了一声谢。

说的苏锦夏心都软了,朝着阿芷招手道:“阿芷过来让三姨抱抱。”

说实话,她和这两个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血浓于水,看着这两个孩子,苏锦夏打心眼里想要疼爱一番。

阿芷见她招呼她,倒也不认生,一双灵动的眸子看了一眼苏锦月,在得到苏锦月的允许,慢慢下了沙发,走了过来。

三天的流水宴,很快就过去了。

苏家也重拾以往的安静,苏锦夏每天除了看孩子,还是和以前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时间,日子过得还算是舒坦。

苏锦月一家人在家里待到了正月十六,正月十七一大早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