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反派失败后(252)
她笑眯眯的为魏清置了席位,安排上好酒好菜,两个互啄的菜鸡这才缓和了神色。
“我原想着,路上寻着王妃,能捎上一程,结果追了一路都没追上。”
魏清豪饮一口酒,有些不解,
“我记得王妃不是乘马车去的无念山吗?那马车能有那么快?”
陆蔓笑容有些僵。
是准备用来和薛望清私奔的宝马。
薛望清没有来,但不管薛望清来不来,她都已经打定主意要回来了。小书童带回来的、李挽的那句“多谢”,明明只有两个字,但不知怎的,她好似听见了李挽的不舍爱意和无助挣扎。
所以,她在最后关头改变了决定。
不过,这些事情,陆蔓并不想让李挽知道。她起身布菜,转移了话题,“这是府里自制的年糕,魏郎尝尝。”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玲珑笑声,
“巧了,我也给王妃带了年糕来。”
商嫣身披赤红斗篷,婷婷多姿走近雪地,领口一圈细密的白狐毛,趁得她越发明艳。
她身后还跟着两人,是王迟和夫人,都规规矩矩的站在廊道下向李挽和陆蔓问好。
陆蔓赶紧给三人看了座,商嫣笑盈盈的解释说,“我去寻王夫人庆贺冬至,正逢她二位要来王府看望王爷王妃。王夫人听闻王妃嗜甜,做了好多糕点,我便想着一道来热闹热闹,跟着王妃沾沾光。”
陆蔓感激的向王夫人投去微笑。
王迟跟着一本正经的解释,“今日太极殿上,王爷似乎心绪不佳,卑职担心有什么差错,斗胆前来拜访,也有些事想与王爷商议。”
他这话虽然说得小心翼翼,但李挽听得出来他的关心,和颜悦色的点点头,
“无妨,在座都是信得过的,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王迟左右瞧了瞧,“是关于任命各州台使一事。”
“台使?”陆蔓疑惑的看向李挽。
李挽点点头,“嗯,有夫人和梁刺史相助,扬州政绩卓越,陛下下旨,在十三州推行扬州那套政令,拆宗府,迁流民,分荒地,盘查人丁,规范租调。
“这事交由各州刺史实施。除此之外,御史台往十三州排出台使,监察各州政务,严防世家豪族囤积良田农庄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李挽所述的这法子,本该由后代开创,带领下一个朝代走向鼎盛。
但因为陆蔓的铺垫,它被李挽提出来了,比本该出现的时代早了近百年。
如果按照这法子推行下去,可以预见,大梁一定也能迎来盛世。
陆蔓高兴得说不出话,眼中笑意越来越盛,看得李挽都不好意思起来。
“怎么了?”
陆蔓凑到他耳边,悄悄竖起大拇指,“王爷真棒。”
李挽哼笑着一把握住她的小手,“彼此彼此。”
魏清被酸得没眼看,赶紧换了话题,
“那既然陛下政令已决,王郎还有何事迟疑呢?”
王迟思虑片刻,斟酌说道,
“政令虽好,但恐怕难以实施。各州刺史养尊处优已久,多半不愿轻易改变。陛下希望台使能够督办,且不说台使有没有能力督促刺史,首先,这台使的人选,就很难以确定。”
说白了,谁愿意被调离建康,去做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拆宗府、查人口、分荒地,这桩桩件件都是在瓦解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些豪族世代盘踞在当地,能那么轻易罢休?哪家好人敢去碰这钉子啊。
李挽听懂了王迟的言外之意,目光一点一点幽深,
“嗯,确实难办。”
他指尖摩挲着陆蔓的手背,半晌,突然抬起头,
“那不如,就由本王亲自去。”
众人皆露出诧异的眼神。
李挽淡笑,“本王处理过扬州,将世家敲打了一遍,自诩有点经验。就由本王来教教给御史台这些夫子吧。”
王迟赞同,“王爷出马,自然稳妥无虞。但这就有另一个问题,王爷去哪一州呢?”
不论挑了哪里,都会像是针对那州府一样,恐怕也不妥。
几人轮番出起主意,众说纷纭,却都没有一个满意的。
正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走进院落,
“这好说,去北关。”
来人音色娇俏,步履雀跃,小皮靴踩在雪地里,蹬蹬作响。
“公主?你怎么来了。”
王迟和夫人不认识此人,在陆蔓的询问中,才反应过来她是北国来的虞灵公主。
虞灵几步走到陆蔓和李挽席案边,笑着提议道,“去北关,送我回北国,名正言顺。”
借口是个好借口,只是……
李挽挑挑眉,
“你事情办好了?就要回北国。”
虞灵两手一摊,“我就是来庆贺你大婚的。如今礼也送了,王妃也见了,你两瞧着,一时半会儿也生不出胖娃娃给我玩,我不回去,留在这儿做甚?”
李挽对她的玩笑没有反应,反而目光却若有所思,看起来,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王迟也很是犹豫,
“北关在雍州,雍王殿下封在雍州,素来不喜朝廷去人。王爷贸然前往,会不会不妥?”
“该来的躲不掉,听说三皇子的兵马最近很不安份,关隘来往的北国商贾少了大半。
公主希望我们去北关,本王恭敬不如从命,去瞧瞧我这位好皇侄也好。
意下如何?公主。”
李挽仰头看向虞灵,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陆蔓看见,虞灵那双被灯笼照亮的眼睛,明显心虚的眨了眨。
李挽也没有太为难她,哼笑一声,目光落在她身后,“他呢?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