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让人渣先跑(128)+番外

作者: 鹿鸣春 阅读记录

“哎哟,粘人精,等你长大赶紧嫁出去,去粘着别人,我要挣钱到处去旅游度假买东西。”

孟青兰现在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但是并没有把所有钱都拿去投资,还做了一部分风险隔离。

从改革开放起,接连三四十年,国人勤劳勇敢,很多行业都崛起各式各样的成功人士。

但是成功人士往往不满足于现状,盲目扩大规模,步子迈大了,到处融资,愿意接受外资,最后管理不善,船大失控,没有因为穷困饿死,而是被资本撑死。

孟青兰依靠魏瑭的时候,也有点这个意思,不过她目的明确,只为挣点快钱,舍得隔离风险。

首先就是给又兰的定期存单,万一青兰以后生意有问题或者孟石坚回来插手,又兰也能在没有任何人帮衬的情况下,安心读书。

她还在市里买了房子,写的又兰的名字。

将来要是还有余力,又兰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给她买个房。

唔,再买个铺子用来收租。

算了,以后写字楼才是爹,还是先搞钱。

人就是不经念叨,孟石坚打电话回来好的坏的都说烂了,愣是连人都没叫来过,好几次想要回来抓人,都因为工厂订单多,走不开身。

第114章 九零年代红尘滚滚21

经历了金凤的事情,两口子把儿子当眼珠子,有点咳嗽感冒就往医院跑。

今年不能再等了,特别是又兰今年算下来刚好初中毕业,厂里走了一个会计,要是能把又兰带过去接手这份工作,以后孟石坚出差报销都顺利一些。

那个辞职离开的会计,正是跟孟青兰一起合伙做买卖的江玉。

结婚又发财了,丈夫发现商机,直接喊她出去一起干批发。

邹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又有政策垂青,无数商品在这里生产出来,流通到偌大的国土上,十几亿民众手中。

这里的工厂人停机不停,流水线上每天都热火朝天,机器能磨出火花来,各地追梦的年轻人纷纷南下往这里跑。

那些胆子大,来的早,改革开放没多久就南下的,已经成为第一批外来本地户了。

孟龙飞听说要回老家,首先就想到曾经让他做了大半年噩梦的龙凤胎姐姐,说什么也不肯回。

孩子不回来,邱菜花也得留在邹城照顾他,只有孟石坚自己回来。

他也不想回村,到县里就打电话回去找老二,要孟青兰的地址。

孙二英再三叮嘱孟石钢不要给,架不住人家亲兄弟,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孟石坚拿到地址,直接杀到孟青兰姐妹租住的房子里,一脚踹开门,就听一阵犬吠,一个黑影飞扑上来,把他吓的惊魂未定,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说,就被扑倒在地。

“威力!威力停下!”

孟又兰大声呵斥,把孟石坚解救下来。

好心没好报,孟石坚为了掩盖自己成为软脚虾的事实,颤巍巍的爬起来,对着孟又兰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输出。

站在孟又兰身后的威力看不下去,龇牙发出低吼声,孟石坚赶紧闭嘴,狠狠瞪着孟又兰。

孟又兰撇撇嘴,见左右邻居探头,赶紧把孟石坚让进屋。

姐姐生意做的大了,要是让人知道姐妹俩跟父亲闹翻,只怕名声不好。

别人不会探究其中原因,只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推测揣摩别人。

对别人评头论足的千言万语,并不足以构成别人品性的万分之一,却把嚼舌根之人的丑恶暴露个彻彻底底。

孟石坚肚子饿的咕咕叫,喝着寡淡的茶水就更饿了,孟二也不知道给他做顿饭。

孟二真不知道他饿,这会儿下午三点,午饭晚饭都不到时候。

“你大姐呢?我给村里打了那么多次电话,你们哪怕去接听一下也成啊,你们姐妹俩倒好,家里不要了,地不种了,一声不吭的跑到县里来,小小年纪主意这么大,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

孟又兰支支吾吾,想反驳,可是眼前人又不是邱菜花。

她对父亲还有天然的景仰和敬畏,心底依旧对他抱有希望,不过这份景仰没办法跟姐姐的重要性相比。

“大姐要供我读书,当然要想法子挣钱,是你们眼里先没有我们姐妹,我们才不得不自力更生。”

孟石坚怒。

“你还敢犟嘴,我说不得你了是吧,这个不孝女,你还自力更生,没有我跟你妈出去打工辛苦挣钱,你跟你姐还不知道在哪个泥坑里趴着呢!”

一说不过就用父权压制,动不动就拿孝道大锤捶人,孟又兰不服气,但是环境使然,不敢反驳,只能小声嘟囔。

这个年代,父母打一巴掌,孩子敢提出质疑就是大不孝。

孟青兰可不惯着他,刚从外面进来听到这话就反驳。

“你们辛苦挣钱,我们姐妹一毛没看见,现在也没在泥坑里趴着,回来就回来,不回村去祭祖,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老人过世头周,三周年十周年都是大事,要回来祭祖,孟石坚头周就没回来,现在回来还忙不迭跑来找姐妹麻烦。

孟石坚看见女儿,有点恍神。

不过两年功夫,两年前还有点青涩的女儿,现在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正在最热烈浓艳的年纪。

孟石坚心中大呼可惜。

他计划大女儿为他打两年工,长开了再一份彩礼嫁出去,靠大女儿的工资加聘礼,完全可以再买一套房,现在两年功夫白白浪费,将近两万块钱没了。

“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你说老二开学就回邹城,还拿走了我几千块钱,结果呢?我打多少电话回来,我就不信你一点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