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名医成长手册(65)

作者: 于星火 阅读记录

周怀德的神情从质疑,到沉默,到哀伤,只不过一瞬。

他低下头,自嘲地笑。末了,他看向杨学之道:“好,我会好好考虑的。今日多谢你,学之。”

第二日饭后,谢家的马车准时停在了杨家医馆门口。

谢静仪的女使与家中一名管事妈妈、一名小厮一起来接张善云。

入了谢府,昨日见到过的女使抚琴在门口等候,见张善云来家,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张娘子可算来了,今日姑娘大好,大娘子十分高兴,正在姑娘院子里等您呢。”

张善云向她点头致意:“好,抚琴姑娘可否告知大姑娘昨日到今日的情形,还请事无巨细。有些细节若我当面问谢大姑娘不妥,令她心觉尴尬,所以想请你告知。”

女使低头行了个礼说:“姑娘昨日将煎药服下之后,便觉饮食之后不再反胃呕吐。今日晨起后出恭两次,神色教昨日好了许多,直至方才,再无呕吐腹泻。”

“好,有劳了。”

入了谢静仪的房间,谢氏大娘子正在房中静候,见到张善云来,即刻恭敬起身招呼:“张大夫来了,快请。”

“大娘子安好。”

张善云行了礼,来到谢静仪床前,与谢静仪相□□头致意。

谢静仪神色恢复许多,淡淡的唤了一声“张大夫”,低头颔首作为礼数。

张善云坐在床边,又取出手枕与丝帕为谢静仪诊脉。

“大姑娘脉象不若昨日之弦长,可将昨日药方里的赭石改为赤石脂五钱、苏子二钱。赤石脂可降胃镇冲,又能加固下焦之力,服之十日便可恢复日常饮食,不再呕吐滑泄。”

张善云说罢,以笔墨重新写下新的方子,交给女使。

谢母正恭敬聆听。

善云又对谢静仪和谢氏大娘子说:“大姑娘此证并非难症,且先用药,每日煎服一剂,连服十剂便可痊愈。十日后,大姑娘可再到杨家医馆复诊。”

谢静仪有了力气,坐着躬身道谢:“多谢张大夫。我听说张大夫擅长女子妇人之病,不仅曾救葛家六娘一命,原在江宁府时便已名声远扬。”

“大姑娘谬赞,只是病人恭维之词罢了。”

谢静仪的神情有些欲言又止,她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向她点了点头,于是她又看向张善云:“张大夫,静仪还有一事相求。”

“大姑娘请说。”

“静仪婚后三年,一直未曾生育,这是我心头一块大石。想请大夫为我诊治,我……是否还能生育?若我真的无法生育,那我也可去回复婆母,为官人纳妾。”

谢静仪说完,神情略显落寞。

张善云视之不忍,劝道:“大姑娘还如此年轻,等此番病好之后,再来医馆复诊,我到时候为姑娘开几方调理的方子,可助大姑娘怀孕得子。”

谢静仪和谢母都看向张善云,难掩激动问道:“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

谢母激动得直落泪,走到床边搂着女儿,二人一同落泪,然后又笑起来。

张善云在应天府为谢静仪诊治的同时,她的老家江宁府上,王姨母和沈姨父家中此刻也因着子孙后代的问题而愁云缭绕。

丁润娘已经喝了大半年从高舅舅那里开的助孕补药。

寒食节期间,丁润娘与沈福广夫妇二人还一同去了庙里烧香,请求菩萨保佑两人能得到一个健康聪慧的孩子。不论男女,丁润娘都觉得心满意足了。

沈福广见到妻子喝着汤药难受得烧心,觉得不忍,也曾私下对她说:“润娘,也不知晓高舅舅的方子是否有效,若是实在不行,咱们再找其他大夫看看吧?”

丁润娘摇头说道:“看其他大夫也是一样,开一堆的药,也未必见效。再说吧。”

沈福广皱起眉头道:“如果善云表妹在这,或许她瞧这些女子的病更在行些。”

丁润娘点头问:“我听说丽贞在应天府也还没有生子,不知她有没有请表妹看过。”

沈福广憨厚地摇了摇头。“丽贞的信里也没说啊,应该没有去看吧?”

丁润娘笑了:“这种私密的事,难道丽贞还会写在家书里到处说啊。”

收起笑容,她又开口劝道:“官人,不如下次你也去请大夫看看吧。我们多年无子,我也喝了这许多药了……”

丁润娘的话未说完,却被这时突然走进她房间的王定美打断了。

王定美气急败坏,媳妇怎么能怀疑福广不育呢?这不是咒他们沈家绝后吗!“我儿能有什么问题,你自己生不出蛋来,还要赖到我福广的头上不成!”

丁润娘撇过头去不说话。

沈福广见到母亲怒气冲冲的进了门,想是他俩的对话母亲都听到了,忙转移话题说:“啊,娘,饭做好了吗?我看看今晚吃些什么菜,走走走。”

说着,他推着王定美出了房间。

走老远,丁润娘还听见婆母在那里骂骂咧咧的。

“花了这么多钱喝药看大夫,自己不能生,还要赖我儿子!”

忽然她脸上起了一丝自嘲的笑意。

沈福广是个好儿子,好官人。

却也不是良人吧。

沈福广确实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护着她的。但这种护着也仅仅止步于把自己的母亲从房间里请走,其他的话一句也不会多言。

即使有时候她忍不住和婆母吵起来,沈福广也不会为她在婆母面前说几句辩解一番。

她生活中的盼头,只有每日喝汤药,求菩萨保佑,求观音送子。

这般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