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河山(双重生)(179)
“修罢。不过我还得去找找她先前寄来的信,好些日子不见来信,都忘记她眼下住处了。”
“此事不急,待我们见过陛下再做也可。”
程元帅同意,往嘴里送进一块炒鸡蛋。
第085章 第八十五章
君主仍在议事, 程元帅和夫人便跟随内侍在偏殿等候。两刻钟后,春喜总管前来,请二人入御书房。
御书房中, 君主闭目暂憩,听得通传,抬眼望去, 面上总算是有个笑模样。
“赐座。”
程元帅夫妇谢恩, 在陛下下方左右坐好。君主坐直身子,问他二人因何事入宫。程夫人正要开口, 听得外头又响起一声通传, 先前离去的户部尚书去而复返, 行色匆匆。
“何事惊慌?”君主收起笑容, 端色问他。
户部尚书忙躬身行礼, 见程元帅夫妇在,也同他们颔首致意, 这才回道:“微臣收到灾区那儿快马加鞭来的消息, 便赶快来禀告陛下。”
“呈上来。”
户部尚书称是,将手中信件送上。君主启封速览, 眉头倏然皱紧。
“信中提到的东西呢?”
户部尚书回说正在户部进行检验。
“孤要亲自瞧瞧。”
户部尚书领命,程元帅夫妇毫无头绪, 但还是遵从君主命令,紧随他往户部库房去。库房里停着好几人,议论纷纷,听得君主前来, 皆恭顺行礼, 不敢再发一言。
户部尚书道明来意,侍郎赶忙着人去取东西。为求物件完整, 他们还刻意将之装进一口小木箱中。
君主眼见户部尚书将手伸进布袋中,捧出一手花瓣。
户部尚书:“陛下,这便是信中所提的异常。”
“可查出是何物?”
侍郎道:“回陛下,是青姜花。”
闻听此言,程元帅和程夫人对望一眼。
照他二人记忆,这东西应当早就被限制种植,每年产量均由户部下属的司仓郎们统计入册,且收成大多收入太医院,仅有少部分流入民间。
饶是流入民间,对于它的买卖和使用,也有专门制度。如今这样多的青姜花现世,而且还出现在灾区米粮中,着实惊奇。
尚书将手中花倒回袋中,召来等候已久的两名司仓郎。
司仓郎们手捧厚厚的册子,“陛下,根据记载,近两年青姜花并没有出库记录。下臣等昨日加班加点盘过库存,同样没有缺失。赈灾所用的米粮中,也只有这一袋里发现青姜花的踪迹,城郊粮仓里也未见问题。”
“既无问题,这些东西又是从何而来?难不成是凭空变出来的?”
户部尚书回道:“赈灾米粮从出库到入灾区,全程皆由大皇子殿下监管。眼下出了这样大的事,还请陛下准允,请殿下来此共议。”
“去宣他过来,莫提此事。”
身旁内侍领命,急急离去。
另一名侍郎道:“陛下,臣有话想禀。”
“准。”
“此事会否是有人刻意陷害?殿下贤德,难免遭人妒恨,这些米粮自出库到运送至灾区,期间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若是想要算计,终究有法子。”
君主静声听着,不言。那回话的侍郎心头一紧,更是大气不敢多喘。
经过些时候,君主道:“先合上罢。”
户部的人领命,很快将箱盖合好。
一刻钟后,大皇子匆匆赶来,见此阵仗,不由得放慢脚步,走到君主身旁问安。
“来了?”君主面上似笑非笑。
容骁问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君主道:“方才听户部尚书提及此次赈灾米粮数量不对,孤忆起此事由你全权负责,便召你来问问。”
容骁一听,忙道:“父王,此次赈灾米粮皆是由儿臣逐一清点,足称足量。户部的司仓郎也在,其手中册子可为儿臣作证。”
他说完,下意识看向相识的司仓郎,却见对方神色有异,心中更是紧绷。
“从出库开始,所有米粮你都一一核验过?”君主问。
容骁道:“是。前几年发生过恶吏以次充好之事,故儿臣这回不敢怠慢,每一袋米粮在出库前都经儿臣亲自查验,确保无误方可放行。放行之后,儿臣担心旧事重演,特请羽林军、天鹰卫和一队辛将军麾下将士联合护送。”
“骁儿着实谨慎。”
“多谢父王夸奖,此乃儿臣职责所在。”
君主收起笑容,眸光带上几分冷冽,“你既亲自查验,那米粮中为何会出现半袋青姜花?”
“什么?”容骁险些有些站不住,“这不可能。”
“打开。”
户部尚书领命,重新打开箱子。
君主瞧着自己强作镇定的儿子,“去看看。”
那些青姜花再度出现在户部尚书手掌,颜色依旧鲜丽,容骁的脸却是霎时苍白。
“父王,是有人蓄意陷害!”
君主道:“是你亲口称每一道程序都严格至极,又如何陷害?”
容骁想了很多,每一个推测都站不住脚。
若说出库前被人掉包,便坐实他治下不严。若说是运送途中出的差错,便是在质疑护送的三路将士,这三路将士中有两路直属君主,质疑他们就是在质疑君主。
至于送达灾区,那更是无法,到达灾区后,每一包米粮开封前都会有至少三名专人查验,专人排序随机,往往是谁有空谁去,除非买通所有查验的官员,不然根本无法保证能顺利调换。
可查验官员中包含护送米粮的三路将士,每次查验时必有三路人马中的一路,饶是再怎么手眼通天,都没法收买他们。
思来想去,这根本就是个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