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召神(185)

轮到先帝这一代,虽有心改变,可已是无力回天。

李扶光记得,有一日父皇仅是在朝上含蓄提及人祭似有不妥,翌日一早醒来,他的床幔上就被人用鲜红的朱砂写了“不敬神明,有违天理”八个大字,如同一面张牙舞爪的战旗。

父皇那一瞬苍白的面色,如诅咒般深深烙在李扶光年幼的脑中。

然而父皇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力地挥手命宫人扯下床幔,便更衣去了朝堂。

父皇还是选择保下那一千名人牲,为此,他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扶光比他的父皇更聪明,也更桀骜大胆。

他知道自己命格特殊,有着可以恣意妄为的资本。

在他尚且年幼的时候,那个总带着面具、看不出年纪的国师便曾试图派人笼络他,直言:“太子殿下集世间气运于一身,若肯随本座潜心修炼,必能白日飞升做九天神明,掌管天地秩序。”

年幼的太子嗤之以鼻,一拳将国师的使臣揍翻在地,然后从对方直挺挺的身躯上跨过。

比起掌管秩序,他更想要成为秩序本身。

刚登基一年,李扶光的确给了玄门一记重创。

与此同时,他也失去了他的恩师、挚友,还有那些在朝中拼死拥护他改革的忠臣……

十二岁的少年抱着恩师血淋淋的人头,假装受惊疯癫,亲手将那个一腔热血的李扶光扼杀在黑暗中,从此只剩下荒淫无道、暴虐无常的大曦暴君李扶光。

荒淫无道,才能借着沉迷美色的由头将志同道合的能人异士藏入深宫,共谋驱仙救国的大计;

暴虐无常,便可借着装疯犯病,杀几个玄门眼线、毁几处监视阵法。

死水之下,热血未凉。

隐忍七年,才有了如今的日臻成熟的“破仙之计”。

连天道神女也不知道,群狼环伺下的李扶光,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晏琳琅听毕,凝眸道:“所以,后宫的美人并非真正的妃嫔,而是陛下的……盟友。”

“也不尽是盟友。”

李扶光又露出了那种意味深长的、极具侵略性的眼神,睨目看着她道,“至少,有一个还不是。”

晏琳琅刚想问“那人是谁”,就见一个什么东西自檐上俯冲而来。

不待晏琳琅出手,李扶光已先一步攥住那只扑腾的小木鹰,朝窗边那抹浅金的身影道:“李昭昭,别只顾着谈情说爱,管好你的废木头。”

康宁郡主闻声立即从钟离寂的案几上跳下去,隔窗喊道:“皇兄手下留鹰!这侦查鹰就剩这么一只,别弄坏了!”

殿中忙碌的人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计,忙不迭拱手行礼。

李扶光大概事先与他们打过招呼,众人的视线齐刷刷落在晏琳琅身上,惊艳有之,了然有之,更多的是探究。

李昭昭绕着晏琳琅走了一圈,挤眉弄眼道:“还好意思说我谈情说爱呢!这就是皇兄的新欢?的确是个气质独特的美人呀。”

她身后的那名素绢遮目的高挑美人也随之起身行礼,嗓音低沉道:“钟离寂见过陛下,见过晏小娘子。”

这位传闻中深受暴君喜爱的钟离美人虽做女子乔装打扮,但晏琳琅还是一眼就看出他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子。

然最让她意外的不是这个。

“你是玄门修士。”

晏琳琅洞若观火,笃定的语气。

钟离寂一怔,随即笑笑,算是默认了。

“巫宗传人,玄门名士,能驱万鬼,擅天衍占卜之术。”

李扶光将木鹰放回案几上,漫不经意地领着她朝中庭走,“有他在,我们便能抢占玄门先机。”

晏琳琅略有不解:“他跟随陛下,玄门不会有意见?”

李扶光回首望向那道正静坐占卜的清雅身姿,声音沉了几分:“所以啊,他叛出师门了,改名换姓屈居于此,跟随一个前路未卜的暴君,是不是很傻?”

这样傻的人,远不止一个。

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皆是如此。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除魔

让凡人摆脱玄门挟制的第一步, 便是要让百姓相信人定胜天,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饱穿暖。

故而长春宫中吸纳的皆是精通农桑营造的能人异士,他们在此钻研治水抗旱的良策, 改良稻黍麦种。据闻今年的良种已经悄无声息在大曦的土地上推行, 只待秋来大地流金, 便可从根源上断绝大曦百姓要靠玄门求风祈雨才能吃一口饭的窘境。

晏琳琅想起寒衣节那晚, 李扶光撇下她独自去了那家的乐坊,心下了然:他必然在宫外安排了接应之人, 负责执行宫中商议出的良策。

至于未央宫里养着一帮什么人, 李扶光却是只字未提。

一名身着宫女服饰、肤色略深的年轻女子听说晏琳琅擅枯木逢春之术, 便急匆匆将她拉去一旁,用沾满泥土的粗糙双手小心翼翼捧起蔫黄的麦苗, 向她请教植株抗病的方法。

这名叫若秋的女子道:“我按照农官留下的手札改良了抗寒抗旱的麦种,可无论如何都迈不过抗病这一关, 马上就到了麦种播种的时令, 再想不出解决之法我头发都要掉没了!”

晏琳琅总算知道, 为何李扶光得知她能“枯木逢春”后的第一晚, 会抬几箱子病虫害稻黍种子刁难她, 原是在为长春宫的育种做准备。

她接过枯死的麦苗,指尖轻轻一触, 麦苗便重新焕发生机, 迅速抽条灌浆,结出沉甸甸的麦穗来。

若秋大惊, 欣喜道:“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能学吗?”

“问题并非出现在麦种上, 而是此处土壤。”

上一篇:绝代双骄 下一篇:同师尊成婚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