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河山(双重生)(185)
“想到件事,方才席间聊得热络,一下子忘记了。”
程君顾认真抄写,随口回问是什么事。
“高家父子的判决下来了,流放边地。季子骞将功抵过,暂判十年牢期。”
程君顾:“那无为道长的事,可是禀告陛下?还有,大皇子那件事有眉目了么?”
“无为的事没说,等他回来之后,我们直接带他去见陛下,不比干口上报更有效?至于大皇子么,还在查。对了,还有件事,应当是个好消息。”
程君顾好奇。
“鸣沙收到飞鹰送来的家书,狮月城使臣已然出发前来南朔。”
“有说来做什么吗?”
“倒是没写。不过我想很可能是跟饮月的婚事有关。”
程君顾道:“突勒的效率还挺高。你说,狮月城城主会答应这门婚事吗?”
“要是不答应,他派使臣来干嘛?总不能是来宣战罢?为了一个小小女子就撕破脸,那个城主不至于老糊涂成这样。”
“这倒是。而且,要是真的打起来,狮月城不见得能打赢我们。”
辛琰道:“是肯定输。狮月城那点本事我还不知道,前世不就对战过。能出谋划策的就只有突勒还有城主身边的几个人,剩下的基本都是莽夫。好在现在跟突勒成了朋友,两国之间也进行友好贸易,不然又打起来还真挺头疼。”
“你不是说他们必定会输吗?”
“输是一回事,损兵折将又是另一回事。再小的战役,它都是战役,不过是损失多少的差距而已。除非他们不战而降,不然两国少不了要有人流血。”说到这里,辛琰吐出一口长气,“有的时候在想,和平真好。”
程君顾赞同他的想法。
辛琰刮了刮下巴,“但我还挺期待,那群使臣这次会进贡什么土特产。”
“不管进贡什么,陛下都会赏一部分给我们,等着便是了。”
又过两日,午睡的辛琰被府里年轻管事惊扰,不甚愉悦地起身听对方禀报来意。
“意外杀人?这是刑部的事,找本将军做什么?怎么,是刑部没人到这种程度,连本将军都要被指派去查案了吗?等等,你方才说,是娘派来的人找我?”
年轻管事点头。
辛琰茫然,但还是嘱管事为自己更衣束发。
一通忙活之后,辛琰快步出去,骑马赶往刑部。刚一下马,正见卫素素过来迎接,便赶快上前,问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证物房一瞧便是。”
辛琰点头,乖乖跟着她过去。
证物房里等着两名主簿,看到长官们过来,立马挺直脊背,端出一副认真模样。卫素素径自奔向此次案子的证物,辛琰看了眼证物外表,是个米袋。
“娘,您不会是想让我来看因为一袋米发生的杀人案罢?”
“瞧仔细了。”
卫素素解开米袋口子,示意他来看,辛琰半信半疑地凑过去,看清其中装着的东西,霎时一惊。
“青姜花?”
卫素素道:“还有呢?”
“米。”辛琰有些疑惑地说,“这与那袋赈灾米粮的情况相似。”
“这是凶器。”
辛琰一愣,卫素素便让主簿把事情说了。经主簿介绍,这起案子发生在一个商人家里,据嫌疑人称,他是因为这袋货物与被害人发生争执,而后冲动行事。
“案件本身并不是发生在南朔境内,只是邻国的官员在查案时发现这袋货品来自南朔,于是来信要求共同审理此案。”
听过主簿的话,辛琰心中升腾起一个想法。
“娘,这袋东西跟那袋……”
卫素素施施然回答,“重量吻合。”
“这东西当真来自南朔?”
“不好说,但不排除有地下交易市场的可能。”
主簿闻言,诧异不已,“卫将军,小臣从小在南朔长大,出身之地鱼龙混杂,却也没听过有这么个地方存在。如陛下那般英明神武,又岂会让这等污秽之地存在?”
卫素素下意识忽略他恭维君主的话,回道:“所以才要查。小琰,晚些时候邻国会派人过来,到时我们一道迎接。”
“是。”
未时三刻,邻国代表前来,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个装着账册的木盒。照邻国代表所言,死者常来往南朔和本国,既然上头的字他们不认识,那么必然是南朔语。
卫素素简单翻了几下账册,在其中一页发现血迹,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代表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翻译连连点头,转告说死者死前正在记账,所以行凶时的血溅到上头。
“介意我们先拿去研究吗?”
代表又叽里咕噜讲话,翻译回复对方不介意。卫素素致谢,着人带客人先去用茶点,自个儿则带着辛琰和账册一道去刑部安排的僻静空房间。
“如我所想,真有地下交易。”读过几页后,卫素素道。
辛琰顺着她指的位置看去,“这几样东西怎么有点眼熟?”
“做胭脂用的原料,还有香粉。”卫素素啧啧称奇,“看来他业务还挺广,男女老少都跟他有买卖往来。胭脂,香粉,面粉,货品还挺丰富。找到了。”
卫素素指着其中一条记录,“这条应该就是他跟嫌疑人交易的东西,曼达拉。”
“曼达拉?我见过,根本不长这样。而且曼达拉花代表的是吉祥,我明白了,以曼达拉之名贩青姜花。”
“邻国的确会贩售曼达拉,大多时候用于祭祀,有时也会拿来入药。”
“南朔境内也有,不过大多是西域游商贩售。我买过几次泡茶,味道有点苦,但生津润肺的效果不错。说起来,我那儿还存了点,娘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让人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