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河山(双重生)(67)

作者: 南十椿 阅读记录

姑娘们吃吃喝喝,聊聊簪子手镯,不亦乐乎。程君顾心里也高兴,多喝了两碗红豆汤。

“阿顾,我来时听到一件事,不知你是否也曾听说。”傅莹玉放下筷子,挨近程君顾,“城东那儿派了一群重兵把守,不让任何人靠近。”

“可我没听说京中出了什么事。”

地鸮消息灵通,要是真有事,不可能会躲过他们的耳目。可没事突然封城东做什么?难不成是粮仓出了问题?

京城东门外便是南朔国的粮仓,为保证粮食安全,这儿部署的守卫比其余三个门多一倍。原就有一批将士看守,现在又来一群新的,倒真叫人有些紧张。

陡地,程君顾油生一个有点离谱但又有可能实现的念头——

那群人是辛琰派去的,目的是守护银杏树?

这事辛琰真干得出来。她心说。

知辛琰者莫过于程君顾。

只不过她这回只猜对一半,这群士兵并不完完全全是来保护银杏树,更重要的是来装饰街道。

辛琰这回开的是双倍工钱,辛家军也好,守城的士兵也好,自然愿意在闲暇之余赚点酒钱,更何况辛琰还给他们包三餐,请的全是他们平日里连一壶水都不敢在里头喝的,贵得吓人的酒楼所做餐食。

他们在这儿封道且乐呵呵地做活,辛琰则是紧闭房门,不知在做些什么,连午饭都没吃。管家来问过几次,得到的都是相同答复,到后来也就随他去,同仆从们交代好事务,收拾一番前去酒楼拜会程元帅。

*

傍晚时分,程府里的宴席隐有停滞之势。席上的小姐、夫人们盘算着时辰,唤来跟随而来的丫头呈上贺礼。

她们与程君顾好些都是打小就认识的,有的是有父兄在朝为官,需要程君顾帮着美言几句,各有各想法之后,这送上的贺礼自然是争奇斗艳,比她们今日的打扮来得还要花枝招展。

程君顾一一谢过,着府里仆从收好。

“阿顾,你不打开看看都有什么吗?”鸣沙眨巴两下眼睛,看上去有些困惑。

其他小姐夫人也迎合。

程君顾一愣,笑道,“我这怪癖好怕是改不好了。”

她从小到大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里拆礼物,连爹娘都不能在侧,她始终觉着要是有人在身旁,拆礼物的乐趣会少一大半。

傅莹玉出言为她打了圆场,其他姑娘也纷纷想起往昔轶事,开始跟着打趣起程君顾来,鸣沙听着听着,也跟着笑。

实际上,怪癖好只是其中一个缘由,另外的缘由是,程君顾不希望送礼之人互相攀比。

送礼贵在心意,太过贵重的,反而会让送礼和收礼的人都感到强烈的压力。

谈笑间,门房来报昭华夫人宫里来人。全桌人一听,均起身翘首以盼。

来的是昭华夫人宫里的掌事姑姑以及两名内侍,她同程君顾行过礼,将手中锦盒递予程君顾。程君顾双手接过,发现重量不轻。

“这是四皇子殿下所赠。”

程君顾将手中锦盒交予身旁丫鬟,前去接四皇子的礼物,掌事姑姑却抬手一拦。

“殿下来前吩咐过奴,这礼物需由程司业亲自验收过,我们方可回去交差。”

他又搞什么鬼把戏?

碍于众人在侧,程君顾答应下来,当着大家的面检验。

掌事姑姑小心启盒,只见里头装着一个卷轴,取出后交由那两名内侍展开,是一副约有一丈长的画卷。随着画卷逐渐延展,围观的姑娘夫人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到得后来,连程君顾忍不住惊叹。

这长卷上画的都是程君顾,准确而言,是出生至今的程君顾。

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孩,梳两个小辫子咬着桂花糖的女童,行及笄礼时似笑非笑的少女,还有身着官服面容凛冽的国子监程司业,仅凭借这十七幅丹青,众人能把她这十七年的青葱岁月都参与一遍。

这画卷在前,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同样的,她也不敢动。

四皇子的情谊太重,她着实有些消受不起。

“殿下还有句话吩咐我等同程司业说。”

话毕,那两名内侍异口同声道,“君姐姐十七岁生辰快乐,在逢七节里许下的心愿都能实现。”

程君顾朝他三人鞠了一躬,道,“请代我回去向殿下道谢。”

掌事姑姑颔首,留下礼物,带着两名内侍走了。

丫头们前去放礼物,程君顾转身返座,座上宾客都有意无意地看着她。

“你们有话不妨直说。”程君顾拿过一碗红豆汤慢慢喝。

她既开了口,这些小姐夫人们自然就不遮遮掩掩。

“四皇子这般用心,程四小姐打算如何回应?”

“我过去听闻阿顾与四皇子关系匪浅,今日一见,果然不是传言。”

“若不是把阿顾放心上,又怎会用这样多的心思?难不成,阿顾你真要成未来的四皇子妃?”

说到后来,愈发离谱。

程君顾静静听着,心里在思考四皇子此番用意。鸣沙却是坐不住,高声道,“你们在这里胡说八道,就不怕辛琰连夜带人砸你们府院吗?”

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程君顾喝进一勺红豆汤,平静回复,“辛琰干不出这种事,诸位放心。”

“说起辛将军,今天一整天都不见他人影,平日里他不是最早来送礼的么?”傅莹玉问。

其他人也抱着同样疑问。

“他前些日子代表南朔国前往黎国赴宴,兴许还在回来的路上。黎国离南朔山高路远,还是要费些日子。”

“这样重要的时日他没赶上,今后定是会遗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