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统统我啊,专克你来的[快穿](61)+番外

作者: 萧半雪 阅读记录

从妈妈温柔地摸着她的课本,低声告诉她要好好爱惜,因为书本里的内容就是珍宝,里面的知识能带给人多大的改变起;从爸爸大胆反抗偏心眼的奶奶,流着血泪呐喊说,他养大的女儿,不会比别人家的儿子差的那天起,她就决定好好读书。

在体力活上,女人是肯定不如男人的,这是男女天生的差异所致。

但在其他方面呢?

读的书越多,她领会的也越多。

她看出,当今世道已经改变了,许多行业需要更多有能力的人去填充。

而这样的能力,并不被性别、出身所限制。

她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去冲破原有的限制,去追逐更广阔的天地的。

当然,这些雄心壮志,她自己明白就好,没必要总是捉着外人去高谈。但这些思想,让她看出,她与郑守的差距,已经过于明显。

就像这一次,她很努力地解释,却只能与他不欢而散。

她想高飞,向往更广阔的世界,来完成最基础的使命,最初的梦想。

他却只想留在原地,守着和这里人一样的思想,不愿去了解外面世界正在经历什么天翻地覆的巨变。

这样的他,每次见面,即使嘴上说着会对她好,却仍旧让她感到窒息。

久而久之,她再也感受不到先前那份心动的甜蜜了。有的,只是想断,却不忍心的犹豫;不断,却不敢再进一步的忐忑;

所以这一刻,郑守转身离去,给这段年少青涩的感情画上句号。

比起失落,她更多是松了口气,有一种解脱的侥幸感。

——

八月底,杨秀华在父亲杨定的陪同下,正式前往大学报道。

父女俩上路的时候都很忐忑,因为在此之前,谁都没有远行的经验。

俩人束手束脚,从上火车起,就不断问同行的人各种问题,什么车次是否正确,位置又该怎么找,别人见他们衣着整洁,随身带的行李箱都十分别致,倒也没露出瞧不起的神色,微笑着都做了回应。

交谈中得知杨秀华竟然是前往首都大学报到的大学生,四周的人都露出惊讶又羡慕的神情。

像极了村子里,每次三个女儿考了什么好成绩,其他村民们脸上的表情。

杨定忽然就稳住了,这场面他见识过啊!

于是再不见一丝拘束,一脸骄傲地跟他们交谈起来。

这些年大妮成绩如何如何好。

他跟孩子妈如何如何有先见之明,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她把握好读书的机会,不顾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坚持要送孩子继续上初中,高中,最终,才有了今天的荣耀时刻。

“所以啊,能不能读书,还真不看是儿子,还是女儿。咱们那村,多少男娃娃啊,嘿,就我家大妮考上了!”

看客们有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有些不大服气,但是也不敢回嘴。

谁让人家女儿上的是全国最厉害的大学呢!

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

等真正到了首都,下了火车,父女俩相视而笑,竟然生出一种患难与共的革命战友情来。

一路问到首都大学,办完入学手续,杨定又帮着女儿收拾了一遍床位,顺便看看,需要添置些什么。

擦书桌的时候,他透过窗户,看见楼下青春开朗的学生们欢笑路过,耳边听见的,是纯正的普通话,而他们讨论的内容,是他无法理解的。

杨定突然有些恍惚,也有些无措。

他感觉荒诞,觉得不自在,但又无法描述那种感觉。

【宿主是觉得自己和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他低声呢喃,这是他从未听说过的字眼,但系统说完之后,他却有恍然大悟。

可不是吗。

这可是真正读书人的世界。

是他原本,一辈子都没有资格踏足的地方。

再看大妮,她一边擦床板,一边还哼着歌呢,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灿烂了。

一看就对未来满怀希望。

【或者说是如鱼得水。】系统又补充。

杨定加快了打扫的动作,他一方面觉得骄傲,因为是他一个文化低的农民,却生养了如此优秀的女儿;一方面又觉得,女儿是鱼,他可不是,他快淹死了。

收拾完东西,就赶紧离开。

一直到出了校园,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杨定才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对着女儿开心地说:“走,爸爸带你去吃好吃的!”

什么好吃的?

当然还得问路人。

最后,俩人吃了首都最出名的烤鸭,又心满意足地逛了一下午的街。晚上,杨定带着女儿,入住一家看起来非常整洁的宾馆,距离大学不远。

距离正式开学的九月一日还有一个星期左右,但天南地北的学生们都陆陆续续来了,杨秀华所在的六人宿舍里也来齐了四个人。杨定父女之前已经和她们简单地认识了一下。

第一印象还都不错,都不是那种有歪心思的人,看起来不难相处。但她们长途跋涉地来,带了不少东西,都堆在一起,乱七八糟的。杨定反正是要住宾馆的,也不缺那几个钱,就不想女儿受那委屈。

在宾馆里,他们还认识了几个同样带孩子来报名的父母。

大多数孩子都是自己来报道的,毕竟对许多家庭来说,路费也是笔不菲的开销,但不管在哪,总有些富裕的人。

杨定之所以过来,倒不是系统给的任务,而是他们家私底下家底实在丰厚,压根不缺这一趟的费用。再加上他活到这年纪,一直呆在老家,有意想出来见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