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让人渣先跑(425)+番外
以前没感觉,现在一下子肩头咋就沉甸甸的呢!
“嗯,在家没事去看看我爹娘,让仨小子好好读书。”
周星河笑。
“哎哎,孩子们学习好着呢,老大今天陪我出来的,让他跟你说两句,孩子们都想你。”
要钱的意思传递到了,谁还想跟你多废话?直接把话筒塞到老大手里。
老大顾孝文已经快一米八了,嗓音低沉,像个大人。
“爸,您在那边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呢!
嗯,老二老三学习都很好,爷爷奶奶身体也很好,在小叔家没事还能帮着下地干活。
我妈最近刚刚病了一场,七八天才好,学校工资也不高,我们三兄弟现在饭量大,吃的多,给家里添负担了~
好,爸,您要是过年的时候特别忙,那就平时抽空回来一趟吧,弟弟们都像你,爷奶也惦记你,他们头发都白光了,盼着你回来,又怕打扰你工作,省吃俭用的就怕给咱家跟小叔家添麻烦。
好,等妈拿到钱,我去买些肉买些点心给爷奶吃。”
姓顾的才是一家人,孝文比周星河有诚意多了,诚意动人,这一番话下来,顾永光原先承诺的两千块直接变成六千块。
不知道是他良心发现,还是一时鬼迷心窍,谁管他呢!
拿到这六千块钱,周星河长叹一口气。
这笔钱,就当时离婚的费用,之后两人不再是夫妻关系,只是养娃合伙人关系,周星河从顾永光那再多拿的每一笔钱,都是赚了的。
原主省吃俭用,总觉得以后,未来的某一天,肯定有一个大窟窿需要去填补,可事实呢?
后世有个专家说,老百姓省吃俭用,从不养生,从不体检,也不舍得花钱锻炼,一辈子花销的医疗费用,百分之七八十都集中在死前随后几年。
这话说的太扎心了。
现在周星河可不愿意这样。
孩子们换上体面的新衣服,家里被褥床单水瓶胆,该换得换。
老大冬天总咳嗽,老三经常念叨腿疼,去医院大检查,该补钙补钙,该养生养生。
周星河大手笔给自己买了两套南方来的衣服,配了一管恒芳的口红,细致的茉莉香粉,舶来品美宝莲的眉笔。
又给老大老三配一批学习资料课外书,给老二启动资金。
第03章 八零年代旧事如星河03
有了钱,在周星河坚持下,大肆采购,母子四人仿佛一下子舒展开来,扬眉吐气一般。
压在他们肩头的勤俭二字,颜色瞬间变透明不少。
孝文是家里的长子,父亲离开家这几年,他几乎承担了家庭顶梁柱角色,村里大事小情,族里红白喜事,尤其是长辈过世,需要子侄抬棺,基本都是孝文承担。
十五岁的少年,因为父亲这个角色的缺失,被社会催着成熟懂事,体贴母亲,管教弟弟们,又要代替父亲去孝敬爷爷奶奶。
在县里买东西,孩子们也不忘给爷爷奶奶带些吃的,京果子,油赞子,桃酥,蜜三刀,都是老人喜欢吃又喜欢储存的。
周星河顺手给婆婆买了个新的头巾,还去相熟的照相馆租了相机回家。
“妈,这个咱们会用吗?”
周星河笑。
“这个又被成为傻瓜照相机,意思就是傻子都会用,别在叨叨我浪费钱了,你们爸爸都几年没见着你们仨,还有你爷奶了。
他们年纪大了,心里惦记儿子,嘴上又不说,咱们晚辈多给他们拍拍照,给你爸也寄过去几张看看,钱是赚不完也省不完的,日子却过一天少一天,总得先让人顺心。”
孝文眨眨眼,不再说什么。
老人家虽然埋怨大儿媳乱花钱,但是这十几年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偶尔一回两回,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况且都给他们买了那么多东西了。
孝文兄弟仨都能看出来,爷奶虽然说着不需要,吃不动,可是欢喜劲儿掩盖不住。
周星河没有特别让他们换身没有补丁的衣服,就是这么随手拍,儿子们考试好得到的笔记本钢笔奖状,拍,老人下地干活的场景,拍,灶台前烧火的场景,拍,粗茶淡饭,拍~
相机还回去,顺便请人帮忙把照片洗出来,光洗照片的钱就花了三十块,这要是被孝文知道,怕不是要心疼死。
不过刚拿到六千块钱,周星河不着急刷存在感。
因为顾永光在家的时候种经济作物,家里田地不少,他走后,都成了她跟孩子们的责任,最忙的时候,公婆小叔会来搭把手,大多数活计还是落在母子四人身上。
孩子们都体贴懂事,抢着干活,就是想让周星河少劳累一些。
现在周星河不想种了。
她希望孩子们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种地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只会消磨掉孩子们的热情和耐力。
刚刚病了一场,理由也充足,周星河打发三个孩子走了,留下跟公婆说话。
“永光不在家,虽然每年都往家里拿几百块钱,和三个孩子一天天大了,吃的穿的读书学习到处都要钱,这些年他们忙着学习还要忙着地里,比别人家孩子多吃不少苦头。
现在孝文上高中,要到县城,住校一两个星期才能回来一趟,勤学是个坐不住的,老三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又病一场,家里这么多田地,再种就力不从心了,我想给租出去,爹娘你们看呢?”
小姑子是老来得女,娇惯的很,现在还没出嫁,家里谁说话都想坐下听听,见讨论的是这么无聊的事情,才起身悄摸出去了。
顾老头吸一口旱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有些不舍得,可是儿媳妇把理由说的足足的,他又不好反驳。