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河山(双重生)(181)

作者: 南十椿 阅读记录

“娘娘,这话在宫里说说便是,可不能传到陛下耳朵里。”

姚贵妃道:“本宫知道,就是气不过罢了。安神茶呢?怎的还没送来?”

“奴婢这就遣人去催。”

*

画棋吩咐过甄姐姐调查事宜,动身前往辛府。正值辛府要做春团,她便带着蒙霜一道协助。

“这样一看,总觉得像是回到了程府。画棋姐姐备菜,蒙霜揉面,饮月和馅,还有几名小丫头帮着打下手。”程君顾笑着说。

蒙霜跟着笑,“小姐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如此。”

饮月提醒蒙霜边上小丫头少加点水,回道:“有些事看上去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

“譬如,饮月又把糖看成盐了。”画棋道。

饮月怪叫一声,忙低头去看手边的罐子,果然出错。好在她加的不多,还能补救,不然又要抱头痛嚎。

蒙霜哈哈笑,“一年四季,饮月姐姐能放错糖盐的日子起码得有一季。”

饮月嗔道:“你就胡说吧你,看我等会儿不撕烂你的嘴。”

“小姐,画棋姐姐,你们听听,饮月姐姐要撕我的嘴。”

程君顾压低声音,故作深沉,“是谁要对我们蒙霜动手?”

蒙霜忙说是饮月。

程君顾又道:“饮月?那我可不敢治她,我怕她往我的糕点里加盐。”

饮月被她们一来一回的互动气笑,威胁道:“你们再这样,我可真加盐了。”

程君顾说:“加吧,反正到时都给大哥他们吃。”

画棋憋笑回答,“你倒不怕他们报复。”

“他们总说夫君要庇护妻子,正好给他们这个机会。”程君顾道。

饮月道:“阿弥陀佛,可莫要让我当坏人。”

程君顾闻言,又笑了起来,余下的人也跟着笑。

等春团上锅,画棋才悄然请走程君顾,二人就近找了间空房间,进屋时还命丫鬟严加看守。

“画棋姐姐,可是出了什么事?”甫一坐定,程君顾便关切发问。

画棋把婆婆交代的事与她说了。

程君顾讶然,问道:“怎么突然要查这个?娘可还有说别的?”

“母亲说那些青姜花藏在赈灾米粮中,如今陛下暂时禁了大皇子的足,以候审理。”

“赈灾米粮?”

画棋点头,神色肃穆,“阿顾,此事多有古怪。”

程君顾思索几息,问米粮来处。画棋想了想,回道:“大多来自国库,小部分由民间商人赞助。”

这种赈灾模式在南朔不算罕见,商人往往会借天灾人祸宣扬一波名声,有时还能得到朝廷恩赏。虽说恩赏的价值大多时候远远低于他们消耗,可有朝廷背书,顾客自会慕名而来。

“姐姐可知晓那小部分的来处?”

画棋道:“若我没记错,那些米粮会集中送到白石桥,确认无误后,再统一由官方运货车输送至灾区。”

“白石桥?”

画棋见她面色有变,直问是否有什么问题。程君顾摇了摇头,“画棋姐姐,你说,有没有可能在白石桥那儿就被掉包?”

“依照大皇子的说法,每袋米粮他都亲自查验,如有问题,当场就会发现。要知道t,青姜花在我国可是限制品,他断然不敢冒着这样大的风险私藏。”

“那青姜花又是从哪里来的?”

画棋摆头,“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程君顾沉思片刻,又道:“姐姐,以下是我的推论,作不得数,你随便听听就是。”

“你说。”

“有没有可能,在大皇子检查之后,又有人潜入仓库,把青姜花藏在其中一袋米中?目前按你的说法,赈灾米粮里只有那一包出现青姜花。毕竟在我国出现的青姜花份额只要超出国库现有额度,哪怕是多一朵,就能问罪。”

画棋细品她的发言,“有些困难。但我会把你的想法告知母亲,不过,我还是觉得应当不会有人会冒这样的险罢?首先,这用于陷害的青姜花本身就没法入城,你说是不是?”

“死局。”

画棋点头,赞同她的想法。

晚饭过后,程君顾尽地主之谊,欢送来蹭饭的哥哥嫂嫂们。接着,急切拉辛琰回房。丫鬟们只当是闺房之乐,不大在意,照例忙自己手中的事。

辛琰在桌前坐定,讪讪道:“外头天都没黑,何必这般心急?”

“你想什么呢?”程君顾在他身旁坐下,脸上因着赶路冒出的红晕更深两分,“我要跟你说正事。”

“什么正事?”

程君顾把下午画棋与她说的事一股脑儿都说了,辛琰听完,平静回复,“他要是失势,对我们来说难道不是好事?”

“是好事。但我或许知道真相,而且还可能深陷其中。”

辛琰瞪大眼,“阿顾,总不能是你干的罢?”

程君顾直摇头,“可,可我去过白石桥。虽说当时掉落在那儿的香囊已被寻回,可我担心容骁会借此发难。”

“你是不是知道这事是谁干的?”

程君顾凑近身,小声道出一个名字。

辛琰道:“他?但他与容骁无冤无仇,为何要做这种事?”

“不知道。”

“慢着。你刚才说香囊已寻回,我有点担心。阿顾,你有没有想过,这有没有可能是容骁自导自演?”辛琰眸色深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盘棋下得可太久远了。”

“假设是他所为,那他是什么时候策反的无为道长?”

“谁?”

程君顾重新念了一遍名字。

辛琰有些不可置信地凝视她,“无为道长?他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