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统我啊,专克你来的[快穿](211)+番外
她当然要给孩子们的身边都添上人,一是为了让孩子们早早习惯被人伺候的日子,免得将来到了京中,乍一下遇上其他勋贵人家,太束手束脚,闹了笑话;
二就是她这做娘的一点私心;
好容易家里咸鱼翻身了,她怎能继续委屈孩子们呢?
当然是要给他们她所能给的最好了!
仔细问过人伢子一些问题,拿出子爵夫人的身份让其筛掉一批德行不好的孩子,陈巧娘便让一双儿女凭自己心意挑合眼缘的。
最终,何月香买了两个比她大一岁的丫鬟,一个叫花安,一个叫李宝;
何月茗只挑了一名比他大两岁,看起来孔武有力的少年,名叫东年;
陈巧娘想了想,还是让人伢子叫来几个长相清丽的厨娘。
仔细询问过她们的情况之后,选了其中一个眼神周正,据说无夫无子,孤家寡人多年的甄娘。
甄娘原先的东家因为生意周转不灵,只好卖掉产业回老家去,临走前遣散了活契家仆,但甄娘为了救治病危的老父,曾将自己的活契转为死契;
所以东家离开之前,便将她与其他签了死契的奴仆一并卖给了人伢子。
陈巧娘觉得能为父亲做到这一步的人,根子也不会坏,便将人拉到四处无人的屋子里,与其交谈了一番。
最终,甄娘红着脸点点头。
陈巧娘这才定下了她。
至于其他三个孩子,都是因为刚刚过去的饥荒,才被家中人给卖了。
为了多得半两银子,三人都是死契。
陈巧娘拿着盖过官府大印的契书,心中很是复杂。
既有一丝发家致富,改换门庭的雀跃,又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悲悯;
要不是他们家得了大老爷的帮助,如今与这些孩子站在一起的,是不是也会有他们家的?
压下那些胡思乱想,她将契书收好,冲面前的孩子们温和一笑:“不用怕,只要你们以后尽心尽力地做好该做的事,我们自然不会苛待你们。”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属实,陈巧娘还带着他们去买了几匹上好的棉布,说好要给他们做衣裳。
等回到家,几人看着这虽然宽敞舒适,可依然看得出是庄户人家的宅子,有些意外。
能来买下人伺候的,不该是有钱人吗?夫人不也说,自家是子爵府吗?
堂堂爵爷就住这里?
不等他们想出个所以然来,何曾光也到家了,看见家中凭空多出来这四个人,他也瞪大了眼。
等妻子介绍完说光是给女儿的丫鬟就有两个,唯一的男丁也是给儿子当书童的,他拍着桌子:“胡闹,我看你这婆娘,是当真飘了!”
陈巧娘老神在在地又介绍了甄娘:“我和孩子们去京师后,就让甄娘在家为你做饭洗衣,今晚的饭就是她做的,你尝尝,合不合胃口。”
本还想说什么的何曾光在见到眉清目秀,三十出头仍然清丽可人的甄娘后,罕见地闭上了嘴巴。
他坐了回去,嘴里喃喃:“败家婆娘,住在老家多好,非要往京都跑。”
却也不再说别的什么了。
当晚,陈巧娘又把甄娘的身契交给了男人,淡淡地说:“记得收好,不过丢了也没事,这是盖了官印,在官府那备过份的,可以拿着户籍再拿一份,不过要交钱。”
“真能折腾。”何曾光低声抱怨着,却伸手接过了那张身契,压在了自己的枕头底下。
陈巧娘面无表情。
五日后,母子三人带着买回来的三个丫鬟书童,跟着禹元玮派来接他们的人,进京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结局!
第109章 结局+番外
圣上赐给他们的府邸是所六进的大宅子, 一路进来,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应有尽有。何家母子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
陈巧娘立即明白:她买的人少了!
这样大的宅子, 没有二十个以上的下人照看着,如何打理得过来?
就在陈巧娘头疼的时候,禹元玮府中管家带着一批人来了。
“知道夫人带着姑娘、公子初来乍到, 对京中很是陌生, 一时间想来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这些都是与咱们相熟多年的人伢子带出来的,个个手脚勤快,也懂规矩,若夫人看着顺眼, 大可留下一用。”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来了。
陈巧娘高兴不已, 连连称谢, 便挑了一批人出来。
除去圣上赏赐的千两黄金,他们家在饥荒之前,就攒下了近千两的家底;闹了饥荒之后, 由阿茗做主, 将收上来的粮食仍旧以三文一斤的价卖给了乡亲们。
即便她主动给交好的人家降了价, 甚至白送娘家人上千斤,两年下来, 两次收成又给家里添了上千两的进项;
她全在钱庄里折成了银票, 带进了京。
京城大, 居不易, 没有钱可不行。
禹管家带来的人都是签了死契的,买下来虽然贵, 可往后月钱能省下一大笔来, 她毫不犹豫地买下, 十来个人,花了小三百两。
随后又购置了一些衣物、细软,多是为了儿女买的,她自己倒没什么要求。
等一切走上正轨,大约已经花了小一千两。
手里剩下大约还有一万一千两,按陈巧娘的想法,她想将那一万两,七三分了,女儿给七,毕竟女孩子要嫁人,得多添些嫁妆;这座宅子反正是要留给儿子的,再给他分三千两也就足够了。
余下一千两,她想在京中开个小铺子,挣些嚼用。
谁知何月茗知道后,对她道:“娘,一万两都给姐姐,我不要。只是你这一千两,要不给我吧,我认识了个人,于生意一道上很有天赋,我想与他合作一番,需要些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