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为受害者(209)
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斤羽陪着池宇去公安局,池海洋也被司机送过来。
有位警官拿出证据袋,里头装着的是一件血衣,一把带血的匕首,还有一块女士手表。
池海洋一眼就认出手表,“是我妻子的遗物。”
说完就捂住双眼,痛苦的坐下。
没有人想面对痛苦,可有时候,你必须面对痛苦才能继续走下去。
片刻之后,池海洋抹了抹脸,正色道:“非常感谢你们,作为家属,在你们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我们想知道更多的进展。”
池宇的手和斤羽紧紧握在一起,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
这件血衣和手表是在孟长杰名下的一间公寓里搜到的,这间公寓就在深城,是他早年间用一个极为亲近的朋友的名字买的,只要朋友不说,没人会知道这间公寓是他的。
但看过报纸,老朋友的儿子坐不住了,老朋友不肯出卖孟长杰,但老朋友的儿子却害怕惹上官非。
干脆瞒着老爸,上公安局报告来了。
于是这间公寓被查抄,里头有好几个保险柜,无一不是金条现金和珠宝,甚至美元都有好几箱。
但有一个保险柜的东西最特别,只存放了一包用塑料袋装好的衣服。打开一看才发现,是一件类似实验室工作服的白大褂,只是上头沾满了血迹,还有一块女式手表,最关键的是,还有一把带血的匕首。
虽然过去了十几年,但因为保存的好,血迹没有失效,拿去鉴定的结果,正是陈淑芬的血迹。
孟长杰见到血衣,铁证如山,只能交待。
当年的谋杀案,是周四化动的手,他穿着工作服,杀人之后,将血衣匕首和手表卷到一起,递给在公路边等着的孟长杰。
孟长杰开着货车,光明正大的出差去了外地。
按他们的计划,是让孟长杰开车到外地后,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血衣一烧,手表一砸,匕首找个水塘一扔。
警察就算再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这些东西在报案之前,就已经运去外地销毁。
但孟长杰不仅没扔,反而收藏起来,恐怕也是防着周四化一手,有个万一的时候,可以当作自保的手段。
“这就是犯罪份子,他们永远不可能真的互相信任。”
干的就是违法犯罪的事,为了钱什么都敢践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朋友,又怎么可能对朋友忠心耿耿。
无非是一个利益团伙,因利而聚,利尽则散。
所以,人防人也就一点都不意外。
“匕首上有周四化的指纹,还有孟长杰的口供,哪怕他不招,也一样能定罪。”
池海洋双手握住警官的手,“非常感谢。”
其实周四化做的事,无论他供不供出这桩杀人案,也是死刑无疑。
但,这对于被害者家属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三人都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开,这么多年过去,真相终于揭开。池海洋上自己的车前,转身拍了拍池宇的肩膀,才坐了进去。
池宇依然和斤羽十指紧扣,直到上车。
斤羽选择开车,让池宇坐在旁边缓一缓情绪。
池宇忽然就开始讲起自己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他调皮捣蛋母亲拿着棍子在后头追,种种事情虽然过去了许多年,但他一直都记得很清楚。
“如果我都不记得,就没人记得了。”池宇对于母亲案子的执着,就是源自于,如果他都不执着,那就真的没人会去为她做这件事了。
斤羽停车,抱住池宇,此时忽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
赶紧开车回到家中,斤羽有些担心的看着天色。
“没关系的,深城的天气就是这样。”
斤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是担心天色,她只是在想,隐藏在小说里的暗线,是不是就是这桩隐秘的大案。
如今案子都破了,她和池宇也活了下来,对小说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
她已经很久没有梦到另一个世界了,两个世界是不是就此断开联系,是不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第123章 外婆
池宇的同学很给力, 从国外寄了一个大包裹过来,里头全是杂志和报纸。
斤羽拿出来翻看,她的英文也就普普通通的水平,好在也不是什么专业性很强的报纸, 都是面向普通民众的, 所以读起来压力不大。
看完直接就是两眼一黑的程度, 好在斤羽有心理准备, 才能压住心里的愤怒。
把报纸上江瑶写的文章标出来,找机会给了林莫兮。
林莫兮看完气得胸口不断起伏,愤怒道:“她怎么可以颠倒黑白, 信口雌黄。”
斤羽耸耸肩, “如果说政府有对不起的人, 可以说对不起农民,也可以说对不起下岗的工人,但绝没有对不起贪官污吏,更没有对不起那些靠廉价工资统一大市场赚到钱的资本家。”
江瑶之所以能为报社工作, 唯一的价值就是她是华人, 用曾经中国人的身份,来抨击曾经的祖国。
她住的豪宅,坐的豪车, 每一分都是民脂民膏。但她却觉得这些,是她应得的。
林莫兮彻底绝了出国的念头,如果出国所谓的工作, 就是写这些昧着良心的文章, 她才不要出去。
两人吃饭的时候, 听说池宇也会过来,林莫兮的身子莫名的僵硬起来, 下意识的就想找借口逃离。
周四化是杀害池宇母亲的凶手,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和你没有关系,甚至和周泽也没有关系。”斤羽按住她,“难道你想一辈子,都不和他见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